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推进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郭海 作者:admin 责编: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

 

    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地处江西省南部的赣州,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我国中部欠发达区域、人口和国土面积分别约占江西省1/5和1/4的大市,是如何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赣州近900万人口中,相当部分还是农业农村人口,推动城镇化的任务很重。为此,赣州市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加以实施。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就必须解决农民进城的问题。赣州市于2004年9月在全国率先一步开展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步探索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

    潘逸阳说,新农村建设以来,赣州转移农村人口达119.41万人,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28.5%提高到目前的40%,建设了一批带动力强的中心镇,缩小了城乡差距。开展圩镇整治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赣州探索到这样一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着力优化圩镇发展环境,推进小城镇快速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圩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兼有城乡的共同特点,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圩镇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战场,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桥头堡”。因此,赣州市把圩镇同时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开展圩镇整治,完善并发挥圩镇对农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推进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互促、有机结合。

    潘逸阳说,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资金是关键,筹资是难点。赣州按照“费用征收一点、政策优惠一点、财政安排一点、居民出资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向上争资一点”的思路,建立了多元化的圩镇整治建设筹资渠道。

    一是运用市场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创新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维护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盘活圩镇无形资产,对圩镇道路、桥梁、广场、公园冠名权和户外广告经营权等转让拍卖,收入用于圩镇整治建设。二是加大政府财政的直接投入。近年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圩镇整治资金达近2亿元,其中市、县两级政府直接补助资金就达近6000万元。三是出台圩镇整治扶持政策。实行以奖代补优惠政策,对圩镇镇区内改路、改厕等整治项目享受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扶持政策,所需资金纳入县本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范畴。同时,依法依规足额收取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四是做好做活土地开发文章。土地收益除按规定上缴的部分外,全部返还乡镇用于圩镇整治。

    潘逸阳说,在赣南农村,全市所有圩镇全面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通过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有新发展。农村初步建立了圩镇环卫管理机构和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中,赣南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赣州市村庄环境整治项目”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潘逸阳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三农”工作的发展形势、工作条件、农民需求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赣州市也作了具体规划。最近,赣州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第二轮规划,特别把加强县城建设、增强县城转移农村富余人口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水平。

    潘逸阳说,在新的一轮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中,赣州将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提高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首先,提升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包括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体制。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体制即各类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城中村”和已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的乡村规划建设,实行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其次,是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主要是大力推进县(市)中心城区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向工业园区集聚,提高县(市)中心城区转移农民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带动能力。再次,是继续大力推进村庄整治与建设,不断继续优化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将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打破传统村组界限,科学设置农村社区,大村庄和中心村要按照新型社区的要求建设。

    潘逸阳说,在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上,赣州将适时增加市、县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并选择一至两项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节点难点问题进行试点。重点探索农民就地转移、引农进城(镇)、让农民成为市民的政策和途径,加快建设新市民公寓,解决农民成为市民的上户难、上学难、买房难等问题。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决策机制、目标评价体系和工作激励机制。继续抓好统筹城乡发展、“五新一好”整体推进重点乡镇工作。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