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十三五”时期:重大机遇、严峻挑战和应对策略时间: 2016-05-08信息来源:李后强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我国这个战略目标,必须认清“十三五”期间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从国际看,世界政治格局将进入深度调整期,但机遇仍大于挑战
 
     从国际机遇看,在“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将好转,增速提升,结构转优,收入增加,尤其是科技革命加快。人类将更加理性,战争与动乱会减少,合作与沟通会增加。具体而言:一是发达国家有望实现缓慢复苏,对外部需求将会逐渐增加。二是先进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会有一批经济体先后进入到中上等或者高收入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以及中东欧一些国家,都有可能进入到高收入国家。后起新兴市场国家有可能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这样会出现新的供给和需求,给中国带来机遇。三是科技革命正在进行,这会带来很多机遇。比如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技术革命将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四大技术之间正在融合,这种融合可能会改变世界;同时这次技术革命带来了渗透性影响,使得产业边界模糊,形成了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这给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比如互联网+、智能化、低碳化、机器人、页岩气开发、复合材料、3D打印机等等。比任何以往的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要多、要大、要深刻。
 
     从国际挑战看,“十三五”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可能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一些发达国家实施工业4.0和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不断回流,将会继续对中国形成“上压”效应,给我国延长产业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挑战;二是一批中低收入国家利用劳动、土地、环境资源和汇率,继续大力发展中低端制造业,同时用比较优势吸引中低端制造业向这些国家转移,由此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的供给替代效应;三是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升值,升值以后会导致出口导向型产业竞争优势继续下降;四是全球贸易规则可能会发生变化。“十三五”时期是大国之间政治经济博弈的一个比较激烈时期,特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等。美国推出“两洋战略”,实施TPP和TTIP,试图以美为主导形成新的世界贸易与投资规则;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强化在中亚的势力范围;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实施欧亚一体化和亚太一体化。在“十三五”期间,大国间互相博弈的热度会增加,形势跌宕起伏,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风险不确定性。
 
     二、从国内看,促进发展的国内有利条件正在形成,但不利或风险因素将会增加
 
     从国内机遇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十二五”前4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深化改革的红利在不断释放、全球合作的动能在不断提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构建全球经济新版图,战略方位的变化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五年,抓住并用好机遇,我们就能完成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跨越。促进发展的国内有利条件主要有:
 
     第一,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理顺了体制机制,大幅度简政放权,可释放一些改革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推出“非线性增长”(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增长)和“新的体外增长”(如海外投资、混合经济、自贸区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比如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如打造长江经济带、实施新型城市化等,都是把城乡、区域联动起来发展,实行一加一大于二的战略规划。尤其是打造长江经济带,会在三个方面拉动经济增长:一是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其中有六个内容,包括黄金水道、高效铁路、便捷公路、发达航空、油气管网、城际交通建设等;二是沿长江经济带培育几个城市群;三是沿长江经济带培育一批产业集群等,都会带来发展机会。还有实施新型城镇化,重点解决三个亿人口问题,即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一亿人口的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一亿人口就近城镇化等,都会带来巨量投资和消费。
 
     第三,中央强力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信心,扫清了发展的障碍。“十三五”期间带领7000多万人摆脱贫困,改革中的“获得感”、发展中的“幸福感”,深深植根于亿万人民心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腐败,取得重大胜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特别是最近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立德立规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了新阶段,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新的希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样的万众一心、满怀信心,正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最好的基本面。
 
     第四,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联动起来。“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带来的增长可能是巨量的。下一步亚投行正式运行、丝路基金投入运营,都将给“十三五”时期带来发展机遇。另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四大片区愿景战略规划的落地,必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投资贸易、电子商务、能源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带来发展机会。
 
     第五,“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雄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能力较强。一是我国政府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可以制定行动规划,动员社会力量,利用高额外汇储备和高额储蓄,支持中国在新常态下继续发展。二是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供应链,产业门类齐全、独立完整,比如工业大类39个、小类525个,小到基础零部件,大到通讯、航天、高铁等产品,这样我们可以及时有效的从供应链上取得我们所需要的,开展产业链延伸,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我国每年有700多万大学生在不断进入社会就业,这有利于全民创业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四是连续多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我国的大中城市基础设施环境要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好,拥有现代化飞机场、高铁、高速公路、通讯、互联网等。因此可以说,“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要明显好于“十二五”时期。
 
     从国内挑战看,中国经济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等,都是“拦路虎”;中国社会也仍在深刻转型,社保、教育、医疗等问题,都是“硬骨头”。
 
     第一,劳动成本继续上升,年轻和廉价的劳动力在不断减少。“十三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量每年都会减少,五年将净减少900万人。相反,60岁以上的人群却在增加,可能在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7%左右。这势必引起社会养老成本迅速增加。
 
     第二,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出现下降,依靠技术进步获取增长的难度在不断增加。我国还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实现全面创新的体制条件还没有建立起来,激励创新、支持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研发密集度低,基础研究薄弱,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不健全,要实现从依靠大量土地、劳动、物资资源投入转向依靠集约节约和创新驱动将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第三,金融风险在积累。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社会总债务占GDP比重大约为210%,未来还可能累积,需要高度重视。
 
     第四,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是一个投资比重偏高、消费比重偏低的经济结构。在出口困难的情况下,如果消费没有大幅度增长,由投资拉动产能必然会继续过剩。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我国产能过剩矛盾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因为,在宏观上有利于投资的国民收入结构难有大的改观,在微观上有利于储蓄的阶层收入结构也难有根本改变,储蓄增长支撑投资扩张,投资扩张支撑产能进一步扩大,当国内消费和出口赶不上产能扩张速度时,产能过剩矛盾就必然加剧。同时,在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条件下,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第五,社会矛盾将上升,发展风险在增加。毫无疑问,“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加快转型,当一大批传统产业被淘汰和转移后,在传统行业里就业、经营的人群将会受到冲击。这组人群要寻找出路,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找不到出路时,他们将给社会带来压力。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落后、传统行业在环境压力和市场推力双重因素作用下,还将继续进行淘汰和转移,由此带来的风险还将不断积累。另外,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和大众社会认知程度的提高,弱势群体要求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待在上升,中产阶层要求拓宽上升通道的期待在增加,如果“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不能满足这两大群体的新期待,势必会增加未来5年的风险不确定性。
 
     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首先要看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会接近末期。经济结构调整将出现两个变化,在需求结构中,消费率将会缓慢上升,投资率可能出现下降趋势;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将出现中高端化倾向,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行业将进一步淘汰。其次,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市民化社会将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解决“三个亿”人口市民化问题,城镇化率会达到60%以上,由此多数人在城镇生活、少数人在农村生活的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伴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社会阶层结构中将出现一个好的变化趋势,就是中产阶层比例有望得到提升,形成橄榄型社会格局的有利因素会增加。上述这些变化既有利于增加社会消费,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三、树立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抢抓发展机遇,从容应对挑战
 
     要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可能发展趋势与变动特点,树立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要化危为机,把挑战变为机遇。创新思维就是要“无中生有”或“有中变大变强”。底线思维就是要从最坏处着眼,提前研判。
 
     未来五年,只有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我们才能走好复兴之路上的“关键一程”。“十三五”时期无论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都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距离将进一步拉近。有专家分析,以2015年为基期,“十三五”期间,如果人民币升值10%,每年物价指数为2.5%,按照7%、6%、5%高中低三个增长方案分别计算,到2020年,我国GDP总量都超过100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分别达到19.88万亿美元、18.99万亿美元、18.13万亿美元,人均GDP分别达到14280 美元、13640美元、13024美元。可见,“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即使低于7%,人均收入也会突破1万美元,最低达到13000美元,已经靠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因此,在“十三五”时期,应该“适应一个大格局”、“防止一个大风险”、“保持两个大稳定”、“推进三个大转变”。
 
  “适应一个大格局”,就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要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
 
  “防止一个大风险”,就是防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颠覆性错误,出现大的区域性和全局性系统风险;
 
     “保持两个大稳定”,就是经济和社会稳定。一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主要任务是提质增效、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二要保持社会稳定运行,主要是关注弱势群体和新生中产阶层,通过改革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解决中产阶层的上升通道问题;
 
  “推进三个大转变”,一是转变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从过去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输出资本、技术,科学把握“一带一路”的双向性、双机性、双刃性;二是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主要由消费和创新拉动增长,系统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使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刺激产业结构从重工业导向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草根与精英都有积极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释放全部潜力。三是转变社会结构,促进市民化社会、橄榄型社会的形成。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国民收入结构调整和财税体制改革;选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着力推进深层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