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

成渝增长极打造核心竞争力时间: 2020-04-14信息来源:《瞭望》2020年04月11日 作者:肖金成 责编:qgy

◇ 成渝地区经济聚集度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双核结构特征突出,但城镇体系须优化

  
◇ 为避免都市圈之间出现塌陷,需要打破都市圈之间行政区划界线,推进跨省市跨县交界地区融合发展


  
  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聚焦“成渝”,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意味着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成渝地区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地区。
  
  中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既是成渝地区担当国家使命的政治任务,也是成渝地区在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战略机遇。


  
  向世界级城市群跨越
  
  中央历来重视成渝地区的发展。201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务院批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从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意味着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未来成渝城市群要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从目前发展看,成渝地区经济聚集度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为主,能源原材料工业占据较大比重,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低,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发展质量有待提高。成渝地区是西部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以占重庆、四川两省市约30%的面积承载了两省市75%的人口,以占西部地区约2.6%的面积承载了西部地区23%的人口。但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双核结构特征突出,城镇体系尚须优化。市辖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2个(重庆市主城区和成都市主城区)、100万~300万人口的大城市8个、50万~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8个、5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10个,建制镇数量近2000个。区域内缺乏300万~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人口集聚规模小;小城镇对人口吸纳能力较小。不同规模城市间尚未形成紧密有机联系。


  
  集聚高端要素领衔西部发展
  
  要当好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领头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增强核心城市重庆和成都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具体来看,要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高端要素服务功能,突出金融、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合作,承接东部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重庆都市圈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基础,依托长江,经济腹地广、辐射能力强,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最具经济活力、最适宜开发的区域之一。应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并沿长江向东西延伸,沿嘉陵江向北延伸,形成众星捧月的空间开发格局,将其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都市圈。
  
  成都都市圈地处平原,主要城市沿岷江、沱江等呈带状分布,城镇相对密集。要发挥成都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加强德阳、资阳、眉山、乐山、雅安与成都主城区规划的衔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圈内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促进现代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及特色农业发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都市圈。
  
  两大都市圈还应加强耦合与互动。内江市和自贡市位于两大都市圈的结合部,也是双城经济圈的连接点。应进一步增强两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区域整体发展,推动建设成为3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还应支持经济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发展空间较大的重点镇加快发展。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镇、商贸镇、旅游镇,鼓励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小城镇发展。


  
  以创新创业高地为引擎
  
  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成渝地区应强化创新创业高地建设。
  
  打造创新创业发展新载体。加快推进成都、重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和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打造成渝创新驱动核心区。加快绵阳科技城建设,推动建设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共建共享创新创业技术资源。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共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推动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积极培育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
  
  第三,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体系,促进创业与创新、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投融资模式,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品牌。


  
  推动四大次区域合作
  
  为避免都市圈之间出现塌陷,需要打破都市圈之间行政区划界线,推进跨省市跨县交界地区融合发展。以打通“断头路”为重点加强交通通道连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推进广安、遂宁和潼南、合川的次区域合作。鼓励和支持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全面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商贸市场、文化旅游和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
  
  推进江津、永川、合江次区域合作。发挥紧临重庆主城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重庆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内相关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开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试点。
  
  推进铜梁、潼南、安岳次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积极探索跨省跨区合作新模式,促进城乡统筹和跨区域融合发展。
  
  推进荣昌、隆昌、泸县次区域合作。共建川渝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布局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