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应转向“控物价、防通胀”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刘满平 作者:admin 责编:
通货膨胀已成严重现实,物价全面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增大,所以当前以及明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应偏向“控物价,防通胀”,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应将此当成首要任务,原先货币政策所承担的多重目标也应转向“注重单一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目标”。
再过一段时间,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参考往年惯例,这将为2011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定下基调。去年的会议根据当时的经济环境,定调为“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后来进一步明确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并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通货膨胀已从预期转化为较为严重的现实,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是能否保住GDP,而是物价全面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当前以及明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应偏向“控物价,防通胀”,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应将此当成首要任务,原先货币政策所承担的多重目标也应转向“注重单一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目标”。
“二次探底”现象基本不会出现
“保增长”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增长下滑这个特定的环境所提出来的,我国以及其他国家采取的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确实起到了“保增长”的效果。不过,目前大家所担心的是,这种依靠政策刺激而出现的增长是否能持续,是否会“昙花一现”?一旦这些措施退出,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依笔者判断,这种现象基本上不可能出现。
首先,从全球范围上看,虽然近期美国、日本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希腊、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心,但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第三季度,美、欧、日等经济体已实现连续5个季度正增长,特别是第三季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好于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第三季度,由于居民消费、出口和政府开支强劲,美国实际GDP第二次预估值按年率增长2.5%,高于首次预估2.0%的增幅;日本GDP环比增长0.9%,按年率计算则增长3.9%,高于市场预期;欧元区经济体GDP环比增长0.4%,按年率计算则增长1.9%,欧洲企业盈利普遍超预期。按照传统经济学定义,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并进入复苏状态。尽管多数发达国家实体经济还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但总的来看,表明全球经济正在缓慢复苏,除非再爆发一次较大的经济危机,否则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其次,从国内情况看,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逐季下滑的格局,1—3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1.9%、10.3%、9.6%。但这个结果不是由于经济增长动力衰弱,而是由于去年增长基数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受今年宏观政策主动调整的影响。更何况,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上看,我国经济仍可保持较快增长,进入常规增长轨道:第一,从近几个月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这一领先经济指标的波动趋势看,7月份开始就已从“回落”向“回升”方向发展(7—10月份分别为51.2%、51.7%、53.8%、54.7%?,预示了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且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全年GDP增长超过9%不成问题。第二,从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虽逐步下降,但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基本实现市场接替。在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国家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方面,由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较快以及出口企业经营竞争力的提高,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
“高通胀”可能会常态化、中期化
自今年7月份CPI重新回到了3.0后,整个物价的走势并没有随着下半年“翘尾”因素的逐渐消除而回落,无论是食品价格还是非食品价格,都呈现一个普涨的态势。10月份 CPI同比上涨4.4%,创25个月来新高,连续4个月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而且从趋势看,7—10月CPI环比分别为0.4%、0.6%、0.6%与0.7%,环比加速上涨显示通胀加剧,原材料价格和工资上涨逐步向消费品价格传递。11月、12月,即使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措施,货币政策适当转向、流动性部分回收、蔬菜价格有所回落、预期适度回调的情况下,仅“翘尾因素”加上“上月新涨价因素”两项远远超过3%的调控目标。而2011年这个问题还会比较突出:一是因为全球流动性泛滥,美元贬值,引发输入性通胀;二是资源、环境、劳动力与生产成本增加的趋势会继续;三是城市化加快,物流结构变化,运输费用和商业成本增加;四是全年约2.3的翘尾因素以及PPI向CPI传导等因素。初步预计2011年通胀水平会超过3.5%,并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其中,6月份可能达到顶峰。
货币政策应“注重单一目标,兼顾其他目标”
综观最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取向变化,重点始终离不开“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控物价”等方面,唯一不同的是根据当时经济形势变化进行相机抉择,不断调整其节奏和力度,改变其优先顺序而已。例如,2008年年初是“两防”(“防过热、防通胀”),到7月份变成“一保一防”(“保增长、防通胀”),到了11月份改为“一保”(“保增长”)。一直到2010年1季度之前,“保增长”都是最重要的主题。因为“调结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名义上还在提,但实际操作中有些顾不上。而内需问题长期存在,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每年都需要“扩内需”;“惠民生”则是一个永远坚持的方向。“防通胀”的问题由于全球经济还处于复苏阶段,CPI长期低于3%的界线等因素,被忽略甚至抛弃了。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笔者就建议过决策部门应注意“4万亿投资计划及一系列刺激措施”背后所蕴藏的通胀风险,建议抽紧银根?尽早、适当、逐步退出这种刺激性政策。今年1—4月份?鉴于1季度经济显示过热迹象,并且有些指标(如能耗指标)也出了问题,有关部门才开始了密集的政策调整,例如加强从市场回收流动性?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实施房地产新政,强制节能减排、人民币汇改重启、调整出口退税等。但是?当5月份随着欧债危机加剧以及对国内出现所谓“二次探底”的担忧后?前期收紧的政策开始放松,特别是央行整个三季度市场投放的净头寸增加1.9万亿元之巨。
在巨大的流动性以及今年早期极端气候、灾害等因素影响下,7月份后,整个物价走势并没有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渐消除而回落,反而逐步往上涨,“防通胀”又不得不摆上前台。本来,从宏观调控取向的关系上看,“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是一组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标?“如何在调整结构、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同时保证经济增长”也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两难问题。在现实中,三者之间一直也是拉锯战。如今,当通胀成为未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头号大敌,经济增长基本不成问题,结构调整还不至于火烧眉毛之时,我们该做的只能是应急处理的方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宏观调控取向应相机抉择,顺序有所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无疑应当从前期的重在“保增长”,转向“控物价、防通胀”为主。
基调确定后,接下来的就是货币政策也应有所调整。在成熟的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中,货币政策的首要目的是维持国内的价格稳定,因此决定一国货币政策的首要因素是物价水平。但在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水平较低。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上,它的目标是多重的,即除了维持价格稳定外,还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金融机构的健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等多个目标。而事实上,这些目标在某些时候是相互冲突的,想把所有的货币政策目标都一致起来是很难的,这就导致当不同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时,货币政策就会陷于两难甚至多重困境。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对众多目标进行平衡和有所取舍。因此,建议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应明确为“积极应对通胀,维护价格基本稳定”,在此基础上再兼顾其他目标。为了“防通胀”,不仅要使用包括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的数量型工具,还要适时运用价格型工具,不断吸收流动性。并且根据动态跟踪经济统计数据,适时调整和灵活运用其他各项政策工具内容。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