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应抑制上市银行的再融资潮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苏培科 作者:admin 责编:


 

对于上周股市下挫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再融资”的传闻难逃其咎,是引起证券市场恐慌的主要因素。面对人们的口诛笔伐,几大国有银行纷纷出面澄清。工行、建行、交行均表示近期并无再融资计划,而只有中国银行表示目前正在研究资本补充方案。中行澄而不清的答复,表明其再融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那么,中行将采取何种方式融资?融资多少?对市场有多大影响?其他几家国有上市银行会不会在明年效仿中行?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从国内上市银行的集体性躁动来看,它们都想通过股票市场来弥补资本充足率。其中,招商银行打算公开募集180亿元—220亿元,兴业银行打算配股融资180亿元左右。从中行的规模和资本充足率状况来看,其融资规模应该不是小数,而且很可能会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因为今年中行采取了扩张性的信贷政策,以图在危机后迅速崛起。仅上半年中行就新增人民币贷款9019亿元,加上181亿美元的外币贷款,已逾万亿元。在这个关键时刻,中行肯定不甘心用收缩信贷的方式来调节资本充足率,而会设法引入增量资金,以“铺摊子”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从而达到扩张的目的。

   对此,笔者希望监管部门最好能适当浇些凉水,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理性经营,以防止银行体系在未来出现新的问题。

   可以说,此轮“信贷井喷”存在着严重隐患。其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长贷短借”,存贷期限错配的矛盾极为明显。有数据统计,截至10月份,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达到54%,而定期存款的比例降到40.4%。一旦出现活期存款搬家,则理论上商业银行必须有13.6%的资本金来作为支付的保障(如果中长期贷款出现不良贷款,则这一准备就会更加捉襟见肘),否则就会有挤兑、倒闭的风险。

   当然,这一现象在未来几年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老百姓不相信中国的大银行会倒闭,另外政府也不允许其发生挤兑或倒闭。于是,商业银行也抓住了老百姓和政府的心理,从而盲目扩张、肆意放贷,根本不考虑商业银行科学管理和安全管理。银行管理层只顾政绩扩张,如果赌输了最终还有政府来“兜底”。然而,毕竟这些商业银行已经是股份制,理论上是完全有可能倒闭破产的,也没有任何理由再让纳税人来为其不良贷款“买单”。

   当务之急,商业银行应该尽快调整信贷结构,适当地控制中长期贷款规模,短期贷款收回之后不要急于放贷,先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科学管理,而不是以人为揣测的方式来管理上市银行,更不能拿中国经济的命脉来赌博。

   对此,银监会在前段时间下发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划定了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底线:主要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其他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并规定银行交叉持有的次级债将从附属资本中全额扣减。结果,征求意见引起强烈的反响。银监会对次级债扣减采取了“新老划断”的妥协方式,自2009年7月1日起开始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要全部扣除。从而一些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三季度出现了下滑,估计在四季度还会下滑。

   银监会本想通过资本充足率的杠杆效应来抑制银行过度放贷;是想防止银行虚抬资本充足率,防止交叉持有和交叉做账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防止出现类似“次贷危机”的系统性风险(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份,商业银行已经发行次级债达到2316.5亿元,是2008年全年的3.2倍。到2009年底,14家上市银行的次级债余额约为3766亿元,据监管机构调查,大约有51%的次级债为银行交叉持有,相当于1921亿元。这说明目前漂亮的资本充足率数据是各家银行“互相弥补”的结果,这些资本金在危机时是派不上用场的);其三是想通过扣减附属资本中交叉持有的次级债,迫使商业银行提高“真实”的资本充足率,让资本充足率不足或扣除后不足的银行减持手中的次级债,转让给非银行金融机构,分散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可是,很多商业银行不但没有收缩自己的行为,反而纷纷将触角伸向了股市和股民。

   对此,笔者建议银监会最好能够正确引导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而不是随意转嫁风险和盲目扩张;其次,商业银行也应该按照银监会的本意,以减持次级债、收缩过量信贷的方式来降低杠杆率,让资本充足率自然回升,不能再拿刺激经济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当借口;第三,投资者要学会“用脚投票”,面对不公正的“圈钱”行为要坚决地说“不”;第四,希望证监会严把再融资关,不要让上市银行的“圈钱”行为轻易得逞。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