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多路加码护航“稳”经济时间: 2020-04-21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2020-04-21 作者:孙韶华 责编:万山
解码一季度经济形势
进入二季度,积极财政政策多路加码护航“稳”经济。《经济参考报》记者从财政部4月20日举行的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研究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集中使用部分中央存量资金,统筹加大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对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财力支持。将在继续落实落细已出台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同时,密切跟踪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完善税费政策措施。此外,近期拟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并指导地方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尽快形成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巩固减税降费成效等多重因素影响,1至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84亿元,同比下降5.7%。
疫情发生以来,财政政策积极有为,为抗疫情稳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王新祥介绍,财政部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做好防控经费保障,截至4月19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452亿元,各地疫情防控经费得到较好的保障;多措并举,全面支持复工复产。包括出台减税降费政策、财政贴息政策、政府兜底采购收储政策、促进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的保障力度。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0亿元,已超过去年的实际执行数,积极支持各地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达转移支付6.1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以来预拨均衡性转移支付700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06亿元,增强地方财政经费保障能力,支持地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同时,下达部分中央基建投资、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资金,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表示。
4月1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对下一步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作出部署。会议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相比起3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大”宏观政策力度,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强调政策“更大”,此外,特别国债的表述加了“抗疫”,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在他看来,此次政治局会议更加强调财政政策的重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强调资金效率“真正”、“关键”的表述,说明对财政政策有更高的期待,也会更加关注财政政策的落实。财政政策力度很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下一步,瞄准“更加积极有为”,稳住经济基本盘,财政政策还将继续加力,包括提高赤字率、增加专项债额度、进一步研究完善减税降费、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举措都已呼之欲出。
在减税降费方面,疫情以来,我国推出包括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对防疫补助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等税费支持措施和一系列社保缴费减免政策,较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落实落细已出台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同时,密切跟踪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完善税费政策措施。”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陈东浩说。
在地方债提速扩容方面,截至4月15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5691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5%。其中,发行一般债券4624亿元、占83%,发行专项债券11607亿元、占90%。北京、天津、辽宁等15个地区已全部完成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发行工作。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经履行法定程序,近期拟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目前,我们正指导各地尽快将专项债券额度对应到具体项目,组织做好债券发行准备工作,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确保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尽快形成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王克冰表示。
在支持地方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方面,王克冰表示,将按照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保”要求,研究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集中使用部分中央存量资金,统筹加大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对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财力支持。同时,密切跟踪地方财政运行情况,督促地方加快资金拨付和使用,加大对疫情较重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全力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底线。
“要以超常规的财政政策力度,稳预期,提振信心,保运行,促经济社会发展。”杨志勇表示,财政政策在促消费、促投资上都可以有大作为。既可以促进民间消费,也可以扩大公共消费。扩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引导民间投资共同促进经济稳定。对于地方财政困难,积极财政政策要根据地方受疫情影响深度和财政收入恢复能力,有针对性地扩大财政转移支付,同时采取其他救助措施,保运转。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六保”旨在对冲疫情带来的新的不确定性。财政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可以在“六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稳定经济是“六保”的基础,除了逆周期调控稳定经济外,针对疫情对企业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