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调控难改经济复苏趋势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陈伟 作者:admin 责编:
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条),由于该政策力度明显超过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的预期,投资人的惊恐引起股市周一大跌,单日跌幅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我们认为,虽然房地产板块的受压还将在一段时间继续对A股市场产生影响,但是考虑到房地产调控不会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现状,更不会促使经济陷入二次探底,而是会使得中国经济运行更加平稳,因此市场将会逐渐稳定下来。
地产调控超预期
去年底政府曾出台一系列地产控制措施,但是相关的政策并没有奏效,两会后房价再次疯涨,就在大家开始质疑政府的信誉的时候,周末出台了近年来最严厉的调控措施,并且对于不作为的地方政府,使出了中国行政体系中最有效的杀手锏:建立地方政府对于房价的考核问责机制等,要求它们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可以预期,这一套遏制房地产投机需求,鼓励房地产供给,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组合拳将会对目前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有显着的降温作用,而实际上,这几天政策效应已经有所体现,如房市销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热点地区房价也出现调整。
地产调控为结构调整铺路
我们认为,政府当前对于地产的调控虽然会增加中国经济短期的波动风险,但不会葬送中国经济复苏的成果,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路程不会打乱。
首先,房地产销量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下滑。近期,由于预期的改变,二季度地产销量大幅度下滑在所难免,但即使不考虑刚性需求,仅考虑在当前总体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流动性环境仍相对宽松,经济逐渐好转带来的居民收入增加预期提高的背景下,地产作为居民资产配置的资本品不会发生方向性的改变。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仍处在合理增长的水平(3月储蓄增速为15.6%),在未来货币调控力度不会出现大幅度加强的情况下,地产销量不会陷入类似2008 年那样的低迷。
其次,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会过度放缓。受益于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房地产投资历年来都保持20%以上增速,占整体投资比例在20%左右,它对于总体投资增速将产生较大影响。在地产销量减缓情况下,房地产投资未来放缓在所难免,但我们认为,投资的放缓将是比较温和的:地产销量放缓与地产投资放缓之间有较长的时滞,以过去的经验来看,只有地产销量放缓半年之后,地产投资才开始明显减速;本轮房地产调控的核心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是注意增加房地产供给,如根据政府规划估算,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创记录,面积将达到2亿平方,占2009年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18.1%,大量的房地产开工将推动投资上行,减缓商品房投资增速的下滑。因此,地产投资增速20%左右仍是有保障的。
其三,其他类型的投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补地产投资的下滑,如受企业盈利预期向好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开始提速:制造业投资一季度增速为25.8%,比1-2月提高2.2个百分点;出口好转也会刺激相关出口产业的投资,如通信与电子设备行业投资增速从1-2月的21%提速到1-3月的34.9%,比去年底更是高出28.2个百分点;而更重要的是,在各地区域规划,新兴战略产业规划驱动下,地方政府推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强,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今年投资增速超出政府确定的20%应是大概率事件。
经济复苏趋势难改
伴随着海外经济更明确的复苏(如美国3月份经济谘商局经济先行指标环比增长 1.4%,再次超出市场1.1%的预期),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正呈现较为强劲增长的趋势。中国出口增长将会持续保持较快的恢复性增长,20%以上的增速将是有保障的,今年一季度出现的进口增速大增,从而引致贸易顺差显着缩小的局面也会在下半年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有所改变,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带动作用将会在下半年得到体现。
我们相信,也正是意识到经济复苏的势头比较好,经济总量保八有保证,如国务院一季度经济会议明确指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政府才会逐渐淡化去年以来经济复苏“功臣”之一———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支柱地位,而开始更多强调房地产的民生属性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而这样的一个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巩固稳步复苏势头,走向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至关重要。首先,它将适当挤掉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诱导资源不过度流入对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没有多大益处的房地产业,这更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它将引导居民更理性地进行地产消费,减轻当前地产消费对于其他社会消费品消费的排挤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发展逐渐回归民生“属性”将有利于增进社会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显着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逐步化解中国内需结构的不平衡。虽然这些只是中长期的效果,但是作为投资人士却必须具有这样的大局,不要因为地产的浮云而遮住了中国经济向好的“蓝天”。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