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全国各地的新区新城已经“饱和”时间: 2018-01-11信息来源:陆大道 作者:qgy_admin 责编:

导语:2017年9月23日,“第二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在野三坡成功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普雷斯科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雅诺什·科尔奈、陈清泰、蔡昉、刘世锦、宋晓梧、陆大道、津上俊哉(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等26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发表演讲。
 
 
要加强各类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组织各种功能空间和相应的决策与运作的人员群体空间,建设相应的各种类型平台,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成为多层次的、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
 
                       全国各地的新区新城已经“饱和”
 
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论坛组委会和保定市人民政府的邀请。我的专业是经济地理,今天讲到经济学,我是外行。按照吴敬琏先生刚才报告的倡议,抓一些实际的重大问题来讲改革问题。我今天讲的是我国的新区、新城规划建设问题。
 
一、概况与问题
 
截至2017年4月,中国开发区网对各类经济区域名单作了公布:7个经济特区,19个国家级新区,11个自贸试验区,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5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我国新区新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体,是使我国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的支柱。适应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优化了我国的经济布局和国际化程度。促进政策与体制的创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作条件。
 
国家级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接近200个,还不包括200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于大多数的新区、新城、高新技术园区而言,现阶段特别重要的是苦练“内功”,即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发展的关键。
 
全国各地的新区新城,总体上已经“饱和”。 所谓的“饱和”,不是没有地方了,填满了。恰恰相反,即使是一批高新科技产业的园区,发展空间也仍然很大。问题是没有足够的新要素进去了,即没有足够新的经济增长要素、技术创新的要素进去,进去以后怎么做也是问题。大家热衷于铺摊子,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何时了?每个摊子都说要创新,要建设创新的“新高地”,这几乎成了我们最主要的口号。何时才能建成真正的创新“新高地”?
 
新区新城的功能定位
 
要从国家大范围分析得出科学定位,要看相关区域经济支撑潜力(工业、财力、经济对外辐射力)考虑其基本功能定位。深圳、浦东,得到全国的支撑,成为国内外沟通的枢纽与门户。无疑是成功的。
 
但一些新区、新城,功能定位不合理,目标不切实际。不符合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不可能获得所在区域的支撑。
 
关于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根据“批文”与“批复”,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实际上几十年来就要求成为中国北方“金融商贸中心”,中国的“曼哈顿”。与上海浦东金融商贸一样的中心。要北京的金融商贸中心搬家,打造新的中国金融商贸中心。其结果就是要将中国的政治中心与金融商贸中心分开,与美国一样。这是极为不妥的,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造成的损失太大了。
 
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的确定
 
不少新城新区的产业规划主观臆断,普遍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相应的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也没有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能。产业论证要重点考虑:全国经济增长大背景与大趋势,能否形成新的产业集聚。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在讲发展,经济增长的空间以及资源、环境等硬约束越来越突出,地区能否在竞争与合作中找准自己的优势和产业分工?如何把各自的发展潜力发挥到最大呢?毫无疑问,谁找准了自己的优势,谁就找到了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金钥匙。2010年制造业的产能就过剩30%,许多新区还在大规模投资建设,造成的浪费是很严重的。规划一个新区、新城有没有相应的产业支撑及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最主要的要看以下两个主要条件:
 
01
 
国家经济经济增长要素(潜力)的流向:从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看,这种流向是由西向东。因此,在国家宏观层面,特区与重要新区的布局要考虑: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受海洋的吸引是长期趋势。这一基本原理影响到经济要素、技术与人才在大区域内与大区域间的流向。这些要素的空间集聚,才有利于产业在一定空间的集聚与发展。
 
02
 
大区域性的新区新城,要考虑区域性的特大城市能否给以产业支撑,形成主城(母城)带动的特别关系。是否有母城,是否有较强大母城经济辐射能力,就成为新区规划建设的主要依据。
 
深圳的发展,产业、资本、技术、贸易(渠道)等,在发展的头十多年,实际上是香港的新区、新城。中央政府及广东省政府所选择的时机以及给予的政策、领导、人才、规划、基础设施、各种资源的保障,等,发挥了坚强的作用。发展时机非常好,各种支撑要素结合效应非常强大。
 
上海浦东与母城,就是一体的。改革开放使东南沿海大发展,长三角与长江流域也同样大发展。上海本身需要扩大功能,大大加强金融、商贸、信息、研发、物流、住房等,扩展空间(浦西太挤了);长江流域各地区发展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迫切需要信息服务(世界各种商品于服务的市场信息等)、金融服务(投资融、信贷、财务结算、货币兑换)、研发、中介服务、期货市场、物流、人员培训、以及法律服务、媒体等等。浦东新区一提出,土地一开发,马上大发展,经济要素、技术因素、人才等都来了。这样的大发展,不是城市生活条件好这些要素才造成的。
 
青岛西海岸新区由于类似情况也发展的很好。但是,兰州新区、郑东新区、西咸新区等就差得多了。
 
在各省市区的中观层面,也有如何选择特区、新区的区位问题。实践中,对产业集聚与技术、人才集聚的流向与潜力问题,要作出科学的判断。
 
确定合理的发展模式与各阶段开发模式。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定得过大。严重的是普遍借各类“新区”建设规划之名,实行大规模圈地、(向上)“要地”和“造城”。一搞就是几百平方公里,上千平方公里。土地开发问题严重。
 
过大规模的开发,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规模过大,布局过散,无法形成合理的集聚,不能获得集聚效果和创新效果,对于创造好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也很不利。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建设规模过大。
 
大立交、大马路、摩天大楼、政府豪华办公大楼,等。带来巨大的浪费,也成为长期以来干部腐败的土壤。
 
二、如何构建区域的创新体系?
 
人们常用的口号:“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但如何才能创新呢?现在建成的一个个“高地”不也是一直在追求创新吗?如何去实现这个口号呢?
 
总体上,要加强各类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组织各种功能空间和相应的决策和运作的人员群体空间,建设相应的各种类型平台,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成为多层次的、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从政府层面,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才能能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实现创新。
 
什么是区域的创新体系?
 
 
具有明确的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及标准。最基本的标准是:效率、效益、节省、进步、创新(技术、产品、工艺、人才、标准等)。进一步的解释是:新思想与新技术,资源节约,时间节省,创造财富的能力等,最终归结为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为提高区域竞争力,要使区域性的社会经济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能够优化。
 
◆而要做到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就要求准确了解各种新因素(信息、网络、节点等)及传统因素(资金、资源、市场、人才等)如何作用于社会经济客体及其运动、集聚扩散现象和过程等,如何相互作用而使其获得新的动力。也就是要明确,各种因素、要素如何作用于社会经济客体?这就是机制、效果的解析。
 
◆形成各种功能和范畴的空间、决策和运作群体的空间。有全球、国家、地区等地理空间范畴,与较为专业性的空间综合在一起,会形成为多层次的、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成为更具复杂结构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内部具有不同层次的“流”和相应的“节点”,成为这种空间的控制和运作系统。
 
◆管理理念(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管理者的理念)需要做相应的变化与跟进。
 
如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架?
 
 
◆提出创新的目标:好产品、好技术、好工艺;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解决“想得到”的问题。
 
◆为优秀人才集聚及优秀思想提出创造条件:集聚、接触、交流;集聚产生效益,产生新思想,产生创新。
 
◆外部条件:很高的知识密集度和员工高流动性,充足的投资和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氛围,有与工业界密切结合的研究型大学等。其中,仅仅就投资融资、风险投资、保险再保险等就有大量的工作可做。银行及金融衍生品市场,要灵活、主动与创业人员配合。即使人才与知识密集,但能否具有高流动性呢?
 
◆在人才集聚基础上,做些什么促进创新?目标是要推动接触与交流。如何能推动接触与交流呢?回答是要通过平台建设和对各种活动的组织,实现接触、交流而获得新思想、新建议、新动力。
 
◆构建哪些平台呢?各种平台建设与交流,都要在某种空间范畴包括各类群体运作空间来进行。明确种种需要的空间范畴,才能进行交流与创新。信息(在流、节点的位置)平台、物流平台、供应平台、销售平台、人才平台,以企业为中心包括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政府、社会组织等在一起的综合平台等。
 
各种平台组成多重含义的空间,或者说平台相嵌在各种空间中。这些“空间”大都是功能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有多重含义。例如:一些银行家,经常以各种形式交换信息、危机判断与处理等,形成为一种对信贷、汇率、利率、货币交易、金融新产品(金融衍生品)、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决策,这是一种决策的群体运作空间; 物流群体运作空间,即某几种物资,以特定的运输方式,由某一群体人员操作,形成为一个位移和产销系统,也可称之为产销“空间”;信息与互联网企业的一些企业(产品生产、供应、销售等)组成一个合理的前后左右链接的系统,也是一种“空间”,等等。
 
上述多重空间,在某一地点(区域)形成空间(创新空间)接触的枢纽。位于这个枢纽的附近即可获得更多、更大的创新优势。
 
上述群体性的运作或决策空间,具有“共享性”、“高链接性”、“开放性”、“选择性”、“柔性”等。
 
制度、政策与措施的嵌入。从政府层面,采取相应的制度及政策措施。
 
实施上述全部内容,也可谓之“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创新新高地”。汇报结束,敬请指导。                                                             (来源:野三坡论坛微信)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