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占先 务实求胜——对天津“十四五”发展的建议时间: 2020-09-07信息来源:老凤清声 2020-07-28 作者:范恒山 责编:qgy
编者按:2020年7月20日,天津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座谈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主持会议,市长张国清等出席会议。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了《居高占先 务实求胜——对天津“十四五”发展的建议》的主旨发言。现将发言全文刊发如后。
天津是一个社会关注度很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这几年,天津笃定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形成了一套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度的“新打法”,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新优势、新动能逐步积累增多,高质量发展态势日益显现。
但正如天津自身所清醒认识到的那样,天津正处在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环境和艰苦繁重的任务。“十四五”对国家来说是开启全面现代化征程的重要时期,对天津来说更是越过“瓶颈”、实现转型的关键时期。天津对“十四五”发展目标与举措的谋划,要放在面对常态化严峻环境必须实现动中求稳、变中求进的要求之下,放在对标国际国内最好标准的比照之下、放在各个地区你追我赶、激烈竞争环境的倒逼之下、放在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争取未来领先位势的要求之下、放在全市人民严格监督挑剔的氛围之下。
我有幸参与了国家涉及天津发展的一些重大战略与政策的研究制定,也常常受邀参加天津的一些重要活动,对天津的情况有一些肤浅的了解。基于战略定位和发展基础,我就天津“十四五”时期要把握的重点及推进思路讲一些意见。概括起来是这样几句话:
第一句话,“传统错位、新型争先”: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状况,确立在区域乃至全球竞争中的发展优势必须确立产业发展优势。在总体方向上,天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应当体现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上,还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与京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基于需要和可能,在路径选择上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在部署和发展新型产业、未来产业方面,要抓住机遇,千方百计的走在前面。应当密切跟踪、系统把握世界最为前沿、最具未来特质的顶级科技成果,及时促进与相关产业的对接融合,在推动现有战略性新型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抓紧布局和培育发展一批未来产业。这方面迟缓了,未来发展就必然陷入被动。二是结合产业承接转移,推动传统产业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京冀地区错位发展,并以“载”增能、以“异”创优,在错位中打造特色,占领某些传统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认识到,面对多元化的需求,传统产业不会消失,仍然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错位发展能够有效激发这种潜力。建议天津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认真梳理、统筹部署,把该做大的做大,使该先行的先行。
第二句话,“底盘筑稳、基础夯实”:强化经济运行的关键支撑
要使经济平稳运行、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必须形成稳定而有力的基础性支撑体系。这涉及到许多方面,有三个方面值得天津在谋划“十四五”发展时高度重视。一是要放手发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大众经济”或百姓经济。这是经济活力、创新能力的源泉,也是应对风险自救自保的保障,还能形成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只要真正放手,“大众经济”就会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其管理并非难事,只是会再给政府治理增添一些责任心和科学性而已。二是要一体推进新老基建。新老基建既体现着城市的品位与形象,也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效率与质量,不仅关系到城市运行现状,也影响着城市发展未来。新基建是建设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支撑,而老基建则是新基建的重要载体。在今天,新老基建已融为一体,应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在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方面,天津要努力走在前面;同时要结合老基建“补短板”协同发展新基建。并通过一体推进新老基建构筑坚实的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基础。三是要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天津要领先未来,实现经济持续充满活力的增长,必须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建立优势、形成高地。这也是天津战略定位和作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应承负的使命,天津也一定程度的拥有这种能力。天津应采取有力举措,充分发挥自身科技资源优势,同时广泛积聚各种创新资源,并进一步优化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上述三个方面都是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增长的关键支撑,应放在突出重要位置。
第三句话,“支点做特、边界搞活”:一体协调促进区域发展
从区域角度看,经济发展有赖于重点地区的支撑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天津在激发区域活力上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做强支点。就是在优化城镇布局的基础上把区域中心城镇、节点城镇做实做强。这项工作可以结合中心城区功能疏解、镇改市、微中心建设等进行,而做实做强中心城镇、节点城镇的有效路径是发展各种形式的特色经济,通过“特”取得优势、形成竞争力。二是促进联动。在做强特色的基础上,强化支点城镇间或中心城区与其他城镇间的角色定位,实现主辅配套和分工组合;与此同时,通过强力规则和适宜机制,推动节点城镇间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等的对接和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的共享,实现全市各城镇间的一体化发展。三是搞活周边。周边往往因为地处边远和边际竞争等内外原因成为薄弱或滞后发展地带,但发展潜力很大。天津在“十四五”时期应高度重视边界地区的发展,激发其潜能与活力。出路是结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与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联手打造经济合作区或其他特色功能区。这样做,边缘地带就变成了中心区域,冷区也就成了热地,沿边经济也因此活跃起来了。
第四句话,“大台聚势、小台做功”:充分发挥战略功能平台的作用
各类战略功能平台体现着特殊的发展红利,基于政府层面看,它是向上争取各种先行先试权利的载体,而先行就是先机;基于市场层面看,它是吸纳各种创新资源要素的基地,而聚集就是聚财。过去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发展好的地区,无一例外都积极有效的利用了战略功能平台。天津也是这样,没有中央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没有通过天津港、东疆港等建立保税港区获得一些先行先试的权利,天津就很难有今天的发展。“十四五”时期,天津应进一步运用、建设好功能平台,使其在发展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把其具有的红利与机会“用足用活”。国家战略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聚焦度,发展空间可谓广阔深厚,一方面要逐光寻亮聚集各种发展能量,另一方面要举一反三加以拓展延伸。更重要的是,应借势国家战略,积极争取和打造一批具有特色、承担特殊职责的功能平台,作为建功立业、大显身手的主要舞台,借此打破现有体制约束、充分获得自主创新的自由空间,在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先行一步。要使大平台和小平台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光有大平台而缺乏小平台,很多机会就抓不住、红利也难以成为现实。
第五句话,“公信为本、便捷为形”:大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营商环境是涉及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直接关系到投资经营者的积极性与活跃度,也关系到创新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当前各个地区发展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营商环境状况的竞争。近些年,天津推进“一制三化”改革,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十四五”时期,天津应把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放到重要位置,并力争走在全国和世界前面,成为标杆。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是公平与诚信。因此,在方向原则上,营商环境建设应把握三句话,即重点不在于“松”而在于“公”,不是管的越“松”越好。重点不在于“少”而在于“准”,负面清单不是越短越好。当然,今天的主要矛盾是管的太多,所以当前关注减少还是有必要的。重点不在于“惠”而在于“信”,不是政府政策越优惠越好,那样难以把握分寸,也经不起攀比,最终也满足不了。在营商环境建设上,不能陷入“最”的窠臼、背上“最”的包袱。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减减化程序、提高效率,给各类投资经营活动提供简捷便利服务。在具体操作上,应着力于社会关注的重点和久治不愈的难点事项进行攻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也增强社会显示度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此基础上,顺藤摸瓜、由浅入深,理顺体制机制,把好的做法以法规和政策的形式巩固下来,以达到“釜底抽薪”、稳基固盘的效果。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