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土地区所 >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文扬在中国能源杂志发表文章:国际排放权交易体系实践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启示时间: 2025-03-21信息来源:中国能源 作者:文扬 责编: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市场工具,政府相关部门的制度建设是确保碳交易市场能够实现有经济效率减排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梳理了美国SO2排污权交易、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和韩国碳排放权交易等国际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实践。根据国际实践的典型经验,对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要按时序分行业优化设计配额分配方式、制定严格审查和高额处罚的监管体系、建立合理的碳配额市场价格调控措施,以确保碳交易市场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国际实践经验
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重要的市场工具,以控制日益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2013~2014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七个碳交易试点正式启动运行,全国碳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开启,标志着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1]。政府相关部门的立法保障在推动碳交易市场高效运转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碳交易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中,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科学制定顶层设计和合理分配排放配额,以实现初始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二级市场中,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有效监管核查企业碳排放和适度调控配额市场价格,从而实现有经济效率的碳减排。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配额分配方面,吴勇和王欣欣(2024)认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要降低免费分配的比例并优化配额分配方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关海玲和张华(2024)提出,要充分考虑历史产出、发展计划、相关项目等因素,综合多种原则设计配额分配方案。在碳排放监管方面,王斌和张玲玲(2024)指出,碳排放权交易要加强多元性“碳合规”风险管理,事前采取源头预防,事中贯穿风险沟通,事后加大处罚力度。郑爽(2018)认为,构建强有力、透明、公开、高效的监管体制,是约束碳交易市场中各类主体以及实现碳排放政策控制目标的基本保障。在配额价格调控方面,郑鹏程和张妍钰(2023)提出,碳交易市场要进一步理顺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建立有效的价格调节机制。陈昕炜和马涛(2017)指出,我国碳价调控措施储备不足,可以参考欧盟长期价格调控机制,建立更有效的综合性调控机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美国SO2排污权交易、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和韩国碳排放权交易等国际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实践,总结了典型经验,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启示。

一、美国 SO2 排污权交易

二、欧盟碳排放权交易

三、韩国碳排放权交易

四、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全文11036字,详见《中国能源》2024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文扬 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经济、区域经济


文章来源 

本篇文章发表于《中国能源》杂志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