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扎实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时间: 2018-01-12信息来源:国宏网 作者:王昌林 责编:qgy_admin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要求,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和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紧抓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确立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这些都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紧迫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人类社会迄今已经历三次比较大的现代化浪潮,西欧、北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国家抓住机遇,相继实现了现代化转型,成为发达国家。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经济体系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最重要的支撑。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作出“三步走”的战略安排,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作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我国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当前离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这要求我们扎实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能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好满足人民经济方面的需要,也能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要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如果转得快、转得好,就能顺利完成工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反之则会阻碍现代化进程。从我国现实经济基础看,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已经有了良好条件。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我国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发展新阶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是在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的。面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与西方国家所走的以大量破坏资源环境、殖民掠夺、贫富悬殊等为特征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在经济不断发展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现代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此外,中国国情也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仅以资源为例,2016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14.8%,但钢铁产量占世界约50%,电解铝产量占54%,水泥产能占56%,平板玻璃产量占56%,煤炭产量占45.7%。如果按照原有发展理念构建经济体系,资源是难以支撑实现现代化的。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各项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经济发展问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针对这种情况,要从供给侧发力,对症下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2016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运行“四降一升”的问题得到扭转,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结构优化的态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定不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发展质量是衡量现代化经济体系水平最为重要的标准,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区别传统经济体系最为显著的标志;经济发展效率是衡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发展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是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够建立的保证。我们必须通过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标准、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等措施促进发展质量变革;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促进发展效率变革;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促进发展动力变革。只有持续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才能振兴实体经济,培育我国经济新的竞争优势;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才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三、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
 
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内容支撑,经济体制是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二者共同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全面高效的经济体制是当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个着力点。
 
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四大支柱”。目前,我国已建立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大而不强”问题突出。比如,“中国制造”缺少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缺乏;金融行业以传统金融为主,国际化水平不高;人力资源数量不小,但质量有待提升。此外,“四大支柱”发展不够协同,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还不紧密,经济发展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我们要在做强做大“四大支柱”的同时,着力建立“四大支柱”协同发展格局。在做强做大“四大支柱”方面,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快迈向中高端,重塑我国实体经济竞争优势;要把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现代金融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着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地位,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大力提升国民素质。在建立“四大支柱”协同发展格局方面,要把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力资源队伍建设聚焦到振兴实体经济上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和人才链,建立健全“产学研金”结合机制;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协同发展,构建创新、创业、创投“铁三角”;要推动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教育方式。
 
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一个系统,需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协调机制和政策与法治环境。在这个系统中,市场机制、微观主体和政府作用都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结合起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效率”“中国奇迹”。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微观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发挥,政府越位、缺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要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确保市场机制有效方面,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方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保障宏观调控有度方面,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从总体上,要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进一步调动、激发各类微观主体活力,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列车”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