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外储管理新政背后的战略转向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贺 军 作者:admin 责编:
我国是典型的“官方债权国”,这带来了非常大的集中风险管理问题。经济不断累积以国际性货币持有的外国流动债权,所产生的货币不匹配将使国内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难以实现均衡,也使货币当局对货币和流动性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如何改变官方储备与民间储备结构,真正实现从“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的路径转变,意义重大。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的通知》。出口收汇留存境外,不仅意味着将提高境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缓解外汇储备激增压力,畅通人民币境外流通,更意味着我国贸易外汇管理制度的重大突破。或者说,我国正在探索从“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的战略路径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的角色转变。随着我国从资本净输入国转化为资本净输出国,从对外债务国转化为对外债权国,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身份也相应地从筹资者转化为投资者。
如果按照债权国的概念界定,也就是国际头寸表中,对外资产大于对外债务这一衡量标准看,中国成长为债权大国的速度,比崛起为经济大国的速度更快。2002年后,我国经济进入新兴债权国阶段。到2006年,中国继日本和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债权大国,并于2008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净债权国和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
截至去年底,全球外汇储备为8.1万亿美元,中国近2.4万亿的美元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近三成。如果一国的对外投资是以直接投资、私人性质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为主体,可称为“私人债权国”;如果一国的对外投资是以储备资产或官方贷款为主要形式则称之为“官方债权国”。 与其他发达债权大国的性质不同,我国的债权性质是典型的“官方债权国”。 官方债权大国带来了非常大的集中风险管理问题。经济不断累积以国际性货币持有的外国流动债权,所产生的货币不匹配将使国内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难以实现均衡,也使货币当局对货币和流动性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从更广义的外汇资产总量来看,截至2009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34601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储备资产头寸占对外金融资产的69.3%,外汇资产集中在政府手中,民间外汇资金蓄水池有限。若以国际横向比较来看,美国官方的外汇储备虽然只有我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民间所持有的外汇价值达9万亿美元之巨;日本的官方外汇储备为1万多亿美元,而日本民间所持有的外汇高达3万多亿美元。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这使我国的基础货币供应被动受制于外汇供求,大大增加了基础货币调控的难度。近年来,外汇占款存量占基础货币存量的比例不断提高,2006年已达108.49%,而外汇占款增量占基础货币增量的比例,在2001、2003年就超出了100%,2004、2005年甚至超过200%。
从这个层面上讲,同样是出口和顺差大国的日本,其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近些年,日本积极推动向“私人债权大国”转型,日本官方储备资产只占日本对外资产比重的17.6%。1980年日本修改了《外汇法》,规定外币存款自由化,外币借款自由化,允许自由外汇交易。2005年又提出从“贸易立国”战略向“投资立国”战略转变,以提高对外资产收益率为中心,改善国际投资的结构和质量,争取到2030年把所得收支盈余对GDP的比率提高一倍。为此,日本各方积极努力消除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障碍,促进直接投资双向扩大。近5年来,日本每年海外证券利息收入在500亿美元以上,日本企业的资本利得及海外进账也极其巨大,所得收支盈余已成日本重要的外汇储备来源。
可见,如何改变官方储备与民间储备结构,真正实现从“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的路径转变,意义重大。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09外汇管理年报》时就透露,为提高境内机构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外汇局将在部分地区开展政策试点,允许境内机构将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的出口收汇留存境外。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在逐步放松对结售汇强制要求的同时,不断探索构建更有效的制度框架,这表明,我国在政策上已经偏向于引导“藏汇于民”。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外汇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众多制约“藏汇于民”的制度障碍。比如,在我国放宽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资金的同时,对外汇资金运用并没有做到相对应的放松,企业和个人到国外的直接投资和直接购买金融产品仍然受到诸多限制,而居民可以选择的外汇投资品种和工具仍然极为有限,且收益率也不高。此外,在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的大背景下,企业和个人往往将外汇资金视为烫手山芋,一旦取得外汇资金就迅速结汇。
因此,需要启动新一轮外汇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通过新的制度安排,促进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首先,划定官方外汇储备规模。按照外汇储备功能的多样性,可以将外汇储备分为基础性外汇储备、战略性外汇储备、以及收益性外汇储备三个层次,各个层次均对应不同目标和相应的规模。在制定外汇合理规模的基础上,将一部分外汇资产从央行的资产负债中移出,形成其他的官方外汇资产和非官方外汇资产;其次,继续推进强制结售汇制度改革,逐步过渡到比例结售汇制,并最终形成意愿结售汇制;再次,建立起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外汇交易市场体制:引入多层次市场交易主体,以丰富本、外币交易币种,提供规避外汇风险的对冲工具。最后,构建完整的“走出去”外汇管理促进体系:由国家对外投资逐渐转向民间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购买国外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畅通民间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渠道。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