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区域合作
区域合作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战略研究时间: 2019-07-12信息来源:艾蒿书院 原载自《全球化》2019年03期 作者:肖金成 申兵 责编:qgy

加强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合作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深化长江中上游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形成长江经济带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


一、建立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重要意义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周边,是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五省市交界地区,范围包括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德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达州市、铜仁市等7个州市和神农架林区、重庆的万州区等15个区(县),共22个行政单元,国土面积约17.28万平方公里(见图1),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9万亿元,年末总人口3554万人,人均GDP为39285元(按2016年平均汇率折合5914美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8%。促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加快经济要素跨区域流动


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和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追求,合作区内部行政分割问题比较突出。合作区发展需要突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各行政主体要以合作区建设为契机,树立合作共赢理念,打破行政壁垒。通过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对接协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保护联控联防联治等措施,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缓解合作区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二)有利于武陵山和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加快脱贫步伐


通过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实施精准扶贫,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特点是同质性强,致贫原因相同,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基本一致,较易引起国家重视,探索有效的路径,根本摆脱贫困落后面貌。深入实施跨区域扶贫协作,引导中上游贫困人口通过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方式向下游转移,下游企业通过产业转移、扩大投资等方式参与中上游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三)有利于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众所周知,三峡库区生态比较敏感,库区周围地区的排放成为库区环境的最大威胁。三峡库区是长江的重要生态屏障,库区生态环境是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库区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库区生态环境。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大的力度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通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推广绿色低碳生态经济模式,努力探索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现代产业化之路,把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有利于探索生态保护区开发与保护新模式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在库区上游严禁发展有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对一些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深山区、喀斯特地貌地区及严重石漠化地区,要减少人类活动,加快移民搬迁。通过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城镇化进程,吸引深山区人口就近到城市就业,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围绕省、市、县、镇等多行政层次,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开展次区域合作,加快建立干流上下游、支流上下游、相邻省市、关联产业、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五)有利于深化省际交界区域的经济合作


构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以深化区域合作为主线,建立区域合作高层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合力解决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共保、公共服务共享,不仅可以使合作区减少发展中的相互掣肘,实现合作共赢,而且可以为省际交界地区,特别是欠发达的省际交界地区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



二、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基本特征


合作区东部平原地势坦荡、水网曲折,中部和北部丘陵盆地交错,南部山区岭谷相间,地形地貌多样。受此影响,合作区内的人口、产业和城镇多集中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河流谷地和盆地平原地区。南部地区受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基础所限,城镇化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一)宜昌、常德等地相对发达,但中部发展滞后


宜昌、常德、达州是合作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2016年宜昌以占合作区12%的面积和11%的人口,完成了合作区26%的GDP;人均GDP、城镇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分别为合作区平均水平的2.3、1.3和1.1倍。除宜昌外,位于合作区东部的常德和北部的达州也属区内经济较发达地区,2016年两地GDP合计占合作区37%。三市的GDP合计超过合作区的50%。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巫溪、巫山、恩施、酉阳等地的人均GDP不仅明显低于全国、所在省(市)的平均水平,与合作区其他地区相比也非常滞后,仅相当于合作区平均水平的51%-56%。


(二)产业特色鲜明,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近年来,合作区利用农林资源优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恩施富硒茶、达州油橄榄、湘西黄牛、巫溪高山蔬菜、石柱红辣椒、酉阳青花椒等农产品地域特色鲜明。化工、食品加工业成为支柱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旅游收入相当于合作区GDP的21.8%,高于全国15.4个百分点。但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多方面所限,合作区产业现代化程度低。农产品产业链条短,仍然局限在卖原料或粗加工状态,农业资源开发与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现代化尚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工业总体上仍然以资源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重化工业为主,先进制造在近几年有较快发展但尚未形成规模。旅游资源开发粗放,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


(三)城市建设成效明显,但集聚功能不强


包括万州和黔江在内,合作区共有15个城市,其中宜昌为大城市,常德、达州、万州3个为中等城市,其余11个城市为小城市,Ⅰ型小城市包括枝江、恩施、利川、张家界、吉首、黔江、铜仁,共7个;Ⅱ型小城市包括宜都、当阳、津市、万源,共4个。各城市建成区扩展较为迅速,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如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合作区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建设水平都较低。2016年合作区城镇化水平为46.1% (除宜昌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外),平均低11个百分点,大体相当于2007年全国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年左右。此外,合作区的城市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都影响了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的发挥。合作区内仅宜昌是唯一一个人口净流入地区,其他地区均为人口净流出。


  



(四)合作区文化相融,但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合作区巴蜀和荆楚文化的交流融合源远流长。秦统一六国,楚人行徙川东,以至有“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的记载。至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带来了巴楚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的相似文化理念和文化风俗,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近年来,区域合作有所加强,如达州—万州形成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来凤和龙山同城化发展与合作机制已经形成。但受限于行政区划分割和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经济联系尚不够密切,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依然存在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各种壁垒,区域合作缺乏长效合作机制,涵盖省、市、县、镇级的跨行政区域多层次合作体系亟待建立。



本文系《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战略研究》课题报告的缩写稿。课题负责人:肖金成、申兵;课题组成员:黄征学、安树伟、李军培、郭怀英、尹震、邓洲、王丽、滕飞、王继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