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2009,中国“10+1”的规划记忆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编者按
  从山穷水复到柳暗花明,我们只花了一年时间。去年此时,各大行业悲情色彩泛滥。风雨飘摇中,我们在2009度过了各自难忘的一年。时间的车轮碾过,有一种心情却是全民共享——期待!2009年已经走到岁末,各类权威数字无不令人振奋。在国际舞台,中国声音也因经济的雄起而愈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汽车业:一骑绝尘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超过1300万辆,而美国新车预计销量仅超过1000万辆。中国汽车业在危机第一年,一骑绝尘
  毋庸置疑,政策是推动2009年车市迅速回暖的关键因素。年初实施的一系列“救市”政策中,购置税减征政策又是“战术”核心,成为打开今年车市消费潜力之门的“金钥匙”。
  回顾全年车市,没有什么比政策的推动力更能激发出市场的潜在消费力。
  车市在“政策年”完成了从低迷到火爆的逆转。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分依靠政策导向的车市,其未来走势也将呈现不稳定性。
  钢铁业:荣萧一念间
  萧条的惟一理由是繁荣。中国钢铁业如今正是这样的一个位置:在繁荣与危机的路口极力调整方向
  2009年是中国钢铁复苏之年,也是反常之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国内钢价涨涨跌跌,反复震荡,总体呈现出“W”型走势。从产能上来看,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与产量增长并存。从价格上看,年初到年底国内钢价从整体上看几乎是坐了两轮“过山车”。
  中国钢铁未来的繁荣与萧条仅在一念之间:抑制产能过剩是否有力,推进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是否有效。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国务院关于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着力点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纺织业: “强国”蜕变
  2009年,纺织业最揪心两件事:竞争力与劳动力,即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劳动力从何而去
  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来自欧美的反倾销持续不断……2009年,中国纺织行业“伤最深”。重新生长需要换一种生存方式:即提升纺织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但进行这样的蜕变极不容易。
  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两种身份:一是“支柱产业”,另一个是“民生产业”。变或有一线之机,等则必然被时代抛弃。各大企业在订单角逐中提高生产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改变世界对中国纺织品低端、低质、廉价的既有印象。提升纺织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关键所在。
  装备制造:寒冬“破冰”
  把金融危机视作“倒逼机制”的装备制造业,正以内调结构外有扩张的方式,表现出应对危机的强大能力
  2009年相继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对于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转型升级和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尽管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较大的挑战,但它同时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
  船舶:下一个造船中心
  随着世界造船重心向中国转移,造船业迎来了新一轮黄金期
  2008年,我国造船行业也遭受重创,但行业景气的快速回落也刺激了行业整合。同时,船舶企业也借助市场调整之机对发展战略、产品定位、技术能力进行完善和调整,增强市场竞争力。此轮危机过后,我国造船行业龙头企业的实力大涨。
  2008年,我国船舶工业造船指标全面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随着世界造船重心向中国转移,我国造船业迎来了新一轮黄金期,并将对韩日两国形成强大的挤出效应。从中长期看,我国造船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有色金属:等待“带头大哥”
  培养几个“老大”,清理一些“废物”,这是有色金属产业最迫切的任务
  目前,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振兴规划一方面要帮助有色金属行业渡过眼前的难关,保证产业平稳发展,另一方面更要着眼于长远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第三季度,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基本上走出了困境,但产业情况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影响仍然呈现许多不确定因素。
  轻工业:从“冷冬”到“暖春”
  轻工业囊括了95%以上的民营实体经济,整个轻工业系统影响就业人数约为3.7亿,其振兴被称为不折不扣的“惠民之策”
  由于我国轻工行业对外依赖度较高,振兴规划主要针对2009年-2011年制定了行业发展规划,其目标是,到2011年,使我国轻工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在家电行业,各项拉动内需的政策却让家电品牌重新将目光聚集在了国内的广阔市场。
  石化:调整正当时
  油荒、气荒不断,这为大规模投资涌入提供了借口,同样,大规模过剩也就埋下了根由
  2009年是我国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年,随着国家石化振兴规划的出台,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产业俨然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名单,诸多公司的相关项目也已提上日程。
  进入2009年以来,石化行业呈现积极的变化。尽管如此,目前全行业的出口形势并未出现实质性好转,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较快,产能过剩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信息产业:消费引导增长
  历史经验证明,走出危机、重上高峰的最终力量是技术,在中国,信息产业正是被寄予厚望的力量之一
  2009年是中国3G元年,随着网络建设的推进,2010年我国3G网络将具备大规模发展用户的条件,3G业务有望带动移动增值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近期,有消息传出,信息产业将被确定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物流:“年轻”无极限
  这是最后一个挤上“十大”振兴规划的产业,犹豫的原因是中国物流很年轻,但最后上了“十大”也是同样的原因
  为了力争在2009年改善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国家出台了物流行业振兴规划。规划中指出,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文化产业:“第11个”
  当文化不再曲高和寡的时候,市场就成了必然。小沈阳的二人转今年票房收入达3亿元就是个例子
  7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证实了“第10+N”个振兴规划的猜测,文化产业大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文化产业成为“第11个”产业规划,也是国家刺激经济方向往服务业和软实力转变的重要选择。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不仅意味着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也释放出众多具有“含金量”的信号。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