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借鉴日元经验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袁长军 作者:admin 责编:

 

 

     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借鉴日元的国际化经验尤为重要。人民币在东亚货币格局中的地位是决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要完成人民币的区域化。人民币区域化的过程,应该是在东亚地区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并成为东亚主导货币的过程。
    我国未来应积极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经贸联系的密切和加深,必将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从而为人民币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为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成为国际上可直接兑换的国际货币提供深层次的基础帮助。
      最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边境贸易、跨境旅游和对外投资等经济活动活跃,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币逐渐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并在周边市场上自由流通,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的功能。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脚步悄然而至。在中国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人民币的东亚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日元的国际化经验对于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尤为重要。
    人民币在东亚货币格局中的地位是决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要完成人民币的区域化。人民币区域化的过程,应该是在东亚地区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并成为东亚主导货币的过程。
    目前东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是人民币和日元。因此,人民币要想成为区域内主导货币,成为东亚各国普遍接受的计价单位、交易媒体和储藏货币,首先面临着与日元的竞争。
    日元在金融市场改革推进中的国际化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是日元在最近几十年的战略结果。日元在其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既无法像美元一样借助强权强力推进,也无法获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助力,只能依靠自身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来推进日元国际化。最早在1984年,日本国内就提出了日元国际化的问题,大藏省在1999年明确提出要认真考虑日元国际化的各种建议。随后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取消国内金融市场管制、鼓励日本企业在贸易中以日元结算、建立日元欧洲市场(离岸市场)、加强东京金融市场国际化等方面。
    日本政府的上述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最终使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占比显著上升,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也有所提高,特别是在亚洲官方储备中的比重高于日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平均水平。但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坠入“失去的十年”,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也受重创,由此使国际市场对日元信心不足,最终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国际化进程。
      日元国际化对于中国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具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必须对此进行认真细致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有效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范围。根据我个人长期以来对日元国际化进程的研究与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借鉴的日元国际化战略的主要经验应该有:
    第一,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有可能通过政府顺应潮流的政策选择而得以加快,但是,政府必须积极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平衡对外经济和对内经济,也就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问题上,要解决好“米德冲突”问题。2009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马来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200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0亿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同6个国家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总额高达6500亿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有效的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是否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产生效果,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更深层次的跟踪研究。
    第二,完善本币金融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便利国外居民参与本币金融市场、建立本币国际金融中心等措施,是有价值的政策努力方向。自2009年3月16日起,中国内地正式运行与香港两地支付互通安排,此举标志着内地与香港覆盖多币种的全方位的跨境支付清算合作机制的正式建立。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此举对推动我国与周边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近几个月的运行,交易和清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结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做更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以及考察总结工作,找出问题所在,进一步对症下药。
    第三,鼓励贸易中的本币结算,可以作为货币国际化初期的重要步骤。主要教训则是:没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不可能单纯借助政策的推进而获得货币持续国际化的成功。这就意味着,一国政策不能为推进货币国际化而推进,而首先应该是认真权衡利弊,在确保经济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货币国际化的措施。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一些日本学者最终醒悟:与其说出台政策措施是为推进日元国际化,还不如说所有这些措施只是在为促使金融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创造条件,而日元的国际化则是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人民币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政策建议
      基于货币国际化的研究成果和典型国家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笔者对人民币实施国际化战略给予以下建议:
      第一,努力保持国内经济在尽可能长时期内的平稳较快发展,这是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正如一些学者进行的计量研究所显示的,在诸多因素中,一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几乎是在统计检验上唯一重要的因素。日元国际化后劲不足的教训,则更深刻地向我们说明: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是一国货币能够持续国际化的原动力。
      第二,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做好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遇到的挑战的准备。应该说,在是否能够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上,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巨大。理论和经验研究都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可能面临最严峻挑战的是货币政策,因为国外货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波动的溢出效应,常常令总体货币需求变动更加剧烈,也更难预期,从而给当局的调控能力和政策目标的达成构成巨大挑战。而根据德国马克国际化的成功经验,确定合适的“货币锚”,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锚定机制”,确保目标达成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加以提醒的是,在过去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民币都是盯住美元的;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的极大成功,令人民币也分享到了美联储在币值稳定方面的成果。但是,当前的形势已经显示,未来美元币值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可能面临剧烈波动,因而,其已不适合作为追求币值稳定国家的“驻锚”货币。如果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则未来币值的继续稳定也将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当前急需尽快规划人民币转向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市场化汇率形成方式。
      第三,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便利非居民参与。这方面虽然工作繁复、任务艰巨、牵涉甚广,但最为重要的是,活跃当前的人民币基础金融产品交易,尽快形成人民币利率、汇率定价基准(Shibor曲线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完善),提高商品期货交易的国际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利率掉期、货币掉期、利率期货等衍生品交易的发展。
      第四,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国已成为所有主要东南亚经济体的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东盟国家则已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通过加工贸易,我国与他们之间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垂直分工架构。由此,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在未出现重大国际金融冲击的情况下,人们已经观察到:虽然东南亚国家纷纷宣布,自身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参照一篮子货币确定的,但在趋势上,这些国家的货币已与人民币之间出现了兑美元汇率总体共进退的端倪。这意味着,人民币已具备了未来可能作为东南亚国家“货币锚”的潜力。同时,理论和历史经验显示,彼此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其中的大国货币更容易上升为区域内的贸易结算货币,而在当前我国对这些国家存在贸易逆差、人民币存在自然流出可能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因此,只要人民币国际清算机制得以完善、投资机制能够形成,未来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将在东南亚国家中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正是基于上述形势,我国未来应积极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经贸联系的密切和加深,必将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从而为人民币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为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成为国际上可直接兑换的国际货币提供深层次的基础帮助。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