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经济的宏观政策选择时间: 2022-06-13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06月13日 作者:崔友平 责编:万山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其实质是无效供给过多、有效需求不足。为此,应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稳住经济增长。
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我国经济风险挑战增多,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其实质是无效供给过多、有效需求不足。为此,应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稳住经济增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从当前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稳住市场主体,特别是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在市场主体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和经营困难,要通过减税降费,实现“放水养鱼”、涵养税源的作用。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尤其是要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要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打造激发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要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作,集中力量解决汽车等领域芯片短缺问题。
第二,增强国内初级产品的有效生产、储备和循环利用能力。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勘查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不断提高农业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创新、开发和保护水平,从源头上增强国内初级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能力。要有底线思维,明确重要国内初级产品特别是重要能源资源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发挥其在重要能源资源开采中的支撑托底作用,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努力增加生产,保障供给。对于社会、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需求量大,需要大量进口的国家战略物资,如石油、天然气等要加强储备制度建设,特别是利用国际期货市场,相机增加储备,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同时,要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扩大国内固体废弃物的使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来提高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资源供给能力。
第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第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特别是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五,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六,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重视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确保国家稳定大局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提高油料、大豆产能和自给率。为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尤其是要强调种子安全问题,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能受制于人。
刺激有效需求
针对我国经济运行已转入需求约束时期,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刺激有效需求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尤其是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对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投资需求力度,带动社会总需求的扩大。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当前受到疫情冲击,短期内难以实现明显改善;出口受去年基数较高的影响,同时由于全球疫情防控节奏不一,竞争对手逐渐跟上节奏,我国出口“一枝独秀”的局面将难以持续;在消费、出口不足的情况下,稳定经济增长就需要投资发挥更大作用。基建投资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对稳定宏观经济效果明显。在缓解冲击、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继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后,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提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着力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各要素中,消费需求一直是首要要素。当前,消费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拖累进一步显现。如何迅速扭转消费下滑态势,已成为我国政策层应对经济下行的核心课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刺激消费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有:首先,要充分认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近几年的统计资料看,居民消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要加大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力度,进行消费观念上的“引导”和“鼓励”,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要调整城镇居民支出预期,让老百姓对未来支出心中有数,从而扩大即期消费。最后,进一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推动亿万农民消费。为此,要做到:一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将名品名店销售体系延伸到农村,方便农民的购物需求;三是针对农民消费特点改进工业产品设计,向农民供应价廉物美的农村适用型商品;四是大力发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扩大耐用品消费创造条件。
第三,协调运用财政和货币金融政策,为扩大有效需求提供支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继续减税降费。在保持币值和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货币政策,有利于启动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调整信贷供给结构,对基础设施、高科技产业、各种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要加大支持力度,保证这类产业的发展;二是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加大信贷力度促其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三是在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发展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疏通渠道;四是稳步发展消费信贷,使其在促进经济适度快速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
第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一是要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努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培育和扶持一些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名牌商品。二是要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实行出口方式多样化。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贸易管理,扩大自营出口范围。四是要继续加大打击走私力度。无论是“双循环”,还是“全国统一大市场”,都没有也不会改变外贸在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