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丈量资源型到综合型城市的距离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张琴琴 曹英 霍剑 作者:admin 责编: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资源型城市从来都不陌生,金融危机的冲击只能说是雪上加霜。而除了就业问题,相较于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困扰,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方面所呈现的矛盾更为隐性:工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足,城市化质量和效能不高,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不一而足。
    尽管不少资源型城市深知其中症结,但目前的政绩评价体系往往使其公共服务能力缺失。在金融危机加剧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的大环境下,本报记者看到了晋城在用自身的努力丈量从资源型城市走向综合型城市的距离。
   治“就业”先治“中小企业”
    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带动力已不容置疑,而晋城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也由此展开。“2008年,是我们民营经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晋城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秦李芳这样判断。如果置于以央企为龙头的“国进民退”洪流中,这个“不平凡”的分量显然更重:
    全市2008年度六大工作重点之一,五次专题会议,十一个政策性意见出台,1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斥资300万元重奖民营企业家,秦李芳说市委市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如此支持在晋城建市以来是没有的;五次专题调研、六次中小企业座谈会、三次银企合作、对外交流活动,六期民营企业家进党校培训班,筹备组建一个担保公司、六个服务中心、十大行业商会,创办一份《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刊物,晋城市中小企业局的2008年月月有新举措,天天加班加点。
    以上数据的结果是另一组数据:晋城市民营经济2008年增加值完成313.44亿元,增长25.08%,占到该市生产总值的60.28%;上交税金46.80亿元,同比增长18.36%,占到该市财政收入的41.42%。新增各类企业930个,新增就业岗位2.5万余个。
    对中小企业的支持,2009年的晋城仍在继续。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小额贷款公司6家、担保公司5家,并向担保公司注资3000万元;针对银企沟通不畅问题,政府搭台,银企唱戏,帮助130多家中小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14亿余元;围绕民营经济发展,设立1500万元奖励资金,重奖民营企业和致富带头人。
    但困扰依然存在,晋城市市长王茂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项目越大越好上,而中小企业的项目往往较小,由于土地、环保等客观压力,存在审批难问题。“一方面我们要进行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建议国家能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准入门槛。”王茂设说。
   城乡统筹提升城市功能
    尽管不同于山西阳泉、黑龙江大庆等因厂而兴的历史轨迹,但晋城作为小县城发展起来的新建城市,工矿企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直接导致了整个城市以工矿为中心布局,城市形态和设施配套不完善,县乡发育不足,带动力不强。直到2002年,晋城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8.4%。
    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到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晋城的战略布局着力于城乡统筹。其中固然要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但重点则是放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
    2008年,晋城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对未来城市定位及空间布局结构进一步明晰。而同时启动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集镇整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包户规划将晋城的特色城镇化蓝图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中,县城和小城镇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有工作进行量化和标准化:中心城市有1至2个单项达到宜居城市标准;县城达到园林城市标准,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实现“三有”,即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和生态文化公园;全市乡镇实现“五个一”,即一个康居住宅小区、一个标准化中学、一个标准卫生院、一个自来水厂和一个垃圾处理厂。
    综观所有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成功经验,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不可缺位。对于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晋城的办法是每年400万元的村镇规划编制补助、每年100万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资金、每年3000万元的城镇化建设激励资金以及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政策。
    48.4%的城镇化率是晋城市2010年的量化目标。而资源型城市民众也能享有较均等的城市公共服务或是晋城市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