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掌握“双循环”新格局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核心时间: 2020-08-25信息来源:中宏网 2020-08-17 作者:陈文玲 责编:qgy
聚焦“智慧物流,创链未来”主题,由中宏网主办的中宏论坛(第六场)在线研讨会8月12日下午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中宏观察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陈文玲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主题发言。陈文玲紧扣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的核心词——“通”,阐述了战疫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降本增效推进智慧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深刻意义。感谢中宏网主持今天的会议。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中宏网总裁的致辞也非常精彩。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研究智慧物流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今天借助这个宝贵的机会我想主要谈三个观点:第一,我们要按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要对国内国际出现的中长期变化有充分的准备、充分的应对,要准备打持久战。我个人认为打持久战既是对未来国内国际形势的大判断,也是从国内国际新变化出发做出的战略大布局。第一个方面,我认为世界经济会出现几个新常态。一是疫情会成为新常态。谭德塞在7月初提出疫情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人类要学会和疫情共存,这意味着疫情可能会成为一个新常态。刚进入这种常态下,人们有些惊慌失措,造成疾病大流行,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大阻断,产业链、服务链和供应链断链风险加大,并且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都受到极大冲击。所以,在疫情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一手抓抗击疫情,一手抓经济建设与发展。二是经济衰退可能会成为新常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国际组织对今年世界经济做出的预测中共同的一点是世界经济会进入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大衰退。2008年的国际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十年低速增长,到2017年刚刚爬出低谷,或者说巨轮刚刚驶出浅水域,接着就是中美贸易战使得这样向好的形势发生逆转,现在疫情又是雪上加霜,给全球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所以这次经济衰退不会是今年衰退,明年反弹,后年就会走出阴影。我个人认为,经济走出来的时间会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间更长,过程更加艰难。如果全球不能共同携手应对,经济走出来所面临的困难也大得多。三是大国博弈进入新常态,特别是中美博弈,不仅越来越激烈,而且程度越来越深。从美国方面来说,已经从过去经济层面的贸易战、货币战和金融战,到现在转向意识形态、国家制度和与中国共产党的对抗。我们中国要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中美之间的博弈或将持续数十年。四是我认为世界经济,特别是世界贸易领域传统与现代贸易方式之间的转换替代、竞争博弈会进入新常态。一方面,美国基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和对传统贸易的管理方式和法律法规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贸易讹诈;另一方面,在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下一代新兴贸易方式将成为主流的贸易方式。那么,这种新旧转化,我不只指新旧动能,也是新旧贸易形态、贸易方式、贸易流量、贸易结构等等之间的转变也会成为一种新常态。它们会在斗争与竞争博弈中不断前进,但是前进阻力还很大。世界经济在进入这样的新常态条件下,我们国家既要保持经济稳中求进,还要保证高质量发展,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我们现在为应对疫情提出要以我国国内的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个人认为,这不只是我们为了应对疫情所提出的发展新格局的新布局,也是中国迈向第二个“一百年”的战略选项。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循环就是要"通"。国内的商流、物流和资本流要通,跨国界的商流、物流和资本流也要通畅,这样才能形成循环。循环的本质是要"互联互通",通达通畅,如果没有"通",双循环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当前,我们中国要走出困境、要保持稳中求进而且要在这个基础上保持高质量发展,那么必须要考虑双循环的核心词——通。我们如何实现通达?因此,我们研究现代物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二,我想着重谈谈,到底什么是现代物流,什么是智慧物流,为什么物流这么重要?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在整个社会化大流通中,现代物流成本越来越成为流通总成本的主体部分。因为商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等等这些所有的流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替代,来替代寻找市场、寻找信息的时间成本,甚至可以降为零,但需要筛选过滤。资本流也可以通过网络支付瞬间完成。商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都可以是低成本的,无障碍的,瞬间完成的,但是唯有“物”在物理意义上的流动是不能被消灭的,不能被替代的,只能用现代物流技术,包括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信息化物流,来替代传统物流。其实,这种替代已经经历了几个过程,美国在二战时期已经开始物流供应链探索,是一套战时后勤系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并且正式提出现代物流理论、体系、概念,逐渐形成现代物流。中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引入现代物流概念和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我们也形成了自己的现代物流体系。因此,在未来,现代物流在整个流通方式中将成为主体。第一,是时间主体。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都会被纳入全过程中。这种全过程流通所花费时间在生产环节只占时间成本的10%,其余90%是在流通过程中。在产品构成成本中,比如说制造业,普遍来说成本占到了40%至60%,农产品占的比重还要更高,还有价值低、重量大的这种产品的物流成本会更高。所以,流通成本最终取决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高低,也是双循环是否可以“通”的关键。第二,智慧物流将会成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这些链条链接之间的中枢神经。我们之所以能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一是因为有了信息系统,二是因为有了以现代物流技术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包括我们在物流理念中的一单到底、多式联运、减少班倒的次数等在互联网技术下与未来5G、人工智能、超算的发展与支持下,传统物流会因为信息技术支持而转变为现代物流。那么,信息成为物流的流程设计、流程路线、流动方式、物流成本的先导性的要素,所以,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中,物流能否形成这些链接的中枢神经。比如说供应链,假如物流断链,供应链也会断链。贸易断链是商流的断链,是资金链的断链。但是,最可怕的就是物流链的断链,如果商品物流运输过程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产业链全部断链。所以,我认为它是制造业中的灵魂,也是连接产业链链条的中枢神经。第三,我们要形成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那么,毫无疑问,重中之重也是要有顺畅的物流体系。我认为我们国家在疫情考验中,证明了我们花费如此多时间与精力所形成的这种物流体系是可靠的。但是我们还有很多问题,物流体系的成本还是高昂的,在很多方面的链接还不是全过程、无障碍、高速率的链接。比如,现在的物流信息传输,从甲地到乙地之间传输,有的地方链接很好,有的地方是断头路。我以前在海尔工厂中做调研,在工厂中物流体系非常顺畅、低成本、无人化,但是,在跟社会物流连接时时间成本马上就会升高,物流速度马上降低,物流成本马上增加。所以,我们整个社会大物流体系还没有形成现代化、智能化、国际化、市场化,这样的发展程度还不够高质量。所以,我们要真正形成国内大循环、并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国内物流体系必须高速、顺畅,通向国际大物流的体系也要达到同样标准。我们一定要有高标准的物流体系,智慧物流等新技术支撑,产生新的速率,降低成本,也就是现代物流体系,供应链体系的重构、再造或者是形成新业态的核心就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掘出社会的第三利润源。这也就是说除了制造利润、研发利润,有很大一部分利润来自供应链,通过物流体系、物流技术的支撑,形成全社会的第三利润源。那么,这样的第三利润源将极大地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投入产出率。这就是智慧物流在我们高质量发展中如此重要的原因。最后,我想谈谈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智慧物流建设,为我们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们产业升级奠定新基础。我们原来说新基建就是5G、数字技术等等,包括电动车的补短板,充电桩都成为了新基建。但是,我认为新基建应该包括最现代、最高效、最低物流成本的现代物流体系。而这种物流体系不是分散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工厂、每一个程序中,而是应该形成中国社会化的大物流体系,用这样的社会化大物流体系支撑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稳定,支撑我们国内大循环,支撑我们国内国际双循环,支撑我们巨大规模的市场,支撑我们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对于物流的需求,实现我们在国际上巨大贸易流量所需要的现代物流能力。所以,我认为未来新基建必须瞄准支撑我们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特别是智慧物流。智慧物流和传统物流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片段的、碎片化的。尽管我们现在有这种物流系统,并且在疫情期间也实现了保证13亿人宅在家中的衣食住行,也保证了一线医务人员物资,这是和我们制造业能力分不开的,和巨大的市场能力分不开的,和我们的社会动员能力分不开的,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强大的指挥体系分不开的。但是,我认为,未来我们需要适应战时需求,类似像这样的大灾难的需求,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内部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我们非常需要国家安全支持体系、国家经济运行支持体系、人员生活保证支持体系也就是现代物流体系,让它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绿色化、越来越可视化,具有强大的支撑能力。我们没有把巨大的数字经济潜在的能力变成数字化的产业、数字化的平台、数字化的物流、数字化的业态,这是很可惜的。我们在有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变成我们的竞争力。我个人认为,未来的智慧物流创建非常关键,也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未来新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相互连接融通的着眼点。我们讲开展新基建,但也不能忽略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等,也存在补短板、锻长板的问题。补短板就是我们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实现智能化,因此,和我们的大流量、流通方式、流速和流通成本还不能结合。那么,我们如何实现立体化,智能化发展呢?能否形成陆海空网相连接的物流系统?形成实现国内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快速物流系统,而且这样的智能化的物流系统怎们能够推动WTO改革,通过全球一体化自我改革来构建新体系。我认为中宏网组织这次论坛很重要,能够开阔视野,也是未来我们应对国际危机,长周期提升经济质量的着眼点。非常感谢中宏网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