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中国应关注世界软硬实力较量新格局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正从硬实力与软实力两个层面展开。硬实力竞争的走向是,灵活性更强、适应性更快;软实力竞争的走向是,说服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软的更硬,硬的更软,已是不可逆转的经济潮流。中国在硬实力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软实力方面,更是软肋明显,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变化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就经济而言,在各大市场风云突变之际,如何穿过迷雾,看清方向,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要绸缪在先,有所准备。特别在风潮初起之时,对于那些即将改变人们思想行为的理念,如果能够早有洞察,就能把握先机,争取到积极主动的有利位置。

    不过,现在是信息泛滥的时代,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如何在杂乱的信息草堆中,找到有价值的思想,是需要耐心的。

    比如,最近在《东洋经济》周刊上,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发表文章称,在信息革命和国际化的影响下,世界政治正在发生变化,美国已无法单独实现国际社会的所有目标。国际金融的稳定对维护美国的繁荣来说极其重要。因此,美国需要得到其他国家的合作。约瑟夫-奈还表示,在信息时代,拥有力量的国家也许是得到人们支持而又有说服力的国家。

    约瑟夫-奈的这番话,是值得一听的。尽管他的言论是在为美国是否走向衰退进行辩护,但是这位在上世纪末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战略家,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分析人士。面对国际社会在金融危机之后对美国的疑虑,他从历史出发,对于那些曾经在国际舞台上唱过大戏的国家,择要进行对比分析。所言不无道理。

    但是,问题不在他解释了什么,而是他得出了哪些有价值的结论。

    在他的言论中,有两点值得玩味,一是国际社会正在走向大对话、大协作时代;二是说服力也是一种力量。的确如此,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刚刚过去的一百年,国际社会正是从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古典式硬对抗中走了出来,逐步走向用对话、协商、合作的方式,通过主导权的掌握,来展示综合实力的软竞争时代。这其中,说服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所谓的说服力,一和话语权有关,二和软实力有关。

    实际上,自信息革命以来,国际社会的竞争,正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这两个层面,一是硬实力的竞争,在经济方面,包括物质财富、生产制造能力等等;二是软实力的竞争,在经济方面,包括思想理念、制度规则、话语权和影响力等非物质形态的创新能力。用约瑟夫-奈的话说,也就是说服力的竞争。从趋势看,硬实力的竞争和软实力的竞争,明显存在不同的走向。

    硬实力竞争的走向是,灵活性更强,适应性更快。也就是说,身段更软,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软”性特征。比如,一些制造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很快推出新的产品。而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时尚性更高。这方面最典型的是IT和汽车行业的产品。这还是生产层面的事。在虚拟经济方面,则表现为,更多金融寡头,用更灵活的方式,追逐更大的短期收益。

    而软实力竞争的走向是,说服力更强,影响力更大。也就是说,软实力竞争表现出越来越强硬的主导性优势,不仅要影响某个领域,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比如,近来盛行的低碳经济就是这样。它不只是企业的事,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个经济体的发展道路都有关的事。因此,在低碳经济方面,目前正在上演的主导权之争,其高潮或许就在今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

    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看,软的更硬,硬的更软,也许是不可逆转的经济潮流。在这场大潮中,中国经济的处境如何,又该做怎样的反应呢?

    硬的方面,虽然在总量上中国经济已经在前三甲之列,并将很快超过日本,但是用人均指标来衡量,大多数国民拥有的财富状况,并不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协调并进,是有相当难度的。另外,从制造业的情况看,中国虽然是生产大国,但很大一部分主导权并不在我们手里。因此,在硬实力方面,中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软的方面,可以说,基本是软肋。一方面,软实力的竞争是要有人文思想做基础的。近两百年来,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相对被动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这其中,除了生产技术和生活形态方面的转变外,最困难、最不容易察觉的是思想意识方面的改变。现在提出振兴中国文化,到底振兴什么?需要有深入扎实的研究。而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却直接关系到中国软实力的构成,以及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力量。

    由此观察,面对硬的更软、软的更硬的世界经济趋势,中国经济要想占据有利位置,真是有太多的事要做了。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