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时间: 2018-12-02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1月21日 作者:高培勇 本报记者 范思立 责编:qgy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七届代表大会上表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在于城市现代化。

  高培勇表示,实现我国城市现代化就是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城市产业、经济、科技、社会的进步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加快发展高品质现代服务业,通过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特别是通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促进跨界融合创新,使创新创业形成的燎原之势和新动能,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不断增强我国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城市建设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构建和谐节约型城市。

  高培勇说,还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注重追求城市自我发展向注重追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要在分工协作、互补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协同效应;要在大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产品与服务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取得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以及全国各地的城市群、都市圈、产业带、经济走廊等区域战略。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七届代表大会同时举办了城市创新发展论坛,在该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决策创新引领城市未来——透视全球巨变时代的城市与产业发展机会”“文创空间拓展与城市更新发展”“城市创新发展与城市品牌塑造”“国际绿色范例新城倡议:促进我国城市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可持续发展转变”等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会议举行了《中国城市百科全书》首发式。该书是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组织上百位专家历时8年编撰的我国第一部关于城市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图书。它全面介绍了中国城市的历史变迁、发展面貌、城市基础理论、城市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使用价值。全书共4000多条目、500万字,分上下两卷和附录卷,采用现代百科条目的形式,普及城市知识,反映各类大、中、小城市状况。它是一项富有创意的基础性工程,在中国城市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

  记者获悉,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是198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老领导许涤新、刘国光、孙尚清等著名经济学家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太原七个城市的市长共同倡议并发起成立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成立34年来,研究会开展了对城市经济社会、人文、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人居环境、低碳生活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研究。并且专注于服务城市的改革、开放、建设和管理,在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程安东表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安家立业,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也转移到城市,这有利于农村生产的规模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七届代表大会选举北京市原副市长洪峰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