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美国难再引领世界经济复苏重任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北京时间17日,美联储决定维持现有利率政策不变。在此前的3月12日,旧金山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被提名为美联储副主席的主要人选。耶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的夫人,是著名的激进货币扩张主义者。她宣称,为了保持就业率,她甚至会投票赞同负利率。

  虽然欧洲正在被希腊债务危机、英镑危机所困扰,美国目前似乎有复苏预期,但其实美国的经济指标比欧洲更严峻。从国债占GDP的比例来看,欧元区为61.5%,而美国为83%;从失业率来看,欧元区为8.9%,美国为10%;欧洲人平均储蓄率为16.5%,美国的家庭储蓄率却仅有3%。对冲基金做空欧元的理由,无一不可用于美国,只是美国的问题暂时还没有爆发而已。如果美国继续现行的刺激政策,问题早晚会爆发。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经济失衡,主要是反映在一些主要经济体消费与储蓄的失衡,一些金融机构只顾自身利益,过度扩张而造成金融的不稳定。”美国经济正处在失衡的关键的一极,并且这一失衡趋势还在加剧。

  过去十几年来,新兴经济体多数奉行出口导向战略。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对美国积累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很多学者对此解读为,新兴经济体需要美国的消费支撑。如果是各国企业自由向美国出口,那么企业将会把赚取的美元用于进口美国产品。但是,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激情其实并非出于相互交换的需要,而是政府刺激的产物。

  美国有意无意地利用了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政策。美国人消费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商品,主要靠的是多印美元,这些美元并没有对应真实的购买力。因此,新兴经济体所谓的对美国消费的依赖,实际依赖的是美元“虚构”的消费能力,依赖的是一堆不断贬值的欠条。这一模式短期内确有刺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之效,但却无法长期掩盖世界经济消费——储蓄的失衡。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本有机会重整经济体系,并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支柱。危机发生以后,美国的家庭储蓄率从1%上升到7%,美国人这是在为美元的真实购买力回升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新的刺激计划打断了这一努力。美联储把利率降低到几近于零,新的虚构的“购买力”又被创造出来了,美国人的家庭储蓄率又跌回到3%。而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却把这种“购买力”视为外需回升。世界经济失衡进一步加剧。

  美国不负责任的做法对自身并无好处。由此引致的庞大的国债、日趋严峻的物价形势、高失业率,使美联储进退两难。一旦断掉货币刺激,问题就会爆发,而继续货币刺激则会使问题积累得更为严重。这样的美国自然无法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据称,做空大师查诺斯预测两三年后,中国资产泡沫将破灭,对资源、能源的外部需求将会大跌,因此已经布局做空这些行业。中国虽有资产泡沫,但没有美国那样的惊人国债,仍然被瞄准做空,美国又有何理由避免被做空?放眼国际游资市场,到处是做空声声。在经济失衡的当下,全球经济二次探底预言将可能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