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继续加息刻不容缓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李雨谦 作者:admin 责编:

    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在目前的中国经济中,它已经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和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物价的持续上涨。

随着促使中国经济通胀预期持续加大因素的增多,以及非价格工具的货币政策调整效应出现边际效用递减,加息这一杀手锏的继续加码已经刻不容缓。

首先,国内通胀的形势不容乐观。从“豆你玩”、“蒜你狠”开始,市场上的菜价和肉价一天一变,节节攀升。当消费者对此产生抱怨时,商户也只能以“我也没有办法,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作为无奈的回答。

有机构预计,11月份CPI将继续上升,增幅达到4.8%左右。这一变化已完全背离CPI的正常季节波动规律,呈现出食品和非食品同涨的态势。

从此次涨价的过程来看,与以往不同的是,一些农产品期货明显成为了炒作对象,而这或许不得不归因于流动性的泛滥,其不仅推动了通胀形势的日益严峻,而且可能造成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血”。

另一方面,目前一年期定存基本利率仅仅为2.5%,长期的负利率也只能使更多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因此,资产价格泡沫越吹越大也不是不可能的。

与通胀相比,资产泡沫更难确认、更难甄别,也更难防范,一旦破裂后对经济的危害也更大,而加息无疑是防止泡沫经济不断恶化最为有效的手段。

有学者称,目前政府所进行的控制物价的措施应该可以使价格持续上涨得到抑制。笔者也相信中国政府的能力,但是经过扭曲的价格表现已经被历史无数次证明这将会导致整个经济各个要素相互配置的失灵。其次,非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之前已经频繁出台,但是在年末金融机构几乎没有较大贷款冲动的前提下,其效用正在逐渐缩减。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数量型的货币工具,短期内提高它对于抑制通胀的作用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但是随着其不断收紧,市场对其已经失去了较强的预期感,恐慌效应也开始渐渐消化;而且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继续上调的空间十分有限。

当然,不排除存款准备金率突破历史高位继续上调的可能,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持续的数量型收紧不可避免地需要伴随着资金价格的提高即加息,否则,对冲的效果将不会明显。

此外,央票发行量减少倒逼央行加息。在强烈的加息预期下,机构为避免未来出现浮亏,对央票认购热情不高,由此导致上周央票发行量居然跌到了只有几十亿元的地量水平。

也有专家认为,此时公开市场操作已几近丧失了流动性管理能力。在年内外汇占款、财政存款等流动性外流暗道导致货币达标压力依然巨大,而且准备金率日渐趋近经验极限值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的失灵显然是无法容忍的。

而公开市场操作如果要想恢复其流动性管理功能,必须加息。在波段利空出尽,加之利率继续上升之后,其回笼量可望有所回升。

最后,从央行当局的表态来看,似乎也已经做好了继续加息的准备。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最近通过撰文《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控信贷投放,继续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明确指出,未来将“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这可以解读为,央行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等待时机动用“加息”这一价格工具,而不会完全受制于热钱的问题。因为货币政策管理当局或许认为人民币升值是热钱流入的主要原因,而非加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加息所面临的压力,给加息创造政策空间。

笔者认为,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在目前的中国经济中,它已经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和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物价的持续上涨。因此,价格调控还应该由价格工具来主导,加息已经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