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专家解读中国二三产业家底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记者 李成刚 张娜 作者:admin 责编:

    普查数据表明,尽管国有企业数量在明显减少,但占有的资产比重、资本比重并不像企业数量那样减少得那么快,这说明国有企业正进一步向资产密集型行业倾斜。同时,这种倾斜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国有企业在就业贡献上的表现越来越差。

    中国第二、三产业家底究竟有多厚?国家统计局从2007年11月开始,在近300万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辛勤努力下和近千万普查单位财务和统计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历时两年多,于12月25日向社会各界公布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数据。

    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额为207.8万亿元,相比2004年末增长114.8%。根据这次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按照国际惯例,修正了2008年全国GDP初步核算数据,修订后的2008年全国GDP总量为314045亿元,比修订前的数据增加了13375万亿元;修订后的GDP增速为9.6%,比修订前提高0.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司长彭志龙表示:“以修订后的基数核算2009年全国GDP增长,会影响总量数据,但对增速数据的影响非常小。”

    “没想到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这么快就出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主任李建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普查刚结束不久,数据就公布了,这次公布的速度,比2004年快得多。”

    那么,这些历时2年辛苦得出的数据,其背后所描述的2004年至2008年的中国经济状态,都发生了哪些引人注目的变化?

  总量:三次产业比重微调

    在修订后的2008年全国GDP总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70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900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13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1.8%。李建伟认为,从这一数据看,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都有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三产业占比的提升速度。“第一、二产业占GDP比重有所下降,这是比较正常的,说明中国经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保持了一个不断微调的趋势。”李建伟说。

    他认为,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尽管没有此前人们预想的“会有大幅度提升”,提升了仅1.7个百分点,但这次普查也基本摸清了三产的家底。“第三产业查起来还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增加值要完全摸清很难,到底增加值、赢利规模有多大?目前,从数据看,虽然提高了,但因为很多规模以下的企业数量很多,很难摸清实际情况。”李建伟表示:“这次普查对第三产业的基本情况摸得比较透,比如第三产业的企业数量、从业人数等都较以前更详尽,但资产总计方面,我个人感觉,由于考虑到现行的体制性缺陷,比如税收征管制度方面,普查数据可能并没有完全反映出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和利润规模,可能与实际规模还存在一些偏差,但这个偏差到底有多大不好说,只能说实际规模可能会比数据显示的更大一些。”

    和聚投资研究交易总监刘佑成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升,说明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提高,这反映出我国整个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趋向于摆脱对工业的依赖。“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未来提高的幅度会更大”。

    根据普查数据,2008年末(下同),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709.9万个,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长37.3%;产业活动单位886.4万个,增长29.9%;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2873.7万户,增长31.4%。

    企业法人495.9万个,增加170.9万个,增长52.6%,其中国有企业14.3万个,减少3.6万个,下降20%;私营企业359.6万个,增加161.4万个,增长81.4%。

    全国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数为35507万人,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同口径数据相比,增加8586.6万人,增长31.9%。

    全国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为34.0万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15.8万亿元,增长87.1%。

    全国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额为207.8万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111.1万亿元,增长114.8%。

    从这些数据看,2004年到2008年以来,我国的资产总量增速比较快。对其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仲继银向本报记者分析说,一方面是因为通货膨胀,至少这个因素占一定的比例,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当年的名义值;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实际占用资产的市场化过程不断加深。因为市场化并没有完结,以前它们占有的资产并没有完全纳入统计,没有被记录,比如国有企业当时还没有改制,很多资产就没有做进资产负债表里去。在这次普查中,这部分资产随着市场化过程进入了统计范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有了实实在在的增长。

  结构:民营经济长足发展

    普查数据显示,在全部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占69.9%,机关、事业法人占13.5%,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16.6%。在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中,第二产业占8.8%,第三产业占91.2%。在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6.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7%,外商投资企业占2.0%。

    在全部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第二产业占48.8%,第三产业占51.2%。在单位从业人员中,人数最多的五个行业是:制造业占38.2%,建筑业占14.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8.2%,批发零售业占6.9%,教育占6.3%。

    企业资产中,国有企业占23%,比2004年下降8.1个百分点;股份有限公司占28.7%,比2004年增加7.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占12.3%,比2004年增加3.3个百分点。

    企业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占33.4%,集体资本占3.0%,法人资本占25.5%,个人资本占22.9%,港澳台资本占6.1%,外商资本占9.1%。

    从上文中的企业法人数量变化和这一组数据中关于企业资产的调查来看,数据似乎说明国有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占比,都在下降。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显然并不同意社会上流传了一年多的关于“国退民进”的说法,“至少普查数据并不能支持这一说法”,马建堂说。

    事实上,国有法人单位数量的减少(14.3万个,4年减少3.6万个,下降20%)、企业资产占比减少(占23%,比2004年下降8.1个百分点),只能说明,在这四年,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的基础上,民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马建堂认为,虽然存在一些“国退民进”的个别案例,但总体上这一现象并不存在。这次普查数据,显示了这几年我国私营企业或者说非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仲继银也认为,普查数据表明,尽管国有企业数量在明显减少,但占有的资产比重、资本比重并不像企业数量那样减少得那么快,这说明国有企业正进一步向资产密集型行业倾斜。同时,这种倾斜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国有企业在就业贡献上的表现越来越差。这一点可以从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明显下降得到佐证。普查数据显示,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9.2%,集体企业占2.9%,私营企业占44.4%,港澳台资企业占10.7%,外商投资企业占11.7%,其他类型企业占21.1%——私企吸纳近半就业者,而国有企业仅有一成。

  查清了能源生产及消耗总量

    普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6.5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28亿吨(实物量),天然原油19505万吨,天然气803亿立方米。能源消费总量为29.1亿吨标准煤。

    此外,根据经济普查能源消费调查结果,200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调整为29.1亿吨标准煤,比已公布的初步数据增加2.12%。同时按照通行做法对2005-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也做了相应修订。根据修订后的能源消费数据和GDP数据,2008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2%,比2005年下降12.45%。

    对此,刘佑成认为,2008年比全国单位能耗比2005年下降12.5%,说明国家这几年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确实起到一定的效果,这个趋势为前段时间政府公布的节能减排的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持。另外,高耗能企业的关停并转,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没有出现以前人们的那些担心,经济增长还是保持了高速向前的态势,失业率并没有出现显著上升。(责任编辑 马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