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40年的主要经验与启示时间: 2018-12-27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2月27日  作者:黄秋菊 张慧君  责编:万山

 

 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最重要的制度成果,就是建立起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它将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机融合,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978年以来的40年间,中国通过稳健、有序、有效的市场化和所有制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成为支撑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格局。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和经济组织的活力不断激发,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有了鲜明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了稳固的根基,中国经济发展才具有了充满生机活力的微观经济基础、具备了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改进的不竭动力。

 基本经济制度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成果,就是建立起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现代市场经济一般特征,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它将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机融合,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市场经济形成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具备独立自主、利益多元的经济主体,它们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征,能够在统一的市场规则下进行公平竞争和自由交易,促进资源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和重组。构建市场经济基础必然要求改变单一公有制格局,引入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使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驱使下,展开充分竞争,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使得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得以有效发挥作用。只有形成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支撑、和谐共生的格局,才能既发挥好市场机制的高效资源配置功能,又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发展、实现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多元混合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实践证明,一个能够保持如此强劲增长势头的国家必然具备众多极富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它们构成了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而这一动力基础显然与中国特有的多元混合所有制结构密不可分。特别是在40年的时间里,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经历了市场化浪潮的洗礼,活力竞相迸发,财富创造能力充分涌流,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提供了多元混合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从放权让利、实施承包制,到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再到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与市场经济融合,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部分已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这些重大变化使得国有经济的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力明显提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引领和支撑性作用不断增强,在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功能更加凸显。与此同时,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经过长期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也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民营企业为吸纳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社会阵痛;民营企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促进了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的形成,从而为国有企业加快自身改革步伐提供了必要的压力和动力。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国家鼓励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对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要求,不仅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实现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和激励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较快发展。

 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分两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显然离不开更加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有力支撑。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进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对国有经济而言,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大力化解产能过剩,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处置“僵尸企业”,将沉淀的无效资源释放出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同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围绕和突出做优主业,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对民营经济而言,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民营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其适应市场竞争的优势,促进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发挥,为化解产能过剩、盘活沉淀资源、发现和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在创新领域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优势,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战略核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研发重点集中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尽快形成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基础研究,争取在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民营企业组织具有机制灵活、经营高效的特点,它们对市场更加敏感,科技创新动力更强、效益更好,因而成为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民营经济可以继续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创新方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重要平台和动力支撑。同时,国家积极通过各种机制、渠道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研发创新上的合作,充分挖掘各自潜力、发挥各自优势,使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三是抓住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机遇,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携手走出去,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经过40年的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经过不懈探索,取得重要进展并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国企和民企只有携手合作、共同进退,才能有效获取全球资源,整合先进技术,充分化解国际市场风险,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全球分工,不断提升资源技术获取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中国在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方面形成的主要经验综观4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在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方面形成如下主要经验。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的改革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制度优势。4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所有制结构层面,这一基本原则体现为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性的区别。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作为政治保障,没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力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么会失去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活力,要么就会偏离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发展方向而误入歧途。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中国改革开放源于思想解放,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就是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进程。在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促进这一制度变革的第一推动力。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所有制方面纠正了“一大二公三纯”的错误观念,为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长打开了突破口。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在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和创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下来;党的十六大在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首次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置于同等地位,提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进而强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这些思想理论方面的突破,意味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所有制改革,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更需要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改革的力量源泉。中国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曾经将中国改革形容为“来自边缘的革命”,而推动这一“革命”的重要力量则来自亿万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中国改革的先声以及引发基本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初动力来自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秘密试验,无疑是农民为了求生存、谋发展而进行的大胆探索。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更是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伟大创造”。为赚取一些外汇而采取特殊政策设立的特区试点,也最终成为中国吸引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窗口,并由此推动外资经济与境内各种所有制经济形成多姿多彩的竞合交融格局。总之,中国改革开放和基本经济制度演进的历史生动表明,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改革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仍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调动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不同企业组织以及各类企业家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尽快形成符合基层实际,能够有效操作的改革实施方案,确保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各项改革措施能够落到实处。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式,注重制度创新。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如何推动所有制改革,形成支撑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的微观基础,是所有转轨国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与俄罗斯等国家的激进改革方式不同,中国采取了一种渐进式的所有制改革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从改革的顺序看,呈现出明显的增量改革先行的特征。在改革初期市场机制比较薄弱的条件下,先不对国有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而是逐步允许和鼓励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部门发展,稳健培育新的市场主体,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为后续的国企改革做好准备。当非国有部门不断发展壮大,再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造和布局调整,从而使所有制改革带来的经济社会成本大大降低。二是从制度变迁方式看,中国在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制度创新,特别是根据自身国情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混合性制度安排”,从而为经济体制的平滑转轨架起一座座桥梁。三是从改革的主体看,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改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改革目标的提出和调整、改革方案的设计和选择等,无不是党和政府自上而下指导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又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的特点。四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始终注重把改革、发展和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方式、采取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一最终目的。总之,在新时期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过程中,仍然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黄秋菊: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副研究员;张慧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