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了 政策呢?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经济复苏“V”型走势完成,新一轮通货膨胀威胁开始生成,很显然,从2008年底开始执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经面临是否要继续执行的一个重要的判断点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2009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发展,“保八”目标如期完成。
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了去年上半年所面临的困境,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冲击,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所说的话,就是实现了“V”型反转,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回到了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之前的基本状态。
分析2009年GDP的构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担心的问题。首先,消费与投资的不成比例,将使投资的后续效应严重打折扣。2008年底,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中央政府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侵扰,采取了以加大投资力度来保增长的策略,货币政策也随之由原先的紧缩转为适度宽松。就当时的环境来看,这种策略的采取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它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最明显的就是投资迅速放大,由于消费没有及时跟上,造成了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平衡。
其次,更为严重的是,在去年以来执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指引下,去年的银行信贷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09年全年,我国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达到9.59万亿元,这对去年的投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但随之而出现的一个问题便是导致流动性再度泛滥,从而推动通货膨胀的出现。
它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物价上涨,从而影响民生。从总体上来说,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基本格局,就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来说,仍然是过热的投资与不足的消费两者之间无法实现平衡,而在2008年底为“救市”而推出的一系列扩大投资的政策,实际上使这个矛盾进一步显现了出来。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在整个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但在年底已出现上升,在去年12月份,CPI与PPI这两个重要指标的同比增速都已经由负转正,这说明,随着危机的有效克服,特别是随着经济复苏“V”型走势的完成,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开始在我国生成,很显然,从2008年底开始执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经面临是否要继续执行的一个重要的判断点。流动性泛滥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以后导致资产泡沫泛滥,这在去年的房地产市场上已经有了让人不安的表现。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报告表明,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93713万平方米,比2008年大幅增长了42.1%;房价方面,去年商品房销售额达到43995亿元,比2008年增长75.5%。这两个刷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15年纪录的数据。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我国将继续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但是,所谓的“适度宽松”,其本身是一个充满弹性的提法,它并不意味着政府仍然允许出现像去年上半年那样的银行信贷爆发式增长。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那么,不仅房地产市场会出现进一步的价格上涨,而且这种上涨势必会快速蔓延到其他一系列产业,从而导致物价的全面上升,通货膨胀爆发,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拦路虎”。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向市场释放出了多重货币政策收缩的信号。一是央行连续发行央票并连续上调利率,二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收缩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接下来可以使用的手段便是加息了。尽管我们可以预期,央行对加息手段的推出会慎之又慎,因为它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彻底转向,但是我们又必须明白一点,经济政策必须具有前瞻性,如果等到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事实,央行再来实行紧缩政策,它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显然。如果物价上升的势头难以阻止,通胀的隐忧挥之不去,那么,货币政策的转向就是没有疑义的。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