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2010年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周景彤 作者:admin 责编:


 增速回落通胀增压,政策调控难度加大

 

二季度,在外部环境好转、内需依然较强和去年低基数三大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将进一步改善,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所降低,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增大。预计二季度当季度GDP增长10.5%左右,比去年同期加快2.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长11%,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9.5%左右,比2009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外部环境继续改善,出口增长加快

进入2010年,受世界经济复苏和去年低基数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些因素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二季度进出口将继续较快增长。

一是全球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先后进入复苏,尤其是新兴经济体持续强劲。预计2010年全年增长3.5%左右。尽管世界经济复苏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今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至少不会比2009年差,这个基本判断决定了今年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至少要比2009年好。

二是稳出口政策继续发挥作用。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实施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人民币互换协议范围,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扩大出口保险覆盖率;优化出口地区结构和产品结构。由于外贸政策具有滞后效应,这些政策将在今年进一步发挥作用。

三是基数较低。去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下降幅度均超过20%,二季度降幅还大于一季度。基数较低,将对今年二季度出口增速的提高产生正面影响。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出口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贸易保护主义越演越烈,针对出口产品展开的相关调查此起彼伏。二是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不绝于耳,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三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影响因素和模型运行结果综合判断,今年二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长33%,比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上半年出口增长31%;进口增长40%,比一季度回落24.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长52%。出口加快、进口减速,二季度外贸顺差增加。

政策效应减弱,投资增长高位回落

受公共支持步伐放缓、去年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前4个月投资增幅显著放缓,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1%,比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实际增长23.7%,同比回落6.4个百分点。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延续一季度趋势继续放缓,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财政政策效应减弱,货币政策趋紧。尽管今年财政赤字高达10500亿元,但财政赤字率为2.8%左右,政策力度小于上年;特别是鉴于一季度增速高达11.9%,国家明显放缓了公共支出下达任务节奏。同时,今年以来央行不仅连续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正回购力度,并且运用窗口指导,加大对银行信贷规模的限制,这些政策效应将在二、三季度集中显现出来,从而抑制投资的过快扩张。

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长高位回落。尽管前4个月房地产投资高达36.2%,高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但在房地产新政和成交量持续萎缩的影响下,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由于房地产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0%,房地产投资减速将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影响。

三是铁腕治理淘汰落后产能,相关产业投资必受限制。鉴于“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任务艰巨,特别是今年以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而上升了3.2%,近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强调采取铁腕手段淘汰落后产能。

有利于投资较快增长的因素包括:一是由于投资增长的惯性,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有利于投资较快增长。二是城镇化提速,各地加快发展的动力十足。城市供水、供电、交通、医院、学校、住房、排污设施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加。三是投资品价格高企,也会提高名义投资增长。综合分析,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将增长24%,比一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

就业好转收入增加,消费需求继续保持高增长

在经济回暖、收入增加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下,今年以来消费需求保持高增长,成为拉动今年经济增长最稳定的因素。二季度,尽管经济面临向下压力,但消费需求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一是就业形势好转,劳动力需求人数增加多于供给人数。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最新报告,今年一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需求大于供给,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回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4,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0.07和0.18。从供求总量看,在本季度与2009年第一季度相同的92个城市中,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39万人和37.7万人,需求人数多于供给人数超过100万。就业形势好转,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居民消费。

二是企业效益好转,居民收入增加。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5%。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调查,一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55%,连续第三个季度回升。随着经济增长、企业效益改善、就业好转,居民收入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三是促进消费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如增加“三农”补贴,提高城镇低收入人群补贴额度,拓展医保、社保覆盖范围;汽车购置税、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政策延续?等等。

四是经济景气回升,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尼尔森公司联合发布《2010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过去12个月中上升了19个百分点,一季度达到108,表明我国消费者信心表现出持续增强的态势,并已回升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当前,不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汽车、住房两大消费热点降温几乎不可避免;“南旱北冻”、南方暴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影响部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初步预计,二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5%,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长18.7%,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5.7%,与上年同期大体持平。

回补库存过程继续,工业生产高位运行

受出口恢复增长、国内需求强劲和去年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快速回升。前4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比上年同期加快13.6个百分点。二季度,预计工业生产会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当季度工业生产增长16%,但受基数因素的影响,比一季度回落3.6个百分点。

一是国内需求依然旺盛。二季度消费快速增长,尽管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内需强劲将带动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二是“回补库存”过程继续。经过2009年近一年的“去库存化”之后,我国许多工业产品库存量已低于正常库存。今年在宏观经济好转与市场需求改善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已进入库存回补阶段(即“再库存化”阶段)。工业品“回补库存”将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三是外部需求趋旺。出口增加将带动工业生产加快增长。1—4月,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425.3亿元,同比增长26.5%,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四是PMI指数连续14个月保持50%以上。2010年4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7%,高于上月0.6个百分点,已连续十四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

在翘尾因素、成本推动、输入型通胀等因素的影响下,今年以来我国物价呈温和上涨态势。1—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4%(上年同期为下降0.8%),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从趋势来看,二季度物价将继续上涨,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是西南旱灾、北方雪灾和近期强暴雨等极端天气,使今年农产品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农产品生产受影响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而农产品价格又是CPI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期蔬菜价格高于往年,猪肉价格开始反弹,粮食价格上涨,都预示着农产品对CPI的压力不断增大。

二是石油、铁矿石和铜等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输入性通货膨胀影响增大。本轮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从发达国家转向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像印度、巴西、智利、俄罗斯和南非这些国家经济的强劲复苏会更多地依赖于能源和原材料,所以从长远来看,未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不可避免。

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水、电、气等调价措施陆续出台引起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一季度全国已经有7个省市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提高幅度达17%左右,并且还将有20个省市计划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今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加快,阶梯电价、水价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始实施,未来几个月针对水、电、气和油的调价措施还将陆续出台,这都将进一步推高CPI上涨。

四是翘尾因素的影响。根据我们的测算,翘尾因素对今年CPI影响最大的时间会出现在二、三季度,其中6月份翘尾因素影响CPI将超过2个百分点。

当然,货币政策收紧、信贷投放规模控制和投资减速等因素也有助于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初步预测,4月、5月、6月份全国CPI分别上涨2.9个、3.8个和4.4个百分点,呈不断加速态势;二季度CPI增长3.7%左右,比一季度上涨1.5个百分点;全年增长3.5%左右。

总之,尽管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状态,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多,经济高增长状态是不可持续的,二季度经济增长存在向下的压力,同时物价存在上行的压力,通胀压力在进一步增大。据此而论,当前我国经济刺激政策全面退出的时机还不成熟,需要“松财政”与“紧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