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 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江泽林 作者:admin 责编:

 

    西咸新区的基本概况

    设立西咸新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 “十二五”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规划均明确提出,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这些都凸显西咸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6月,陕西省政府发布了《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成立了西咸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体制推进开发建设。

    ——建设西咸新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西咸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客观需要。西安市与咸阳市主城区相距仅25公里,同城效应明显,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建设西咸新区,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要求。二是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西安市和咸阳市的城市人口、产业密度不断提高,城市边界不断向周边延展,迫切需要对两市之间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有机衔接和有序开发,严格控制并有效保护关中地区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是优化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现实需要。西安、咸阳两市在资源、产业等方面各具特色、相互关联,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雷同、无序竞争等问题,特别是部分工业区和居民区交错布局,老工业城市的弊病日益凸显,需要开辟新的区域作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两市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回旋空间。

    西咸新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市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具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条件。西咸新区建设,是主动顺应西咸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成为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 “催化剂”。二是有利于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 “摊大饼式”扩张、土地资源浪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产业布局不合理、城乡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西咸新区建设,将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和科学规划建设,建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田园城市,努力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三是有利于增强大西安的核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西安(咸阳)大都市是该经济区的核心。西咸新区建设,有利于尽快培育形成将西安和咸阳有机联结为一体的西安大都市,进一步增强核心带动作用,对于引领和带动大西北、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西咸新区的资源条件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涉及两市7个县(区)、23个乡镇(街道办),总人口9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5万人,规划控制范围88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仅占规划控制范围的三分之一。新区东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新区北部。规划布局五个组团,包括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沣东新城,形成“一区五城”组团式发展的现代田园城市格局。新区开发建设条件优越,优势明显:

    1.生态环境优美。西咸新区连接西安、咸阳两大古都,北依嵯峨山,南望秦岭,关中“八水绕长安”中的渭河、泾河、沣河三条河流贯穿其中,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台塬山地错落有致。陕北、渭北煤、油、气、盐等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关中、渭北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秦岭山脉将建成国家公园,成为绿色生态屏障。

    2.历史文化丰厚。“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沿渭河两岸有周沣、镐二京和秦阿房宫、咸阳宫、汉长安城、西汉帝陵等历史遗迹,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宝库。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大西安国际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区位优势明显。西咸新区是我国的大地原点所在地,居于全国的几何重心位置,是欧亚大陆桥的中心。西咸新区与西安、咸阳两市产业错位发展,同时又能资源共享,接受它们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上的产业优势传导和城市功能辐射和延伸。西咸新区位于关中平原的核心地带,具有土地集约化利用和承载大都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4.交通体系完善。西安是全国铁路六大枢纽客运中心之一,是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和客、货集散地及中转中心。11条国家高速公路交会于此,成为全国第二大公路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是中国第八大机场,也是西部最大的枢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西咸新区已开工建设“五横五纵”骨干路网和交通节点,区域内已建成六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两条省道,今后还将建设三条高速铁路、三条城际铁路、七条轨道交通,形成航空、铁路、轨道交通、公路交通零换乘的四通八达立体交通网络,辐射四面八方。

    5.科教人才汇集。陕西现有高等院校116所,绝大多数在西安,在校人数133万人,每10万人口中有在校大学生3209人,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1位;拥有科研院所1076个、两院院士5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7万人,均居全国前列。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第一架民用飞机和第一块集成电路都是在陕西诞生的。雄厚的科教实力为西咸新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西咸新区的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是完成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基础。西咸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生态水脉、资源要素和综合区位优势,按照“资源整合、错位布局、集群发展”的思路,依托西安、咸阳产业资源,注重自主创新,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产业发展定位

    西咸新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而是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上进行新城建设,是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功能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其产业素质。利用新区耕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商贸会展、能源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打造面向京津沪的数据服务、金融后台服务和软件研发中心。

    ——产业发展目标

    按照“依托、培育、错位布局、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科技、文化为支撑,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临空、文化旅游等产业,形成“四大支柱十大产业集群”的产业体系。

    五个组团根据地域和资源禀赋条件,突出主业、错位发展。空港新城,位于以西安国际空港为核心的渭河以北地带,主要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重点发展临空物流、国际商贸、飞机维修等产业,建设现代空港城市和西部临空产业集聚区。沣东新城,位于渭河以南、沣河以东地带,紧邻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会展等产业,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秦汉新城,位于咸阳市主城区以北,拥有丰富的秦汉历史文化遗存,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创意文化等产业,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化聚集展示区。沣西新城,位于咸阳市主城区以南、沣河以西地带,主要承接转化高新技术成果,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际化教育产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泾河新城,位于咸阳市泾阳县东南部,跨越泾河两岸,重点发展都市农业、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率先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重点发展产业

    1.复合型都市农业。西咸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等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和市民消费需求为导向,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生产模式。

    2.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西咸新区资源要素和区位优势优先发展临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行业。

    3.文化旅游产业。按照将西咸新区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化田园城市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西安和咸阳作为千古帝都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西周沣镐、秦汉咸阳、盛唐西安”遗产旅游以及“两市后花园”和“两市服务区”为主题的多元化旅游文化产品体系,发展域内内需消费型休闲旅游产业以及域外输入型消费的观光旅游产业;在强化旅游业支柱性产业地位的同时,注重加快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和互联网产业的互动合作和产业联动,发展旅游新业态。

    4.现代服务业。加快金融业发展。在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指导下,根据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按照开放合作原则,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增强金融辐射服务能力,努力将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对西北布局的试验示范窗口。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西北物流中心的目标,促进与周边区域深度合作,形成高端物流业的集聚区,依托陆空区域优势,打造西北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运输服务基地。发展信息服务业。统筹规划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内容服务,全面提升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引领制造业的发展升级。发展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汇聚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资源,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生产性专业服务基地,为西北地区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西咸新区的建设特点

    西咸新区以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按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的思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城乡一体、产城一体,同时实现提高人口承载力和集约用地两个目标,成为陕西加快城镇化和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进而推动经济转型的引擎。

    ——产城一体

    “大城市病”的重要成因就是产城脱节。城市建设要优先考虑就业导向,将城市生活半径与就业半径相结合,因地制宜,从资源环境、区位特点和解决就业出发,在城市规划中将产业与就业统筹考虑,合理布局,“集约、集群、集成”发展产业。同时,把信息化作为提升城市产业和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实现数据的规模化集中吞吐、深层次整合分析、多领域社会应用、高效益持续增值,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提高城市智能水平,建设“智慧城市”。以现代田园为衬托,围绕都市发展城市组团,形成环境保护与城市产业的高度契合,实现产城一体,让广大城乡居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避免在产城分割的格局中耗费精力,从而提升幸福指数。

    ——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不是城市“吃掉”农村,而是城乡融合共生、实现城乡一体。而城乡一体的关键是“两转化”,即在城镇化过程中解决“农民转化为市民、农业转化为城市产业”的问题。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

    西咸新区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合理划分功能分区,限定城镇发展边界,严禁在建设区外侵占耕地、蔓延发展,杜绝传统“摊大饼式”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透支土地红利、环境红利、人口红利等弊端。通过村镇适当合并、土地复垦、农业现代化等途径,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严格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紧凑集约的城市群落,建设高度集中、立体发展、具有综合功能和人口承载力的核心城区,以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带、河流生态廊道、都市农业园区营造绿色田园景观。

    西咸新区的建设要求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西安和咸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文化交流融汇的重要地区。新区内有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遗存,是国家级历史保护遗址。怎样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文化遗存和文化资源,是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我们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优先地位,坚持“整体保护、系统展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探索大遗址保护、历史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文化保护方式。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周丰镐、秦咸阳城、秦阿房宫、汉昆明池、汉五陵塬帝王谷等国家遗址公园。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品牌,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

    西咸新区从规划开始就坚持生态立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第一,从规划层面强化环保原则。新区规划控制范围内农业和生态景观建设用地占到规划控制范围的三分之二,保留了大量农田,使农田与山川河流、遗址保护带一起成为城市的生态功能区和屏障,通过环境治理提升区域价值,通过城市开发实现区域价值,从而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达到承载人口与节约土地两个目标一起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任务统筹兼顾的目标。第二,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选择符合新区“现代田园都市”特质的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重点引进和建设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态休闲、都市农业、历史文化旅游等低碳绿色产业项目,发展集约、集成、集群的低耗低排产业。第三,加快河流综合治理和森林绿化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新区克服重重困难,把环保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投资23亿元治理渭河、沣河、泾河,规划投资80亿元建设中国暖温带森林文化博览园。通过“渭河西咸新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沣河生态景观项目”、“昆明池项目”、“中国暖温带森林文化博览园项目”、“崇文重点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等一系列河流治理和森林绿化重点项目的实施,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和生态功能区,努力提升生态环境,改善人居质量。第四,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新区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积极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组织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工作。2012年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唯一申报2012年度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率先推行绿色建筑项目。

    ——城乡共赢

    西咸新区在建设中始终贯彻城乡共赢的理念,在空间形态上,以融合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风格的城市景观镶嵌在田园风光和自然山水之中;在满足人的生存要求上,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功能,让居民享受现代服务和田园生态兼备的新型都市生活;在产业结构上,把现代农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就业机会;在空间和资源利用上,融入立体开发、集约循环的先进理念,以空间立体开发利用、资源要素集聚整合实现高度集约节约、高密集容纳性、高水平产出效益、高水准生态承载的城镇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