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协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间: 2018-09-09信息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2018年第4期 作者:林 斐 责编:qgy
编者按: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九大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作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部署,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跨越由“量”到“质”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那么,“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是什么?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在哪里?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是什么?这些都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核心要素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8)04-0001-10 收稿日期:2018-04-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是要加快推进“五个体系”的一体建设、一体推进,要从多层次协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现代产业体系而言,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也需要从多层次实现协同,这是新时代共同发展的要求。如何以协同发展方式推进要素资源配置,使各部门各类资源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以协同发展方式推进不同区域的统筹协调实现优势发展,对于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是十分重要的。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严峻的挑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不在同一层级,形成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格局。从总体上看,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东部地区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结构处于中高端,服务业保持较高的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处在开放前沿地区,拥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人才与管理经验等。中西部地区尚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立市”“无工不富”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力争规模做大,加速发展,赶超发达地区,但是传统经济结构主导,市场化程度低,动能转换乏力,人口大量外迁,并非是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独有,在老少边远地区,甚至东部地区内也普遍存在。与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城乡差距普遍存在。当东部地区进入后城市化阶段,中西部地区还处在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中期阶段,二元经济特征没有完全消除,人均收入最高地区是人均收入最低地区的3.4倍,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还存在。未来还有2亿以上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化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融入城市任务还相当艰巨。由于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中期阶段,这些地区面临的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不仅如此,中国还出现区域分化问题。发达地区处于优势地位,获得要素资源的集中配置,取得先发机会,而一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机会却减少,转型不力,经济水平落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质量问题又凸显出来。尽管20世纪90年代人口大规模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改变了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缩小了东中西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但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出现新的变化,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集聚的特征明显,大城市占据要素集聚优势,不仅人口和经济活动过于密集,而且对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要素资源产生“虹吸”效应,特别是资源枯竭、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弱的中小城市产业衰退问题仍较突出,“缺人少地少资金”“要素不足”的短板,愈发严重。东部地区的城乡差距正在缩小,农业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下降,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而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显然,区域分化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着力推进“四个协同”
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着力推进“四个协同”。
一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相继推进东部率先开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战略,近年来中央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三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四大板块”与“三大支撑带”组合,最近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可以看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转向注重更大范围内的区域协同发展,向跨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拓展。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可以促进东中西互动、东西双向联动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跨地区的粮食补偿机制,推进绿色生态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二是推进城市协同发展。中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19个城市群建设,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注重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重构大城市群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打造多极化、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增长极,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体系协同提升、市场要素流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方面,促进区域深度融合,推动区域发展质量和水平上个新台阶。
三是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核心关注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党的十九大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向农村地区注入新的资源要素,提升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出台较大力度的扶贫扶持政策,对口支持贫困地区与贫困人群,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聚焦发力。
四是推进开发开放协同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深度加入全球分工体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产能合作,将国内区域协同与对外开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不仅对外开放,也对内开放,促进跨国、跨区域要素双向流动。
三、多层次协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建立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要素平等流动与对外开放之上,强化“协同发展”。为此,多层次协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以下四个着力点。
1. 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先行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东中西地区统筹发展,本着扬长避短、开放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建设跨省、跨区不同空间尺度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现代化农业体系与现代化服务业体系,还有科技创新体系、绿色发展体系,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子系统,促进体系之间的相互融通、相互支撑,打造经济共同体。中央政府发挥统筹协调能力,全局谋划,制定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激励机制,推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交流与合作。建立各省之间常态化的经济联系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推进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创建东中西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大力提高区域间的协作互动水平,推进地区间的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发展,加强跨区域要素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推进东中西部地区共建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2. 强化大中小城市与城乡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在各个空间层次推动城市群之间、经济区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联动发展,构筑全国性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发展新格局。提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大型城市群“三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区域性都市圈,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产业协作、功能分工,促进双城联动、同城发展,推进特色小镇多样化建设,复制推广试点地区的经验。加强跨区、跨城市群之间要素流动、产业协作、功能互补。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省市结对、城市、城乡结对合作,创新帮扶、金融扶持协作形式,完善对口支援、对口协作、结对帮扶机制,跨省联动机制。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帮扶地区要在实现对接中建立优势,在补齐短板中找到突破口。推动以人为核心推动新型城镇化,完善托底性社会政策,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城乡居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3. 构建要素双向流动的市场导向新机制
建立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机制,让城市的资金、知识、技术、信息、人等要素进入农村,让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进入城市,为农村进城人口提供资金,也为城镇进村人口提供稳定居住条件和资本积累打通城乡要素交换的对流通道。建立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要素市场平台,推广实施跨省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注重开放资源的区域均衡配置政策导向,尤其是金融要素向特殊地区配置的倾斜。构建“人、地、产”相匹配的机制,钱随人走,加大对转移落户较多的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人地挂钩,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调整建设用地规模,推动人口向优势地区转移落户,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道。一些开放条件不足的区域应优先获取发展的资源,为这些地区后发赶超创造条件。促使东部优质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引导社会工商资本向农村流动,开发经营大农场建设,带动农村就业、金融、信息化、城镇化的协同快速发展。利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新动力,加快“互联网+”区域要素均衡化配置,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高铁与高速的网络化交通布局覆盖到更广区域和更多数量的城市,使各类要素的流动更为通畅、更加有效,实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
4. 建设多元双向开放和区域共同发展格局
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有序放宽市场准入,精简负面清单。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的融入对接,从“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产能合作向劳务、服务等其他领域的拓展。东部沿海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中西部地区企业走出去,鼓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共建对外开放平台。成立区域对外开放合作发展基金,合作共建跨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使更多的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将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与全球经济体系深度融合,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协同发展共赢与共荣,发展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
作者简介:林斐,女,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研究室主任(合肥 2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