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难点、模式及路径研究时间: 2015-07-24信息来源:巫德富 等 作者:wyg_admin 责编:
——以广西为例
广西作为我国的南疆省份,与越南接壤的陆地边界线达1020公里,主要涉及东兴、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防城、宁明和那坡8个边境县市(区),共有人口约262万人,其中居住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京族等12个少数民族,共206万人,占8县市(区)总人口比重达到82.5%。目前,广西边境分布有32个乡镇、212个自然村和2800多个自然屯。做好南疆地区的民族工作,对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南疆广西边境地区占广西总面积的7.7%,2013年占广西总人口4.9%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因此,在边疆地区(广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现实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对其他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包括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和资源的集约水平;农民工市民化三个方面的内容。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在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民族特征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比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二元制结构突出,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等。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在模式及路径方面也有着特殊性。
一、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
(一)城镇人口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低
广西边境地区所涉及的县市(区),人口规模较小,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只有凭祥和东兴两个县级市,人口都只有10万多一点,非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为30%左右,属于小城市。如表-1所示,通过常住人口与总人口的对比可以看出,常住人口比总人口多,说明了流动人口多,进而说明了从业人口中第三产业所占较大比重,第二产业人口比重较小。
在广西边境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城镇有宁明县爱店镇,总人口为1万人左右;龙州县水口镇,人口为2.2万人左右;靖西县龙邦镇,总人口为2万人左右;那坡县平孟镇;人口为1.5万人左右;防城区峒中镇,人口为2.8万人左右。①人口密度最高是东兴市,为275人,平方公里;最低的是那坡县人口密度为70人/平方公里,由于人口密度不高,且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建制镇17.5个,城镇密度稀疏,较为分散,不够集中,很多地区受到城镇文明的辐射不够,对城镇化建设形成一定的阻力。
(二)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工业基础薄弱
广西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2013年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中,该地区拥有3个,分别是靖西、那坡和龙州。在产业结构方面,如表-2所示,除凭祥市和靖西县之外,其他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均超过广西全区水平。而第二产业中,除大新和靖西县超过全区水平之外,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区水平。第三产业中,只有凭祥、东兴和那坡三县市超过全区水平。广西边境8县市区2013年GDP总量为587万元,占整个广西经济总量的4.08%,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2:46.7:31.3。截至2013年底,广西边境8县市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84家,共吸纳从业人员42225人。②由此可见,广西边境薄弱的工业基础不能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产业工人也无法聚集,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受阻,城镇化进程受到一定影响。
(三)城镇功能单一、现代化程度低
由于历史战争因素以及自然条件因素,广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还处于较为贫穷落后的状态,当地的旅游、文化、土地和口岸等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目前边境口岸城镇拥有一些边贸服务业,但功能较为单一,仅为过境通道,对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贡献非常有限;由于广西边境地处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广西边境地区所在的8县市(区)公路里程仅为7674.31公里,占整个广西公路里程的6.9%。③近年来,广西边境地区经过“兴民富边行动”和“边境建设大会战”后,城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公路、教育、乡镇医院、文化站、乡镇邮所以及水厂和农贸市场方面均有很大改善和提高,但仍然呈现出落后状态。就现代化程度而言,广西边境地区文化娱乐、贸易设施也较少,配套较差,功能不齐全,城镇之间的劳务、信息、资金等交流不活跃。
二、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难点
(一)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广西边境地区长期以来依靠财政吃饭,如表-3所示,财政支出远远大于收入,政府主要靠国家转移性财政政策和借债来维持,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政府根本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在内的小城镇建设。
广西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占比过大,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较弱,资本的形成能力差,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8个县市(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高于全区,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如表-4所示。另外,广西边境地区的市区县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融资能力弱。
目前,广西正积极把自己打造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修编广西北部湾规划,融入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两政府把大量的资源、资金用于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工业战略也转向临海型。因此,边疆地区要争取工业是比较困难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没有更多的工业支撑,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发展肯定受阻。
(二)人才缺乏,人口素质和思想观念有待提高
人口聚集,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但人往往是向高处走,流向发达地区、收入高的地区。就连本地大部分青年也想外出务工、创业。真正想留在广西边境地区或去该地区发展的人才较少。因此,广西边境地区要创造出更多的条件吸进人才、留住人才,而这些条件需要逐步完善。
广西边境地区的人口有两个重要地域特征:一是地势平坦、交通较好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交通不便、海拔较高的高山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二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近年来广西边境大多数市县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得很多儿童没有条件上学。在8县市(区)中,中学教师师生比为1:16.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16.1;小学教师师生比为1:20.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18.1。师资力量的困乏,加之儿童辍学率高,导致了边境地区文化素质不高。新型城镇化内涵是要求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城镇中生活下去,成为城镇主人,而不是只做一个外来务工人员,挣钱后又回到农村,这样不利于城镇化。因此,必须要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培养和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从而能在城镇生产、生活。这需要一个过程,教育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见成效。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城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广西边境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广西边境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区、高原或丘陵,山地面积达到80%以上,拥有大量不可利用土地。尽管边境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交通条件的影响,严重制约着矿产资源加工企业的发展,边疆地区市区县政府一直没有将矿产资源加工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原因也在于此。广西边境地区还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广西边境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考虑生态问题,将人口密度较低的山区丘陵地带,少数生态环境脆弱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区位条件较为优越的城镇。
(四)边疆安全与民族稳定
边疆安全和民族稳定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前提。众所周知,中越关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特别是2014年越南的反华事件,给边疆地区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由于领土争端等历史因素堆积的一系列问题给边疆安全也带来了严重威胁,影响着边疆的长期稳定问题。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还需考虑边疆安全问题,要充分考虑到若发生中越边疆冲突事件,边疆地区人民可以利用城镇的各种条件,使损失降到最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经济对社会稳定的支撑力度不足。边疆民族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农村的土地问题较为突出,土地矛盾多,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着边疆地区的民族稳定。
(五)外部条件与体制障碍
著名理论家冯·霍尼希曾说过:“一个国家当前富强与否不取决于它本身拥有的力量和财富,而主要取决于邻国力量的大小与财富的多寡。”这说明了外部力量推动的重要性。与广西相邻的越南边境在经济发展、边境城镇建设对广西边境城镇化具有直接的影响。
户籍制度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障碍。目前,广西户籍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但户籍制度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困难较多。土地资源按人头均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分散经营和永久占用,阻碍了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不确定性,很多农民家中有地,这使得他们无法安心地待在城镇。因此,这些体制障碍也阻碍了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三、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模式
(一)“资源开发加工”模式
对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对其开发并配套相关产业带动城镇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一个常见的成功模式。但应当注意笔者在前文已经分析提到广西边境地区在考虑该模式时应该考虑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广西边境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色金属最富有,主要有大新锰矿、靖西湖润锰矿厂、新圩铝土矿场和宁明膨润土矿场。大新锰矿位于下雷镇,据勘察储存量约有1.41亿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可以供开采几百年;靖西铝土矿主要位于新圩、龙临、禄峒和大甲等镇;宁明膨润土矿是一个特大矿场,拥有20多种矿种。与广西边境相邻的越南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如煤矿,特别是无烟煤,除此之外还有磷矿和铁矿。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很有前景,特别是锰工业和铝工业可以作为所在城镇的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带着其他工业和产业的发展,从而带着所在城镇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
对于水能资源丰富的边境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水能资源进行开发水电产业等;对于生物资源丰富的城镇,可以利用生物资源进行深加工,提升加工区的整体功能,并大力推进国内出口加工业。
(二)“口岸兴镇”模式
广西边境口岸是中国和越南交往的门户要冲,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在这里汇聚。世界上众多大城市均是从港口发展而来,实现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口岸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因此口岸型的城镇应当是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建设应该优先考虑的一种模式。广西目前拥有5个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和25个三类口岸(边民互市点),形成以一类为中心,二类口岸相互协调,三类口岸相互补充的点面结合的口岸城镇经济带。如表-5所示。
口岸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口岸在凝聚产业发展要素,吸引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广西边境地区应通过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实现口岸所在城镇的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
(三)“旅游塑镇”模式
旅游业被誉为“无烟产业”,是现代社会新兴产业。广西边境城镇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独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可以把旅游业打造成为边境城镇的主导产业之一,推进城镇化建设。边疆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广西边境地区主要旅游资源有:靖西拥有喀斯特地形,具有小桂林的美誉;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我国九大名关之一的友谊关;东兴的京族三岛以及广西边境拥有的十二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都有待开发。广西边境地区还有很多历史遗迹包括历代王朝遗址、墓葬,近现代革命遗址等,如古城墙、古炮台以及陆路丝绸之路。旅游业可以将旅游区的农民转化为服务人员、加工人员等,从而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旅游景区在形成人群聚集的同时,也形成了消费聚集、服务聚集和产业聚集,从而形成了以产业为依托的城镇化基础。
四、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边境地区城镇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边境地区的资金支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整理,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加快对外交通、城区道路、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和完善城镇功能。城镇体系的规划对边疆地区城镇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政府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市镇村屯规划全覆盖的城市规划体系。第二,针对边境地区产业发展,政府应当出台一些保护政策措施,比如自由贸易区保护政策、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并结合民族自治区、西部大开发、边贸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优惠政策使得在人才引进、户籍制度、土地使用、税费改革等方面得到更宽松的环境;改善边疆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口岸开放程度加深;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整合。第三,针对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政府需要扩大开放程度,让不同民族之间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注重思想意识的示范作用,政府通过引导方式,做好典型,通过成功人士、先进干部的示范作用,加之亲朋好友的介绍和借鉴,引导更多人来城镇定居。同时,做好军队退伍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第四,广西区政府应当成立一个对广西边疆口岸地区统一管理的机构,在不改变行政管理职能的基础上,整合各个口岸资源,发挥各个口岸的优势,走口岸专业化发展道路,减少口岸内部之间的恶性竞争,最终达到协调发展。在生态脆弱的广西边境地区,应当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立法,防止在招商引资、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禁污染严重的工厂向山区转移。
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还需社会参与,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来补充资金,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广大厂家、商人和富裕农民带资进城,以市场融资作为手段,破解融资难的问题。比如采用BOT模式,利用外资或民营资本兴建基础设施,政府通过与某企业签订合约同意其在一定时期内容获得公用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权,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权赚取利润,特许经营权期满后,该基础设施无偿转交给政府。政府还可以通过PPP模式与私营企业合作来弥补政府资金、资源的不足。
(二)走口岸专业化发展道路
广西边境地区共拥有5个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25个三类口岸。如何利用口岸兴镇、立镇是我们要重视的一条路径。口岸众多,必然存在相互竞争,甚至导致恶性竞争。广西边境地区要走口岸专业化发展道路在城镇建设方面需要将交通、信息和文化等各种设施都围绕口岸专业发展,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口岸的规模化。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口岸专业市场是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发展建设可以选择的道路。以凭祥为例,凭祥充分发掘自身资源,突出重点,打响口岸品牌来摆脱口岸间因产业相同,贸易相似的恶性竞争,实现凭祥口岸与其他口岸的协调发展。目前,凭祥-龙州、凭祥-爱店、凭祥-硕龙三条贸易通道正在建设之中,这将有利于凭祥市的口岸与其他口岸协调发展。目前,凭祥已形成辐射全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红木家具、五金机电、纺织服装、水果蔬菜等贸易集散中心。是东南亚最大的红木家具交易市场和广西边境地区最大的果蔬批发交易市场。因此,凭祥、友谊关口岸发展成为木材专业口岸、水果蔬菜口岸、五金机电口岸,打造口岸专业市场,是凭祥市城镇化发展可以选择的道路。
(三)基于社会稳定的民族交往、民族融合及军民融合
目前,边疆民族地区住着众多少数民族。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婚嫁、探亲、访友、经商等形式进行日常的生产交往和生活交往。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在不同民族之间广泛传播,这种民族交往、融合解放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为推进城镇化破除思想上的障碍。
以凭祥市为例,该城市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我国某部队驻扎于此,随着凭祥城镇化发展,交通设施的完善,凭祥军民融合也出现了一些难题,破解这些难题,实现军民融合,促进凭祥地区城镇化发展。比如,土地置换为军队发展解决用地瓶颈问题;高速公路建设为部队预留进出口,在凭祥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加大人防工程建设,满足军队发展需要,与此同时,军队可以参与凭祥重点工程建设等。凭祥市政府可以为驻军提供经济适用房;凭祥最好的中小学可以定向招收军队子女入学;对退役士兵进行培训,订单式就业。通过军民融合,促使人口向凭祥地区聚集,推进凭祥城镇化发展。
(四)基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在前文已经分析到,广西边境地区人民素质有待提高,较低的人口素质将影响城镇的减少。要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素质,把着力点放在农村青少年身上。首先要完善边境地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教师“特岗计划”,完善教师特殊补贴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边境地区去任教,并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加强职业教育,注重边境民族地区农村科技培训,完善边境地区学生资助政策和教育发展对口支援政策;加大经费投入,为边境地区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改善边境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柴生祥,李含琳.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与应用对策[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3]欧阳常青.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前景、定位及路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6):125-128.
[4]韦建福.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杨元庆.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路径思考[J].金融经济,2013,(1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