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最新学术论文《体制成本与中国经济》:斯密在世的话,也不能不对中国经济刮目相看时间: 2019-04-21信息来源:经济学家圈 2019-04-18 作者:周其仁 责编:qgy
来源:经济学季刊 2017年4月
本文草稿经汪丁丁、薛兆丰、卢锋、刘守英、李力行、王敏、王跃、张惠强等阅读并提出修订意见,并得到匿名评审人的阅读意见和修订建议.作者在文稿修订中充分考虑了这些意见和建议,特此感谢.但对尚存的不足,当由作者而不是任何其他人负责.
中国经济早就引人瞩目.不过,人们对中国经济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解释和判断.本文选取一个角度参与讨论,中心论点是,体制成本是理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得以发生及其继续变化的关键.
一、新问题:解释中国经济起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对此,经济学者做了系统回顾.2008年7月,年近百岁的诺奖得主科斯教授在芝加哥大学组织了总结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经验的学术研讨会.是年年底,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2008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为9.6%,虽比上年有所降低,但还是达到1978年以来30年平均增长率.次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过一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2013年,中国又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宣布中国经济总规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比照20世纪70年代末的情景,中国经济取得了足以傲人的成就.这也激发了学界总结中国经验的理论雄心.毕竟,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取得如此出色成绩,绝非偶然.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并存的,应该有关于中国经济的学术建树.所以大体也在2008年前后,人们不再满足于仅把中国作为验证现成经济理论的一个案例,而立志要从中国经验里提炼新理论和新思想.其实经济成就与其理论总结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亦步亦趋.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 «国富论»之时,距瓦特发明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不过七年,英国满打满算还处于产业革命的初级阶段.七十多年后 «共产党宣言»所说的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宏图,在当时还没有可能被人感知.斯密时代的英国经济只不过经历了长久的缓慢增长,他当时看到过的绝大部分企业规模还很小,而不被他看好的像东印度公司那样的获皇家特许贸易权的大公司,为数寥寥.当时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似乎也普普通通,甚至乏善可陈.
就在那么一个经济基础之上,诞生了足以长久影响后世经济思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此作为参照,30年中国高速增长的奇迹,就算斯密本人在世,也不能不刮目相看.拿出与当今中国经济绩效旗鼓相当的思想产品,顺理成章.问题是雄心愈烈,挑战愈多.恰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开始发生新的变化,虽然2009—2010年因施加强刺激政策而维系了高增长,但下行压力终究尾随而至.回头看,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 GDP折成高达15%的年增长率,应该是一个增长阶段结束的空谷绝响.不过几年光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减速一半以上.这里带出一个新问题,如何阐释中国经济的起落? 分开来处理,可以增长解奇迹,下行析成因.但如果我们不满足于此,希望在一个简明框架里获得对中国经济戏剧性变化一以贯之的理解,那就还须付出努力.下文从一个核心概念入手,试图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扩展相关分析.
二、体制成本的含义
这个概念就是 “体制成本”.人们熟知 “成本”,那是任何经济行为主体要获得收益都不得不支付的代价.成本包括货币的、非货币的,时间的、精力和精神的,抽象出来作为谋求任何收益所必不可少的付出,构成经济行为最基本的约束条件.
可是在过去很长时期里,从事经济实务人士以及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关注重点一直集中于生产成本,即为生产某物所不得不发生的各项支付.唯有当大规模生产伴随大规模交易的现代经济成形之后,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才开始引起注意.1937年,年轻学者科斯首先提出 “交易成本”概念,他发现运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本身并不免费.因为存在着正的交易成本,市场里就存在企业和多种多样的经济组织,虽然以往的经济学思维往往对此视而不见.这一朴素发现,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无独有偶,也很年轻的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在20世纪30年代从事抗战经济问题的研究时,也提出 “纯商业费用”概念.他观察到当时湖南、江西等地的中国农民很穷,生产粮食的成本极低,但在沿海城市如宁波的粮食市场上,内地大米却竞争不过远道而来的泰国大米.经过仔细调查,张培刚发现从内地农村产地到沿海城市销地之间,经商成本过高是问题的关键,诸如地方割据、关卡需索无度及种种其他麻烦的顽固存在,把本来很有竞争力的内地大米排斥到沿海市场之外.他的结论是,如果有效改善商业通道,节约纯商业费用,战时中国的粮食供应将得到改善.考虑到当时张培刚还不可能读过上述科斯那篇论文,我们可以说一位中国学者独立发现了在生产成本之外还存在其他成本.这再次说明,当学者直面真实世界时,有机会提出一个新概念来阐释可观察到的反常现象.
经历多年沉寂之后, “交易成本”终于引起学界注意并得到进一步阐释.1969年,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罗提出,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实际上就是“一个经济体系运行的成本”.他因此打通科斯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传统的关系,因为在斯密那一代学人那里,最关心经济体系的运行,而不是孤立而零碎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科斯的一些追随者则把交易成本概念扩展为 “制度成本”.例如,张五常在1987年为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 “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的词条时指出:“交易成本就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谈判、起草和实施合约,界定和行使产权,监督管理的成本以及改变制度安排的成本.简言之,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当中的成本.”这是说,在直接生产之外需要付出的代价,还远不止狭义的交易成本.
在真实世界,制度无处不在.人们从事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各项经济活动,无不受制于特定的产权与契约安排,无不组成特定的组织与机构,如家庭、社区、企业、市场、货币体系、立法、税收与政策制定、政府及一系列监管部门.这些交织到一起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不仅源于个人的自愿选择而自发生成,而且受到传统、流行观念与 “社会强制力”的作用而被构建.
因此,为了在交易成本(或 “纯商业费用”)和制度成本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我们要把观察和分析的重点转向成体系的制度,特别要关注那些由社会强制实施的组织与制度怎样影响个人的选择,并以此影响经济运行.
本文使用的体制成本,是指经济运行所必须支付的一种成本.体制由一系列制度构成,运行于由社会强制执行的产权与合约的基础之上.举凡体制确立、运行和改变所耗费的资源,就是体制成本.体制成本的性质和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至关紧要.
与狭义的 “交易成本”或 “纯商业费用”相比, “体制成本”不但可以扩展到对形形色色非市场交易行为的分析,而且可以深化对市场及非市场行为的一般理解.人们习惯于把市场交易视为利益诱导下的自愿选择和契约组合,因此无须涉及那些带强制性质、包括合法强制的力量与机制.“体制成本”则不同.作为真实世界里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集合,社会强制力包括流行观念、政府权力以及由此生成的政策制度禁止或许可,从一开始就是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要件.对体制成本的观察和分析,涉及国家行为,离不开国家理论.与 “制度成本”相比,“体制成本”更强调成体系的制度而非单一的、个别的制度安排,特别是把重点放到约束着自发自愿行为的社会强制力本身的约束条件.回溯过去,狭义的交易成本和单一的制度成本,可以看作是体制成本的局部或特例,我们的认知从局部和特例开始,走向更一般的抽象.
三、大幅降低体制成本是中国奇迹的奥秘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不是一个自然现象.远的不提,1980 年中国制订1981—1985年计划(即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时候,确立下来的年平均增长目标不过是4%,“争取达到5%”.为什么处于高速增长起点时段的中国,定下那么一个事后看来低估自己潜力的增长目标呢?因为当时中国经济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最大问题是在当时这个 “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度,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非常贫困,无从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那么,为什么农业拖腿、农民贫穷? 答案是存在严重的体制障碍:不论政府多么急切地希望发展农业生产,也不论几亿农民多么急切地希望改善生活,当时成体系的经济体制,运行效果就是事与愿违,怎么也打不开鼓励农业增产的阀门.
是的,并非单项制度或单项政策,而是成体系的、彼此纠缠到一起的观念、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共同导向此类困境.这里首先是人民公社生产制度,集体出工、集体劳动、集体分配,虽享有一定规模经济的好处,但因难以准确计量个别社员的付出与贡献,从而难以调动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不仅如此,那种集体生产模式还常常因错误指挥和武断命令而遭受严重损失.其次,农村土地的集体公有一旦建立,似乎就再也不需要也不允许在农民家庭之间划出必要的土地产权界限.再次是农产品统购统销,由政府全盘管制农产品流通,政府一手定价定量收购,一手定量定价在城市配给,基本排除市场机能.最后,为了维系农产品生产,国家禁止农民外流,不得自由转入收入较高的非农业部门.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拥有数量充沛的生产要素也无济于事.劳动力不能自动转化为生产力,庞大人口不但带不来红利,反而成为包袱,最后导致严厉的生育控制政策出台.
按照传统分析,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较低的产出品价格,从而激发需求增加,转过来拉动供给.但此分析忽略了一点:过高的体制成本妨碍要素的有效组合,从而限制产出增加,结果就在农业生产要素极其充裕的条件下,农产品却长期供不应求.于是,低农业生产成本———它的另一面就是农民贫穷———与农产品短缺长期并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难以克服的瓶颈.这说明,需要对体制成本做出恰当分析,才能理解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那些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
中国解决上述难题是靠体制改革.由于制度障碍并非孤立个别,而是自成一套体系,破解之道就是必须多管齐下.当时先实施的治标政策是休养生息:政府动用极为稀缺的外汇,增加进口粮食以减少征购量,让负荷过重的农业、农民和农村缓一口气.接着政府又动用财政资源———当时要靠赤字维持———提升超额出售农产品的收购价,在边际上增加农民增产的激励.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尊崇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务实哲学,鼓励地方、基层和农民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大胆改革创新.特别是当安徽、四川等省区自下而上冒出来包产到户的时候,中央政府不失时机地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威给予底层自发改革以合法化承认.结果,仅仅几年时间,在农业生产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中国农业从生产、流通、分配到土地产权制度,渐进而又全盘地推进了改革.
抽象概括,中国经济体系的运行成本即体制成本,经由改革得到大幅度降低.在农村变革进程中,降低体制成本的行为主体,首先是农户和基层社队,因为改革重新划定了集体经济产权的边界,使第一线当事人有权选用较低运行成本的合适体制,而无须屈从按照本本教条设计,但实际运行效果很差的老体制.地方政府以及拥有最后政策决定权的中央政府,则与底层实践
积极互动,在时而矛盾对立、时而妥协统一的改革政策制定过程中,最终完成对改革的合法性背书.
很清楚,被历史短缺和农民贫困逼出来的改革,大幅度降低体制成本,才打开了充分释放原本数量充裕的农业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阀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支持了国民经济增长.回头看历史检验了以下结论:农村改革这场奠基礼,突破了1981—1986年中国经济原先计划 “保四争五”的格局,为后来中国经济更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已经明白,中国并不需要把八亿农民束缚在农业和农村.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力”转向生产率更高的非农产业和城镇部门,构成中国高速增长的扎实基础.不过,这波经济潜力的释放要求突破更为严重的体制障碍,包括对从事工业和城镇经济活动的国家垄断,也包括对非公经济包括个体户、私人合伙以及民营企业雇工经营的法律禁止.
给定那个时代背景,这两大障碍比承认农业家庭经营更难以逾越,因为触及更成体系的意识形态、法律以及习俗惯例.幸亏中国已积累了渐进改革的经验,那就是允许和鼓励先行先试,从局部地方的改革试验入手,直到新选择所表现的经济社会效果为多数人接受,再完成改革的全局合法化.大体到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思想政治方面的反复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得以确立.
四、比较优势新内涵
更大挑战接踵而至.中国突然爆发出来的务工经商生产力,到哪里去寻找能够容纳得了它们的市场? 出路是融入全球化.首先是借力发达经济体的市场.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选择,因为日后凸显的中国制造能力并非内生而成,从一开始,包括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就参与中国制造能力的形成.后来被称为 “世界工厂”的中国,靠全球市场消化自己惊人庞大的生产力,合乎逻辑.贸易数据让人们对新到来的经济大时代印象深刻.1978年中国出口不足100亿美元,到2012年超过2万亿美元,增长了210倍;进口从108亿到1.8万亿美元,增长160多倍;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到3.3万亿美元,增长近2万倍.不过,要深入理解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非易事.通常看法,经济学上历久弥新的比较优势定理,应该是分析中国经济崛起最合适的分析框架.问题是,比较优势理论要获得用武之地,需要一个必不可缺的前提,那就是在发达国与后进国之间存在大规模贸易.问题是,究竟具备什么条件,潜在的比较优势才被唤醒并受到强有力激发?
为此需要明确比较优势的内涵.比较优势首先是比较成本,因为各个经济主体———从个人、家庭、地方到国家———从事生产所花费的成本各不相同,其产品一旦进入市场,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在比较中互现,才形成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但是,各行为主体互相比较的,远远不限于生产性成本.在真实世界里,任何生产活动要得以进行,离不开特定的制度结构,从而受到成体系制度安排的决定性影响.实际的生产成本究竟是高还是低,比较优势究竟是潜在的还是现实的,以及究竟能不能把潜在的成本优势发挥出来,受制于特定的体制,并非由所谓自然禀赋就可以决定.
中国经验教育我们认识到上述区别.早在贸易数据惊醒世界之前,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人口大国,中国极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似乎意味着她拥有极富竞争力的低劳力成本优势.但是在事实上,如果被贫穷包围的巨量人口和劳力,根本没有被投入有效生产,也提供不出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产品,那就谈不到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比较优势.那些妨碍充沛人力资源投入生产过程的体制性摩擦,甚至高到足以让很多生产活动根本无从发生———这与物理世界里摩擦系数过高,物体根本就不可能被移动的道理,如出一辙.
无须强调,潜在的低生产成本从来就不会自动生成比较优势.关键是能不能消除妨碍生产活动的体制束缚.不幸的是,潜在超低的生产成本常常伴之以极为高昂的体制成本,妨碍经济运行,以至于本来有机会显露的竞争潜能,根本无从发生.人口多包袱重,劳力多就业难度大.若问为什么在那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产业搞不起来,答案是原本极低的生产成本受到极高体制成本的拖累.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倘若落后国不开放,根本拒绝与他人比较,那又怎么可能谈得到比较优势?
中国的基本经验不是别的,正是经由改革开放大幅降低体制成本.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举其大要,破除国家对工业和其他较高收益产业的行政垄断,欢迎外资落地,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解除国际贸易的国家专营,启动汇率改革(特别是主动减除严重的本币高估),持续改革进出口体制,根本改善外贸服务,所有这些改革硬仗,一役也不能少.归结起来,就是把先前几乎无穷高的体制成本大幅度降下来,同时也包括降低中国人接受一切先进技术管理知识的学习成本.在此前提下,中国潜在生产成本优势才开始得到激发,中国出口才开始发力,世界也才得以发现中国经济拥有惊人的比较优势.
这样来看,不少流行之见需要重新推敲.如 “廉价劳力是中国崛起的秘密”,我们不妨反问: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劳力岂不更为廉价,为什么那时不见奇迹? 又如“政府管控才是中国模式灵魂”,我们不妨再反问:苏联模式政府管控国民经济的全部,为什么失败到连苏联都不复生存? 至于颇受青睐的“举国体制”,在笔者看来也未点中要害———究竟是举国推高体制运行成本,还是举国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幅降低经济体系运行的成本? 本文认为,真实的中国经验是以降体制成本为纲领,靠改革开放释放出中国在全球市场的比较优势.为理解和阐释中国经验,有必要扩展比较优势的内涵,把生产成本与体制成本一并纳入分析框架.
五、成本曲线先降后升
体制成本也是成本,终究服从成本行为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学理论上,所有成本曲线一律先降后升.所以如此,传统解释的是边际收益递减.那是说,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在合理的要素结构范围内,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会在边际上带来产出增加,此时对应于产出规模,成本下降;但是过了合理临界点,增加某要素投入带来产出增量不增反减,于是成本曲线见底回升.
这套分析加深了人们对生产成本的理解.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对一块农地追加劳力投入,会带来产出增加,追加肥料投入亦然.但过了技术合理临界点,过多劳力引起窝工,过多肥料烧死庄稼,农业产出的边际收益下降,成本曲线上扬.不过,该分析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便边际生产成本尚在下降,但随着规模扩大,是不是还可能发生其他成本? 其他成本带来的产出效果又怎样变化? 这个问题由科斯的发现得到解决,由于产品走向市场、走向消费者要发生非直接生产的交易费用———例如市场营销费用———该成本一旦过了交易结构的技术合理点,可能先于生产成本而上升.这与实际经验吻合,当较多的农产品或工业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即便其生产性的边际收益还在上升,却很可能因为花费过多的市场营销费用而导致交易成本的边际收益减低.真实世界的成本曲线,比在只见生产不见交易的黑板经济逻辑所推导的,可能更早掉过头来重新上升.
不过就算把生产与交易合并起来,也还不足以描述成本行为的全部.除了在生产交易过程中那些显而易见的耗费,譬如要不要多用劳力、加施化肥、引入机械、扩大厂房和设备、扩展营销等涉及收益考量的成本行为,在真实经济过程中各经济主体还要支付一系列 “非自愿耗费”,如不得不缴纳的税款和其他贡赋,不得不耗时费力与管制部门或权力人物所打的交道,以及不得不在生产和市场过程中劳神费力处理的与其他各方事关财产和产品的纠纷、冲突和损伤.虽然在不同经济体系里,自愿耗费与非自愿耗费的比例很不相同,但一般而言,它们普遍存在.遗憾的是,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相比,现代主流经济学常常忽略了对真实世界里那些非自愿支付耗费的分析.中国的现实让我们格外关注体制成本.体制成本不是个别生产者、消费
者或个别厂商在竞争中为获利所自愿支付的成本,而是成体系的、即使行为个体不自愿也非承担不可的成本.这类体制成本具有强制缴纳的性质,不受一般市场竞争和讨价还价的约束,因此更不容易得到合理节制,可能比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曲线更早、更大幅度上涨.
让我们先看一组中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5—2012年间,中国名义 GDP从60793.7亿元到518942.1亿元,共增长8.5倍.这显然是战后大国难得一见的高速增长.不过无可避免,中国高速增长也必须付出代价即成本.对此,人们曾普遍关注,是不是劳力成本的过快增长削弱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不过我们发现,同期全国工资总增长 8.7 倍,几 乎 与 名 义GDP增速持平,并没有特别快于经济总增长的出格表现.期间大大快于总经济增长的,是以下几个变量:第一,税收,同期全国税收总额增长了 16.7倍,相当于经济总量增长倍数的 197%,或工资总额增长倍数的 192%.第二,包括税外收益的财政收入,期间增长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