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回落不等于探底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李海楠 作者:admin 责编:
关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猜测,7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在韩国召开的“21世纪亚洲:引领未来之路”的峰会上再次肯定地说:“绝无可能!”他认为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正在远去,今明两年,经济会持续增长。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平稳复苏只表现在上半年,年中时达到顶峰后可能出现拐点,预计下半年会减速。从当前形势看,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速回落成必然,美、欧和日本经济将继续面临增长困境。
不会二次探底
是减速还是二次探底,各方争执不定。知名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就大胆预言说,全球经济陷入二次探底的概率仍有40%。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与2008-2009年的经济增速相比,二次探底不可能,最多称得上是回升过程中出现的“回落”。
而对于这个拐点,IMF上周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4月份的4.2%升至4.6%,很多专家认为,4.6%可能成为一个峰值。对于中国经济,各方认为其增长在下半年很难突破11%关口,不过会在这个基点下徘徊。
奚君羊认为,用“二次探底”来描述经济减速这一说法不准确。因为“探底”意味着各国经济会出现严重衰退,其覆盖面会波及全球各个领域,而导致下半年全球经济回落的主要原因——一些国家率先退出刺激政策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力绝对有限,所以“二次探底”不可能。
弘业期货青岛营业部总经理刘新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8%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下限,下半年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关系,也就是在“硬着陆”和“软着陆”之间取舍。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看,下半年“回落”将成为主基调,问题在于是主动回落还是被动回落,以及回落的幅度和方式有何不同。
刘新涛认为,保持高增长并不一定是良策,因为即便是在经济健康时控制增长速度是必然政策选择,何况如今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想保持增速难度很大,且产能过剩、国内需求不旺和国外贸易壁垒都影响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要在回落基础上加速调整经济结构。
局部威胁仍在
虽然IMF一再强调随着减赤政策的推行,债务危机阴影已在消退,然而,这其中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刘新涛认为,欧洲国家为了降低财政赤字,会快速退出刺激政策,而这绝对不利于持续性复苏。如果欧元区在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上先于美国加息,那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来说又将是一个大灾难。这不仅不利于欧洲出口业,更会让美元承压继而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全球通胀预期升温。
与此同时,欧洲银行业也如履薄冰。近日,欧盟对90多家银行进行压力测试,虽然结果在月底公布,但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IMF均警告称,欧洲银行业又走到了悬崖边,各大银行从债券市场获得融资有难度,也对企业和消费者实施了惜贷政策,这对经济增长极为不利。据国际清算银行估算,世界各国银行欠债记录累计共达5万亿美元,其中,欧洲银行债务就占据一半,约2.6万亿美元。
美国和亚洲经济体也面临诸多风险。美国失业率一直高居不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通过推动出口贸易来创造就业,并把中小企业作为帮扶对象。然而,这一计划似乎很难实施,因为美国银行业对当前经济形势不看好,“惜贷”政策很普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3日呼吁,增加对陷入财政困难的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供应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关键。
至于亚洲,IMF总裁卡恩7月12日警告,亚洲经济体今后将面临资金流入大幅反弹引起的国内通胀压力和发展不平衡两大风险,呼吁各国通过货币升值、调整外汇储备以及资本管制来遏制风险。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