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能级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发改委官网刊文,点名这些城市!时间: 2021-09-21信息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09-18 作者:决策杂志 责编:qgy
“打造一批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城市,重点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将重庆、天津、成都、杭州、武汉、南京、西安、沈阳、济南、郑州、合肥、福州等打造成为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
近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一篇重磅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传统城镇化红利逐渐减弱、“头部城市”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城市发展动能呈现梯度扩散趋势,城市体系分化态势进一步加剧。面向未来,建议重点关注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接续成长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等四类城市,突出比较优势和功能互补,分级分类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共同构建功能完备、层次有序、支撑有力的城市体系。
报告表示,要重点将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之外的其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苏州、无锡、南通、泉州、佛山、东莞等市场活力较强、制造业优势明显的城市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需重点关注的城市类型
(一)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
打造一批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城市,重点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将重庆、天津、成都、杭州、武汉、南京、西安、沈阳、济南、郑州、合肥、福州等打造成为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强化对高端要素资源配置、创新策源和新动能孵化、开放门户枢纽等核心功能,强化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综合能力,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区域性中心城市
重点将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之外的其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苏州、无锡、南通、泉州、佛山、东莞等市场活力较强、制造业优势明显的城市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其组织省内或省际交界地区经济社会活动的职能,强化区域性综合服务、生产组织、交通枢纽功能,夯实实体经济优势,增强要素集聚、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
(三)战略接续成长城市
重点支持一批近年来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且交通区位、承载能力、工业基础较好,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内陆非省会城市加快发展。立足于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比较优势突出等优势,在改革开放、创新提升、产业培育、平台支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打造成为引领支撑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极点和我国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承接产业转移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对城区人口、经济规模和增速、区位条件等因素分析。
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的内陆非省会II型大城市
(四)衰退型城市
在尊重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分类引导不同类型衰退型城市因地制宜、转型发展。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类城市。
一是区位偏远、交通通达性差、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有限等地理环境刚性约束明显的长期相对贫困型城市。
二是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滞缓或主导产业衰退明显的资源枯竭型和产业衰退型城市。
三是处于中心城市周边,受虹吸效应影响,在区域竞争中被边缘化,人口流失较为明显、发展动力不足的收缩型中小城市。
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策略建议
研究报告提出,增强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高端资源配置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
1、聚焦提升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功能。围绕关键要素、战略主体、功能平台、国际通道,进行顶层设计,加强前瞻布局。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研发中心、学术性机构、国际文化交流机构、文化创意企业、国际组织等全球功能性机构,不断提升城市全球影响力。
2、强化创新策源和新动能孵化功能。持续巩固增强科技、人才和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强化创新应用场景供给,加快占据全球产业和价值链附加值最高环节。加快从“集聚制造业的城市”向“孵化制造业的城市”转型,构建以中小规模创新创业企业为主的网络型产业结构,增强知识外溢效应,提高创新活力和经济韧性。
3、增强对国内国外“两个扇面”的辐射带动和枢纽门户功能。吸取纽约、伦敦、东京等传统“全球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内部极化、与国内腹地联系弱化、虹吸效应持续增强等问题,着力增强整合国内要素资源和链接全球资源的能力,建设对国内外资源要素具有强大集聚和扩散能力的核心枢纽和链接国内与世界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门户。
4、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风险防控能力。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应用,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合作和影响力。增强城市包容性,创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持续解决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突出短板,保障新市民在城市繁荣发展的基本权力。提高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的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完善风险源发现和风险共治机制。完善防控处置机制,加快从“以事件为中心”转向“以风险为中心”,从“事后应急”转向“事前预警、事中防控”,不断提高城市韧性。
关于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研究报告指出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1、增强区域性综合服务、生产组织、交通枢纽等核心功能。加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区域性金融商务和消费中心,发展特色总部经济,提升对区域要素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建设区域科教人才中心,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至少打造一所综合性“双一流”大学。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一批区域综合性医院和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强卫生防疫物资储备,辐射保障周边地区。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整合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文化产品制造和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增强区域旅游服务和集散功能。
2、突出实体经济引领作用,建设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移转化力度,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3、突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坚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
同时,研究报告还提出了激发战略接续成长城市发展活力的对策:
1、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推动资源要素和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立足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注重专业化发展,做大做强1-2个优势产业链群。坚持创新引领,加强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2、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完善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高质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加强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逐步建成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3、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破解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固有瓶颈,补齐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短板,提高外资吸引能力。积极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互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