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 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发力时间: 2019-12-24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12月24日 作者:王小霞 责编:万山
经济大势怎么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6)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0年的重点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2020年,“稳”字将成为宏观政策的核心目标,“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而要实现“六稳”很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要进一步发力。
逆周期调节要更精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给予宏观政策更大的腾挪空间,允许逆周期调节更灵活地择时发力,将有利于保证经济在小幅波动中实现整体稳定。
“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主要是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个手段,使得逆周期调节更精准地对接和发力。”张立群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这其中,要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把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手段和措施落实、聚焦,增强效果,从而在扩大内需上见实效。”
张立群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逆周期调节要精准发力已经提出了方向。一个是在民生方面,像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另一个是在“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调了面向现代化未来一些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高伟告诉本报记者,具体来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财政政策方面与去年相比更注重质量和结构而非力度。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控制专项债增量,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拓展减税降费成效。
金融政策方面,会议认为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金融防风险任务在“三大攻坚战”中的位置排到最后,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此外,‘结构性去杠杆’的说法调整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说明去杠杆暂告一段落但仍须保持审慎。”高伟表示。
房地产政策方面,温和的政策导向有望保障2020年房地产投资具备较强韧性。预计2020年的棚改旧改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增大。
专家指出,宏观调控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逆周期调节对冲周期性因素的冲击,平抑各种短期经济波动,为培育增长动力、调整结构、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
逆周期调节要把握“度”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告诉本报记者,强化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不等于就要实施“强刺激”或采取大水漫灌,逆周期调节必须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把握逆周期调节的“度”。
虽然当前经济形势有所变化,经济下行压力由于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强化,稳增长的任务更为严峻,但必须明确的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依然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当前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核心原因依然存在于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上。因此,稳增长不能靠强刺激,更不能靠零利率和数量宽松政策等大水漫灌的举措。
刘元春说,观察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党和政府所采取的“六稳”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目标,守住了就业、物价、金融等领域的底线。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现有的逆周期调节的组合和基本方式是合理的、适度的,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当前,宏观调控要从系统和全局角度出发,认识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规律。”张立群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量的合理增长”,这就说明了对经济适度的增长区间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实践,进一步地摸索、判断。
宏观政策和逆周期调节工具要有效协调
2020年,哪些逆周期调节工具将发挥作用?
高伟认为,财政政策方面,仍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同时强调要“提质增效”。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删除了对地方举债、地方专项债等地方融资的描述,财政政策的“积极”不再是通过大规模扩大融资“刺激”经济,而是提升财政资金效率、提升保障民生(减税降费等措施)方面继续推动。
货币政策方面,仍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同时强调要“灵活适度”。央行今年以来多次实施定向降准,同时今年8月份以来推动LPR利率改革,表明货币政策的重心在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疏通货币传导机制,而非货币投放。
此外,本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为明年金融工作指明了重点。高伟表示,这预示着8月份开始呈现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多增势头在2020年将会持续,银行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信贷支持力度还会加大,将有助于2020年制造业投资实现低位反弹。
“宏观调控的逆周期调节必须适时进行工具和理论的创新,强化逆周期调节工具的匹配与组合,全面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刘元春说,首先,必须将政策工具与周期性波动源进行有效的匹配,例如货币政策要保证币值的稳定,充分对冲各种价格波动;宏观审慎监管必须盯住金融系统性风险,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汇率政策必须盯住外部冲击,维持好均衡汇率水平。
其次,必须进行各类政策工具的创新,突破政策传递的困境,提高各个具体工具实施的有效性。
另外,必须通过改革来完善各类逆周期工具,疏通宏观调控的传递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种宏观政策以及逆周期工具的协调,防止各类政策“碰头”。
“中国经济发展要坚定不移地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但同时,也必须有果断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和解决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紧迫问题。”张立群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内生性的下行惯性。外部形势有一定影响,但主要是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时,企业收入增长放缓,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居民收入也在放缓,使得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一步放缓。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投资是关键,重点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基础设施,一个是房地产。
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大有作为的空间,如可以发长期建设债券,规模可以大一些,把面向长远的综合交通运输、城市地下工程,包括高标准农田、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抓紧打好基础。
“用未来的钱做未来的事,拉动当前的投资,我觉得当下应该下这个决心了。”张立群说。
房地产投资方面也有作为的空间。当前,要把房地产市场松绑,把增加高水平布局合理的城市住房供给作为房地产调控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