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经济热度适当回落 物价涨势有望趋稳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5.07,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加上此前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汽车产销库存等数据,专家认为当前经济热度已比一季度有所回落。

 一位权威人士预计,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左右,增速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6%,1-4月该指标为26.1%;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7%,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1.9%,GDP连续4个季度反弹。考虑到基期因素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一些专家认为,未来经济增速将见顶回落,不排除经济面临W型走势风险。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今年经济增速将出现一三季度高、二四季度低的局面。去除基期因素影响后,目前经济可能刚刚达到潜在增长水平。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情况很好,但一些新情况打破了预期。比如,今年预期出口将转正,并对经济起到较强拉动作用,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打破了这个预期。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不如上半年快,但全年经济增速达到9%以上应无问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今年宏观调控的核心应当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平稳。如果经济增速再往下掉,就又得回来抓保增长,这样就没有精力抓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今年的核心任务。

 二季度CPI涨幅可能超过3%

 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等公布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出现回落。但专家指出,由于去年同期物价呈现明显的负增长,再加上居住等非食品价格仍然上涨,物价压力仍然不可小觑。在5月物价环比涨幅为零的情况下,当月CPI将同比上涨3.1%左右,近一年多来首度超越3%的通胀警戒线。

 同时,由于6月份翘尾因素还将扩大,当月CPI在5月份基础上继续攀升的可能性很大。专家预计,二季度可能是我国物价压力最大的时候,季度CPI涨幅可能超过3%,但未来可能逐步趋稳。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则可能已经逼近本轮上涨顶部。近期国际原油、钢铁价格震荡下行,加上国内工业库存有所增加,专家预计5月PPI同比上涨7%左右,未来几个月将逐步见顶回落。

 李扬认为,我国不可能出现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很重要的原因是从总体来说需求不足,24个行业中21个产能过剩,在宏观上制约了物价上涨的可能。尽管一些局部领域、局部地区会出现价格上涨,但不是总体的,也不是用货币政策能够解决的。

 调控措施短期难再松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今年物价将呈现倒V型走势,长期来看很难出现严重的通胀,短期压力也不是很大。如果上半年央行没有加息,下半年物价见顶后加息的可能性也会减小。

  4月以来,新“国十条”改变了房地产市场预期,加上欧债危机影响加大,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强化了加息预期,为此需防范多项政策的叠加效应。5月中旬以来,国家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新36条”,并敦促地方政府加快保障房建设。此间观察家认为,目前政策层面已经有所缓和,短期内出台更严厉调控政策的可能性在减小。

 光大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都难以立刻放松。对于政策松紧,需要观察GDP、通胀率和房价三个关键变量。当出现GDP增长率回到9%以内、CPI涨幅回到3%以内、房价下跌15%-30%等三条件之一时,市场对政策的预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时间节点上倾向于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届时市场有望出现机会。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现在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处在观察期,如果未来经济增速下降比较快,今年晚些时候经济政策基调可能会有一定的调整,这种调整突出的表现是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而重新出现非常大的信贷增长,并通过信贷刺激经济的可能性很小。

 海关总署10日公布5月外贸数据,国家统计局和央行11日将公布当月其他宏观经济及金融数据。专家预计,5月物价涨幅可能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但食品价格回落可能带动物价后势走稳。

 由于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工业经济热度回落,5月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下滑。经济热度仍高但环比向下,通胀预期并未完全稳定,复杂的经济局面将考验宏观调控智慧。

 ■ 观点

 陈东琪:通胀压力不会很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10日表示,通胀压力不会很大,全年通胀水平控制在3%以内是有把握的。

 陈东琪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政策作用发挥得当,我国通胀压力不会很大。粮食储备良好是通胀压力不大的重要因素。虽然CPI涨幅到7月、8月可能会超过 4%,但从全年来看仍比较稳定,总体上控制在3%以内是有把握的。当前要防范的是外国资本的输入,因为外生性因素会比内生性因素更强,PPI影响会传递到 CPI。

 陈东琪指出,从短期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二次探底”概率提高。防范经济“二次探底”,创新是最主要策略,要着力改革和创新,比如金融创新。同时,从确定持续稳定增长目标、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减少国际储备的货币资产、加快对外资本并购、增加资源储备、减持美债等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陈东琪表示,下半年调控政策是否会持续针对房地产,要看政策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从全球经济形势分析,政府采取的政策符合实际。总体来说,房地产要防止泡沫化,要增加供给。

 谈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陈东琪认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负面影响看,我国持有的欧洲债务会缩水;正面看,会促使我国出口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本报实习生 郭薇)

 野村证券:今年顺差规模将明显下降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10日表示,预计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将从2009年的1960亿美元降至700亿美元。

 孙明春表示,5月出口好于预期,一方面是受低基数影响,去年5月出口同比下滑了26.4%,另一方面表明经济基本面继续改善。进口增速从4月的49.8% 放缓至48.3%,弱于预期,但仍属于强劲增长。5月贸易顺差从4月的17亿美元扩大至195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出口超预期增长(钢铁、铜和锌的出口推高了整体出口),但考虑到部分产品的出口增幅,今年剩下的时间里不会延续这种势头。(朱茵)

 长江证券:未来两月出口将继续复苏

 长江证券研究部10日发布的报告认为,出口复苏在6月、7月仍可延续,但将难现目前这样的强势。因此,这样的复苏阶段仅仅是一个短期阶段性过程,难以成为长期趋势性状况。

 长江证券指出,出口复苏仍面临一定的阻力和风险。首先是贸易摩擦。从去年7月、8月开始,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经济体经历了就业市场的巨大冲击后,显露出明显的贸易保护升级的迹象。如果这一趋势延续,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出口复苏进程。其次,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影响出口复苏。(朱茵)

 申银万国:全年出口增速可达28.5%

 申银万国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考虑到欧债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要到四季度才会明显体现,因此将全年的出口增长速度上调到28.5%,比此前预期调高6.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顺差17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回落181亿美元。

 李慧勇表示,今年以来出口增长情况比乐观的预期还要好。5月份出口增速达到48.5%,除了去年较低的基数因素外,外围市场的良好表现也是拉动出口好转的重要因素;进口增速继续回落,这与国内需求逐渐趋稳有关。进出口水平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增速仍处较高水平,预示未来出口表现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