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人民币升值凸显中西部竞争力优势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林春霞 作者:admin 责编:

    人民币不断升值,给不同地区的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在人民币升值的漩涡中表现出的不同的竞争力,更加表明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中西部地区产业对升值的反应

落户在安徽合肥的芯硕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刘钧向本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对我们这样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是有利的,我们的原材料60%—70%进口,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我们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下降了,同时我们的产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本身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竞争优势较强,有些技术甚至处于空白点,因此利润也相对较高,目前这个行业利润率达60%—70%,而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研究员、欠发达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向本报记者表示,我国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人民币升值对沿海地区影响较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会像东部那么严重,因为中西部地区以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能源型产业为主,而且民营企业少,传统轻工制造业少,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以重工业居多,依赖内需市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而东部地区大多是微利的出口加工企业,外贸依赖度高,对汇率反应较敏感,经济较脆弱。

袁钢明说,从人民币升值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的竞争力优势已逐渐丧失,货币价格稍微变动就承受不了,而中西部地区恰恰相反,一些能源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供方垄断地位与强势支配权,不需要通过低价竞争获得市场,甚至还可以通过提价来获得高利润。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产业的优劣势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有了明显的对照。

出口型企业要学会夹缝中生存

中西部地区产业虽然对外贸依赖度不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人民币升值对中西部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江西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孙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凤凰光学产品主要以出口市场为主,大部分以美元结算,其中少部分是日元结算。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6.81—6.80,下半年加快了升值步伐,汇率在6.80—6.60之间,幅度下降了0.2至0.3个百分点,这是企业所无法预料的。日元升值,美元贬值,一赚一亏相抵消,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升值给凤凰企业带来的损失约300万至400万元。之前的订单只能按老价格执行,一些新订单开始按最新汇率报价,以减少企业损失。

对其应对之策,孙先生告诉记者,企业首先要跟银行合作,让银行提供信息平台,选择针对货币升值的延伸金融产品,通过对人民币升值进行预估,寻找汇率平衡点,从而为出口订单作决策参考。其次,适当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产品报价或按当前汇率结算;或双方约定一个升值范围,汇率超出约定的范围可以提价,在约定范围之内可以由生产企业自行承担。

孙先生认为,出口加工型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今后不仅要随时关注汇率变化,将汇率因素作为重要条款在合同中体现,并要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应对出口市场。既要保持利润,又要考虑市场竞争份额,要学会夹缝中生存。

调控政策应以长远发展为着眼点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人民币升值是个趋势,远未结束,还会经历一个较长时间。日元当初快速升值时,日本国内企业也经历了一个阵痛过程,一些强势企业,如松下、索尼等加快提升产品美誉度,急骤扩大市场占有率,使产品在国际市场拥有了稳定的份额。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都是通过提高核心竞力,提升品牌美誉度,及培育稳定出口市场,来应对国际货币的波动。

赵庆明认为,我们的出口市场还很不稳定,很多企业经常是打一枪换一炮。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还不够,对GDP拉动很有限,拉动地方GDP的主要是靠传统产业,一些地方为了政绩,不得不放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培育品牌与核心技术,培育稳定的营销渠道,是当务之急。

刘钧表示,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虽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区域产业的调整。目前的这种压力主要是地方政府短视的政策导向所致,大家都只看到短期GDP,以致造成目前的困境。

一位来自浙江宁波的家电企业老板徐先生向本报记者诉苦,几年前,企业利润还能达到15%左右,现在能保本已经不错了。特别是人民币升值以来,外向型企业几乎没什么利润了。现在有些企业明知产品没有利润,还要生产,硬撑着,是出自三方面原因:一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二是怕银行找上门来催还款;三是担心员工流失。问题是,没有利润的企业也硬撑不了多久。

袁钢明就此分析说,美国打货币价格战,主要担心低价竞争,而低价低成本竞争正是我国出口的最大特点。他认为,在特定的国际贸易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应有所调整,一是出口转内需,立足国内,挖掘庞大的内需市场;二是彻底淘汰和扭转低水平、低价格竞争的出口格局,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多培育一些能经得起考验的巨无霸式的外向型企业。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