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靠什么样的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李义平 作者:admin 责编: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都说明,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曾经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这说明有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迫使我们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然而时至今日,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以及体制层面依然存在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和色彩,此即所谓的“路径依赖”。为了证明以上的判断,我们不妨把计划经济下的行为方式和目前的一些做法作一简单的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的特征是:①该体制天然具有扩张的冲动。这是因为,第一,计划经济体制通常诞生在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急迫。第二,革命的成功使计划经济国家的领导者通常会认为自己有无限的能力,世界上没有他们办不到的事情。“大跃进”就是这样形成的。②容易追求单一目标,运动式地推动经济发展。③特有的纵向从属关系使得下级倾向于取悦上级,上级的意图会在贯彻过程中被放大,甚至弄虚作假,其典型的案例就是“大跃进”时期各地竞赛式地放卫星。
    由于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现行的做法有很多计划经济的痕迹。具体表现为:
    1. 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表现为频繁的宏观调控,而且这种所谓的宏观调控也极富计划经济特色:以行政命令方式直接干预金融机构、干预产业部门。规范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旨在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完善监管,修补市场,其落脚点依然在于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我们的宏观调控是政府过于担心经济波动,一会儿怕热,即通货膨胀;一会儿怕冷,即经济紧缩,一旦察觉到或热或冷的迹象立即反应过度。最近经济运行从防热到启动内需,再到防止产能过剩,似乎说明正是这种过度的干预干扰了经济自身运行的规律,诱发了短期行为和经济的大起大落。
    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从属关系依然存在,地方政府会把中央政府的意图在贯彻中加以放大,也会搭中央政府的便车实现地方利益。目前,由于与政绩、与职位升迁紧密相连,地方政府对GDP有着痴情的追求,借拉动内需之机,大上传统工业项目,以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这种体制下,不要说把GDP的增长速度保持在8%,就是保持在10%都能达到,但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保证。
    我们实行的是扩张性的政策,根据历史经验,扩张性政策必须严防凯恩斯主义的依赖症。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德森·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这种政策一开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来却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和自我保护陷入了滞涨,即通货膨胀上去了,经济却没有实实在在的发展。笔者把凯恩斯主义依赖症定义为:一遇经济下滑就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由于“抗药性”,需要的投入会越来越大,结果是产能过剩、资源浪费、重复建设、通货膨胀。
    3. 政府启动经济的种种政策,惠及更多的是国有企业,存在着国进民退的现象。人们千万不要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估计过高,如果国有企业的效益很好的话,全世界的计划经济体制都不用改革了,因为计划经济下全是国有经济。目前国有企业一是靠垄断地位(不允许民营经济公平竞争),二是靠特殊政策,特殊政策等于全国人民支援国有企业。当代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况且,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是我们的既定方针,国进民退是逆改革取向而动的。
    以上的对照分析说明,我们虽然选择了市场经济,但由于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而且过度的经济刺激延误了改革,潜伏着更为严重的问题。正确的选择是回到市场经济的思路上,用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用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引领经济发展目前必须明确的问题是:
    1. 要相信市场。计划经济的失败不在于意识形态,而在于离开了不受干扰的市场价格,人们将不知道资源的稀缺程度和资源的合理流向,不能解决资源的最佳配置问题。历史证明,迄今为止,只有市场经济才是最为充满活力、最能带来经济绩效和经济繁荣的。一次次发生的经济危机,包括当前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失败,相反,正是由于一次次的经济危机使得这种体制调整得更加完善。
    2.把计划经济的痕迹和惯性看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是不恰当的。虽然经济体制的比较使得我们不得不选择市场经济,但我们依然不愿放弃计划经济最核心的东西,例如对国有企业的偏爱,频繁地、行政命令式地干预经济。须知,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种种消极问题正是由此产生的。
    3. 对经济周期要有正确的认识。应当认识到,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自然现象,正如一年有着四个季节而不可能都只有夏季一样,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它存在的天然合理性,有积极作用。它是市场调节的内在机制,可以把快速发展时期积累的泡沫强制性地挤出,迫使人们解决正常发展状态下已经暴露但却难以解决的结构问题,并以此成为创新的杠杆。可以说,正是通过经济周期强制性地淘汰落后和激励创新,才有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才有了经济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如果一遇经济危机就过度刺激,本当借助危机强制性地解决的问题就会被再次包下来。在当前,过度刺激还会贻误改革。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