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城市群、都市圈未来如何发展?政府工作报告这么说时间: 2022-03-20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城市中心 2022-03-08 作者:21世纪经济报 责编:qgy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发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作出部署。


关于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严控撤县建市设区。



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很大程度体现在区域之间,国家层面多次提出要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上取得一定进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分别提高到22%、21%;西部、中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名义增长9.4%、9.2%,分别比东部地区快0.3、0.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与东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不断缩小。


近年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区域规划进一步走细走实,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也进一步明晰。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这也是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从大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的体现。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些年,随着开发西部、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等区域政策的实施,区域发展差距确实在缩小,尤其是东西差距。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出现新的区域差距,如东北、中西部一些老工业城市、偏远地区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


为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战略纵深优势,国家正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前不久,工信部、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转移政策环境更加完善,中西部、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提升,各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立足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优势显著提升,制造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显著增强。


彭澎表示,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规律,一方面是生产成本导致的转移,另一方面是内需市场开拓形成的转移。在这种转移中要注意与产业链供应链的补链强链结合推进,尤其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作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维度,还要结合中西部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科教实力,有所创新和侧重。



严控撤县建市设区



步入2022年,多地将城市更新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各市公布的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城市更新也成为重点项目投资热点。而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2月29日举办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向存量的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并重转变,内需潜力巨大。


一方面,早期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开始老化,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都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另一方面,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房和乡村建设与农民群众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还不适应,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王蒙徽表示。


根据部署,城市更新工作未来将从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展开。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的城镇化率突破60%,已从高速的扩张阶段向存量里结构化的精细管理和更新过渡,城市的风貌、建筑、基础设施要去进一步满足改善市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提高城市的宜居性,更好地适应未来城市发展对城市品质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严控撤县建市设区。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统计,从2017年至2021年,5年间共有74地完成撤县建市或改区,撤县建市设区似乎成为“潮流”。据了解,2021年,四川、福建、河南等省份提出了支持撤县设市、撤县(市)设区的规划或建议。


彭澎认为,某种程度上,撤县建市设区反映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也是大城市建设和城市群兴起的推动。但是,如果把“县”当成农村的象征,简单地全面撤销,是一种偏颇。“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县’的概念和设置,这并不影响其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县域经济发展、省直管县等更加有利于乡村振兴,更加有利于城市反哺农村。”


彭澎建议,在以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群发展格局中城市可以撤县,但是在远离大城市的区域最好还是保留县制,在中间结合部则要根据城镇化程度来决定,不要一味以撤销县制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