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我国两轮大范围产能过剩现象及其比较时间: 2016-06-22信息来源:许召元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从大范围产能过剩而不是少数行业过剩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出现了两轮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认真分析不同时期产能过剩的异同之处,有利于吸取经验,化解产能过剩并做好政策设计。关键词:工业;产能过剩;国企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特别是到2015年,众多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跌跌不休,企业困难重重,就连以前很少被列入产能过剩重点行业的煤炭业,也成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但产能过剩并不是新问题,自从我国告别短缺经济以后,已经出现过多次产能过剩现象。
两轮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
对于如何划分我国的产能过剩周期,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看法。从大范围产能过剩而不是少数行业过剩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主要经历了两次较大幅度的周期性波动,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次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相对应的,我国工业领域出现了两轮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宏观表现是行业利润率偏低、企业经营困难和出厂价格指数连续走低(见图1)。
1. 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第一轮产能过剩(1996—1999年)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生产能力特别是轻工业的生产能力非常薄弱,工业品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少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棉花、彩电和自行车等不得不靠发行各种票证进行实物分配[1]。
改革开放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我国经济增长快速,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供不应求的矛盾显著缓解。如至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粗钢生产国,电视机、收音机和一些元器件的产量也居世界第一。
(1)1995年,我国部分轻工业领域出现了开工不足、产品库存积压等状况,以纺织、家电等为代表的轻工业产能利用水平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过剩现象开始显现。根据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结果,在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全国有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如照像胶卷的产能利用率仅13.3%,电影胶片25.5%,电话单机51.4%,彩色电视机46.1%,家用洗衣机43.4%,自行车54.5%[2]。
(2)自1996年开始,大面积的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并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1996年末,全国28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有四成处于闲置状态;1997年下半年,统计的消费品中有1/3供过于求;1998年,在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多数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最低的仅有10%。产能过剩矛盾直接带来了企业效益恶化。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从1994年的4.24%,下降到1995年的3.09%,到1996年突破3%,仅为2.57%,直到2000年才回升到5%以上的水平。1999年,在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共有25个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低于4%,其中有18个行业更小于3%(见图2)。
(3)从整体看,第一轮产能过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过剩的产品主要是消费品和轻工产品,重化工产品和高端产品并不过剩。如1995年我国进口设备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达64%,1996年进口设备折合人民币5250亿元,占全国机械产品份额的1/3以上。国内产品大量积压与同时存在的大量进口形成极大反差,低档次、低水平的产品过剩,技术含量高、有特色的产品大量短缺[3]。
2. 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第二轮产能过剩(2012年—至今)
2008年四季度,美国从上一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升级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球许多地区,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直接带来了出口下降和需求全面放缓,多种产品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现象。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我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积极的政策确保我国经济顺利“保8”,但也导致了投资过快增长和一大批重化工业生产能力急剧扩张。
(1)2011年下半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012年,我国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的10%以上的速度下降到了7%左右的水平,进入了经济增长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直接带来了对多数商品需求增长的下调,但由于前期大量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仍在持续释放过程中,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的同时遭遇市场需求大幅度放缓,从而引发了大面积和多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
(2)第二轮产能过剩中,矛盾较为突出的行业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和电解铝,其他如电石、焦炭、风电、光伏和电缆也较为严重。另外,2014年以来,煤炭行业的过剩问题也非常突出。2014年底,我国粗钢产能约为9.7亿吨,产量为7.24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4.6%;水泥产能达31亿吨,产量为22.1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1.3%;电解铝产能为2765万吨,产量为202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3.1%;平板玻璃产能为10.4亿重量箱,产量为7.10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为68.3%;造船产能利用率为70%左右。这些行业中,不少属于生产连续性强的行业,合理的产能利用率应该较高,低于75%的产能利用率则表明严重过剩。
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的同时,部分新兴产业也开始显现出产能过剩的迹象。以光伏行业为例,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30个建有光伏产业科技园,这使得光伏产能在短期内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数据显示,仅2013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业产能就达到40吉瓦,但是实际出货量仅11.5吉瓦[4],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3. 两轮产能过剩之间的部分行业短期产能过剩
(1)2003—2004年间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自2003年起,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高速期。当时以生产率追赶、城市化工业化提速和出口快速增长为背景,经济增长呈现出供销两旺的良好势头,但也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政府对部分领域可能存在的产能过剩矛盾及时采取了对应措施。如国办发〔2003〕103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当前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和各地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和独立炼铁厂、炼钢厂项目。”
(2)2006年前后更多行业的产能过剩。虽然2003-2004年国家及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初步遏制了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的势头,但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高投资,不少行业仍然继续呈现出产能过剩的态势。国发〔2006〕11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目前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一些研究给出了具体的各行业过剩情况估计,如陆百甫(2006)指出,钢铁行业2010年产能将达6亿吨以上,而预计表观需求量,最高约为3.5亿吨,剩余产能约2.5亿吨以上。
(3)2009—2011年的产能过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出台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发展振兴规划,有力地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迅速提升了经济增长速度,但也带来了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为此,2009年国务院发布38号文《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电解铝、造船和大豆压榨等行业存在严重或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
总体来看,2003—2011年间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过剩现象,因此不能称之为一轮或多轮产能过剩。
两轮产能过剩异同比较
1. 相同之处
(1)两轮产能过剩都发生在工业化阶段转变的时期。1996—1999年第一轮产能过剩期间我国大致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阶段,而2012年以来的第二轮产能过剩则处于我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转折阶段。
(2)两轮产能过剩都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都有外部经济形势变化的诱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调,本已显现的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显。2008年金融危机,直接导致欧洲、日本甚至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长期低迷,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低,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矛盾。
2. 不同之处
(1)产能过剩的主要行业不同。在第一轮产能过剩中,主要的过剩行业是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品,其中主要是消费品,重化工业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过剩的很少。在第二轮产能过剩中,主要的过剩行业是以钢铁、电解铝、化工和水泥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产品,轻工业的消费品过剩并不明显。
(2)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空间不同。在第一轮产能过剩时,主要采用的是压锭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方法,以削减一部分过剩产能,直接促进产需的平衡。另外,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还有很多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进行企业转型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巨大空间。但第二轮产能过剩中,很多落后产能在前几年的反复治理中已经得到大范围的淘汰,进一步淘汰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整个制造业都面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转型化解产能过剩的空间也非常有限。
政策启示
1. 在第一轮产能过剩期间,主要采取了削减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破产三个方面的措施
(1)以纺织业“压锭”为代表的削减过剩产能。1998—1999年底,全国纺织业两年累计完成压缩落后棉纺锭906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16万人,提前一年实现了纺织行业全国改革脱困目标。
(2)着力淘汰落后产能。1999—2000年,整顿和关闭了许多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和小炼钢厂等[5]。
(3)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为了给国有企业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项政策,包括兼并重组、主辅分离及债转股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结合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成立了四家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符合条件的重点困难企业实施“债权转”改革[6]。
2. 第一轮治理产能过剩的成功经验对目前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在当前我国市场机制仍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积极介入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不能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下,产能过剩行业由于面临激烈的竞争,优质高效的企业会取得更快发展,低效的企业会出现严重亏损,甚至破产,从而自动引导市场的优胜劣汰和供需平衡。但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还不完善,任由市场竞争,可能会导致“优汰劣胜”和行业长期低迷的问题。
(2)化解产能过剩要重视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在第一轮产能过剩时,很多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很差,人员负担重,已经难以正常经营,政府大刀阔斧推进了下岗分流和兼并重组等国企改革。在目前的产能过剩中,同样出现了一些国有钢铁企业、煤炭企业等运营举步维艰的现象,而且这些行业的国有企业往往是大型、特大型企业,通过市场自发地破产或兼并重组等形式化解产能困难重重,更需要政府结合推进国企改革,同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 参考文献
[1]王雅君. 当前中国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实证分析. 求是学刊,1998,(1).
[2]国家统计局. 关于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 2008年9月.
[3]《中国经济发展史》编写组. 中国经济发展史.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426—427.
[4]德勤. 2013中国清洁技术行业调查报告.2013年12月.
[5]《中国经济发展史》编写组. 中国经济发展史.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427.
[6]邹东涛.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6.03.008 ■ 编辑:田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