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二次探底之争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岳振 作者:admin 责编:
中国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呈“W”型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几位经济学家作出了针锋相对的判断。
悲观派:中国经济将二次探底
2009年,伴随着经济复苏的呼声,对中国经济总体趋势表示担忧的论断也不时见诸媒体。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今年9月就表明了他的观点:“2010年全球经济会出现二次衰退,而且通胀会伴随着衰退一同到来,现行的救市措施恐怕无能为力。”
“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离触底反弹的概念还很遥远。因为中国经济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仅想通过股票或者所谓的信心来解决问题,恐怕是比较困难的。”谢国忠说,政府巨额投资会有一定的效果,因此,下半年经济会有一个反弹,但这个反弹绝不是很多人所说的“转折点”。
因为刺激所带来的短期效果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不代表基本面的好转,实际上基本面仍然没有真正的改变。
与谢国忠持相同观点还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9月下旬,许在上海参加一次会议时抛出一个悲观论调:上半年7万多亿元的贷款投放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政府不计后果地“烧钱”暂时阻止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但这样的好转不可能持续,中国经济增长再次下滑不可避免。
悲观派观点认为,中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6%,今年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了6.1%、7.9%、8.9%,未来还会跌回6%左右。
其理由是,今年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政府投资支撑,政府投资差不多贡献了3%左右的增长率。按当前的数据来看,今年保持8%的增长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未来如果没有了3%的政府投资支撑,就会出现下滑。
许小年说,用高投资来保增长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从中期长期来看,由于经济结构无法得到调整,财政问题、银行资产问题以及企业盈利和就业等问题将在未来三五年内显露出来。
10月底,许小年再次表明了他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言:中国经济形势将二次探底,具体探底时间是在明年年中。
乐观派: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然而,谢国忠和许小年的观点并未得到多少认同,包括一些投资机构的分析人士都认为,“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情况不可能发生,”在理论上,“中国经济调整的空间非常大。”
“说中国经济会双探底,去年第四季度6%,今年增长起来了,明年还会跌回6%,这个说法的重要依据就是跟美国的问题一样。但这种说法没有看到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差别。美国经济确实只靠政府投资,还有存货调整的因素,没有什么新的因素去替代。唯一可以寄希望的是美元继续贬值,但其作用很小。”11月初,在由《中国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1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的演讲中,针对“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的观点,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反驳说。
樊纲的判断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8.3%、8.4%没有问题,明年仍然会有8%左右的增长,中国不会“二次探底”。其理由集中在房地产投资、生产能力和出口等方面。
在房地产投资上,樊纲认为“今年是比较低的。”他预计,今年全年大概会有15%的增长,而以往房地产投资每年都是20%以上的增长,“如果回到那个水平,就能对明年的经济增长起到明显支撑作用。”
在生产能力方面,樊纲判断,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随着政府投资加大、需求扩大等开始起作用,一部分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能够得到一部分消化。他预计,“明年企业投资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可以替代一部分政府投资的作用。”
在出口方面,“估计全年有12%左右的负增长,因为基数低了,明年很快就能达到正增长”,樊纲说,衰退停止,人们预期开始变化,开始脱离恐慌期开始买东西了。
在上述恳谈会的演讲中,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形成二次探底的格局。其理由是:
第一,本轮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增长,后劲应该可以持续到明年年中甚至年底。
固定资产投资从审批到贷款再到实际投资,到最后调试完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因为很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今年年初甚至6、7月份才上马的,这些刚上马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可能一年之内就完成。因此,对明年经济增长还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第二,公共财政比较稳定,银行有比较充分的资金准备。
本轮财政刺激、金融刺激和10年前不一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公共财政支持。银行体系比较稳健,国有银行目前还有较高的自有资金比重,呆账率比较低。“如果纯粹为了稳定经济,办法是有的。”
但是,在未来3—5年,中国经济的结构一定会出现重大调整,“内需必须启动起来,不是中国想不想、能不能,而是只有这条路,国际上不允许中国再搞贸易顺差增长了。”
风险依旧不能被忽视
尽管信心十足,但是乐观派依然没有对风险放松警惕。
中国“应该实行一条宽财政或者大财政、紧货币的政策”,李稻葵分析说,货币政策应该适当收缩,想方设法应对美国人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不要搞资产泡沫,否则危害很大,所以“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从长期来看,“搞一定程度的财政赤字,每年3%、4%、5%都可以,一边搞财政赤字,一边减少国有资产的比重,逐步变现,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产业发展、提升内需,这是大方向。”
樊纲说,政策要更及时、透明,不要把问题累计起来,政策的波动不能太大,而是要平稳变化,能够进行及时调整。
另外,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有这样的风险提示:明年的增长态势和动力格局总体将好于今年,但仍不排除由投资或出口波动带来的风险。
该报告认为,由于前期国内信贷的空前宽松,房地产市场未经实质性调整就开始再度走高。如果房价继续过快上升,则存在泡沫化风险。房价等资产价格泡沫一旦形成,将对市场真实需求形成抑制,进而制约实体投资增长。“价涨量跌”将使房地产商的资金再度紧张,金融体系风险增加,信贷会被迫加速紧缩。“资产泡沫—需求萎缩—金融风险加剧—市场进一步萎缩”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将会使已有的稳定回升局面受到冲击,并可能使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境。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