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经济转型,加减乘除中的阵痛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编者按: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国际经济发展失衡的当下,出口型经济体面临 “倒逼式”转型压力。在转型过程中,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设计一套符合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历史的转型配套计划。推动经济转型是“十二五”重要任务,但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转型各有“本地化”特色,东北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在于众多国有企业的转型,西部可持续道路难在保护生态环境压力的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沿海经济区不仅要完成转型更要完成升级。
  以新西兰为例,该国2006年设立的实现经济转型五大标准是,建立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发展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国际性大都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德国、美国还是马来西亚,其工业转型都离不开国家资金刺激、监管体系和教育培训这些后盾作保障。
  东北
  新困旧难牵绊产业升级
  ■ 本报记者 王丽颖 发自上海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现代工业的摇篮,有着完整工业体系,钢铁、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聚集于此,东北农业区也是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自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以来,东北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的统计,2009年,东北三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33亿元,是2003年的5.6倍,6年间年均增长3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214.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5.9%提高到1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9.7亿元,是2003年的3.2倍,年均增长21.4%。
  不过,东北地区在经济转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制度创新仍将是其需要在转型道路上重点进行努力的方向。
  国企改革成本较高
  谈及东北地区经济转型,首先应提及国企转型。
  东北国有企业的问题包括,国有企业生产率低下、内部改革动力有限、市场扭曲、财务损失和机会成本、社会稳定的考虑以及短期的“国企改革成本”。2004年开始,吉林省就出台了对816户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的决策,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比如,监管体系不透明导致腐败以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依旧时有发生。
  东北老工业的设备更新,首先面临资金的掣肘。另一方面,即便有了融资渠道,也会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如果企业难以盈利,这笔资金由谁来归还就成了大问题。
  除了资金问题,东北国有企业的有效转型还需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法律保障同步(例如更开放的跨国并购途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及鼓励私人投资的投资环境普遍改善等。
  生产型服务业崛起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生产型服务业成为新的契机。生产型服务业是现代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主导产业和支撑产业,但这类产业目前还处在尝试阶段,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中国市场研究营销中心副主任牛海鹏博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北国有重型企业云集,除了立足现有产业,让市场自发升级产业链,别无他法。但该地区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的空间很大,虽然生活型服务业受到收入分配影响潜力小,但其制造业有雄厚基础,为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对象。比如东软集团始于东北大学,类似的软件开发产业在沈阳、大连等城市不断崛起。”
    中小企业缺乏政策支持,民营经济施展空间小。东北诸多行业中,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导致经济活力不足,缺乏竞争力。弘业期货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刘新涛认为,东北经济转型,必须加速民营经济的发展,除了一些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大型企业外,尽量让民间资本进入到转型中来,这样才能增加经济活力,促进竞争,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如果政府不给予税收、土地和信贷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很难吸引民间资本入内。牛海鹏认为,许多民营企业不愿进入该地区,是因为一些政策承诺无法兑现。
  农业受到外资威胁
  外资渗透已成了东北农业转型的新威胁。虽然东北是农业大区,但在超市里,很难看到来自该地区的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这是因为东北还没建立一套从种植到深加工的一条龙产业基地。牛海鹏认为,东北农业区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其命运仍被掌握在国企手中,发展活力不足。
  另外,刘新涛认为,东北有建立“世界级”的农业基地的条件,但却被外资逼进了死胡同。在全球粮食安全出现隐患之际,一些外资纷纷瞄准中国东北,游资炒作玉米、绿豆和大蒜等农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东北还是玉米的主要产地,玉米现货紧张在去年也时有发生,政府只关注原粮收购市场,而忽视了对一些粮业后续链条的调控。价格被投机者控制后,进口农产品会对东北乃至全国产粮区产生不小影响。2010年前7个月,我国玉米进口同比增长56倍,进口数量高达28.2万吨,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进口玉米这一农产品,而美国和阿根廷玉米商乘机挤入中国,值得重视。
  双“三角”
  亲兄亲弟争辩转型之路
  ■ 本报见习记者 王凯 发自上海
  
    长三角和珠三角,犹如一对兄弟,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肩并肩领舞中国经济。时至今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裹挟下,两地区的出口型企业都不得不面临转型难题。而那些为中国市场经济提供养分和活力的中小型企业,在面对转型的阵痛与迷惑时,更是难以抉择:究竟是“熬”下去,还是积极地“转”过去?
  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共有近千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两地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大刀阔斧地进行“自上而下”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在于,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其间出现的“转型盲区”、“产业断层”和“技术鸿沟”等问题,中小企业如何顺利解决?以中小企业的财力和人力,做产业转移、整合的减法尚可,但对产业升级、创新的加法与乘法,又如何娴熟掌握呢?
  况且,在一些中小企业主看来,“转”并不一定意味着生。广州耀辉纺织加工有限公司是众多珠三角的出口导向型小纺织企业之一,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陷入困顿,企业主兄弟两人就转型与否,以及如何转型展开了争论以及不同的实践。他们的故事也许代表了同类出口型企业目前面对转型时的状态。
  “熬”还是“转”
  “当时身边有一批人响应政府号召跑到中西部或者东南亚去开厂,也有转行投资软件的。结果大多不好。”
  “那时候,我比今年春晚红起来的旭日阳刚不知道苦多少,只不过我比他们能扛。”广州耀辉纺织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康大辉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感叹,2008年的夏天,他的工厂一个加工订单都没接到。
  康大辉的纺织加工厂从2001年成立至今,生产规模主要由业务人员跑出的订单量安排,“单子最多的时候,50多名工人一起生产。”
  面对记者关于“当时有没有考虑过企业转型”的问题时,康大辉直言,“当时身边有一批人响应政府号召跑到中西部或者东南亚去开厂,也有转行投资软件的。结果大多不好,最惨的赔得只剩下裤子,血淋淋的。”
  事实上,据投资东南亚国家企业的高管反映,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政府和民间社团的引导,走出去投资往往带有盲目性。
  “我2009年大学毕业时,哥哥的公司虽有恢复,但外贸订单还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耀辉纺织加工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康晓辉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那时候兄弟之间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没少争吵。
  提到这段往事,康大辉似乎仍有火气:“企业转型哪有那么简单,以为是骑自行车呢,说拐弯就拐弯。转型需要技术,需要资金,转型的风险是我们这种小企业承担不起的。”
  据了解,近些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完成产业升级,先后提出了“腾笼换鸟”(引导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企业实施转移) 、 “退二(产业)进三(产业)”等转型策略。
  “大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可以转型。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太多了,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更多的要靠自己把握。特别是现在信贷控制这么紧,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不容易。”康大辉坦言自己选择了“熬”。
  对于中小企业获得政府资金难的问题,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顾晓敏直言,中小企业想要拿到政府资金,就必须借助于中介,只有通过那些中介才能获得资助资金,但企业申请到的资金需要给中介30%-50%的费用,中小企业对这些资助资金的申请失去了兴趣。
  寻找“档口”
  “我把企业搞到西部去,一个人都不认识,我怎么腾挪?”
  “大哥既不愿意把工厂迁到内地,也不愿意离开纺织加工业。”康晓辉告诉记者,正因为这样,自己才决定到北方城市开档口(广州语,意为接业务的商铺),接单子,开拓国内市场。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像康大辉这样“保守”的中小企业主不在少数。对此,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人是知足常乐的,有订单就生产,没订单就关门,关门后有房子就出租房子,没人租也还是有房产,‘没订单’不被当成是很大的困难。所以很多小企业主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
  “一个企业生存的价值就是能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别人嘛。老百姓到什么时候都要穿衣服,所以我认为这不是落后产能。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做什么都讲人脉,讲圈子。我把企业搞到西部去,一个人都不认识,我怎么腾挪?”对自己的决定,康大辉自有一番解释,他同时强调资金上的困难,“资金是我们这样小企业转型的最大障碍。”
  到了2010年初,出口形势仍没有完全好转,康晓辉决定开拓国内市场,他从广州北上,第一站选择了杭州。
  然而有资料显示,长三角纺织厂原本是“七成出口、三成内销”,现在已变成了“三成出口、七成内销”。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出口纺企大量转做内销,或将使纺织行业出现至少30%的产能过剩。
  “纺织业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成熟的饱和行业,特别是做出口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夸张点说,每秒钟都有企业倒闭或开张。”康晓辉说,2010年3月他在杭州呆了一个星期,发现当地纺织品市场已经饱和,竞争非常激烈,于是决定沿着长江往上走,最终抵达武汉。
  学做“加法”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就要轻易放弃传统产业的现有优势。”
  康晓辉现在在武汉租的档口已经正常运转了,“比想象中要好,订单的利润虽然没有外贸单子的利润高,但是品种多,量上也不小,我这边的业务量差不多是现在企业的1/4强。”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出口受阻,未来3至5年中国纺织市场将面临内外需转换的阵痛期,大量出口产品转向内销必将加剧国内市场竞争。
  “其实在弟弟出去找档口的那段时间,我也试着和别人谈了谈股票软件销售的门路。”康大辉直言,想想前几年昙花一现的寻呼机和小灵通企业,自己还是打了退堂鼓。“高科技一来投入大,二来技术的走向一直不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有些东西我们根本把握不了。也许有人认为,坚守老本行是没出息的表现。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连该做、会做的事情都没做好,不该做、不会做的事情就能做好吗?”
  康大辉正打算为企业购买德国纺织设备改善自动化流程,以及聘请产品设计师。“德国的机器最迟下半年就能预定,现在就等资金到位。”
  “纺织业是中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同时又是可大量吸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短时期内无可替代的。”新郎希努尔集团董事长王桂波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就要轻易放弃传统产业的现有优势。”
  国家制定的《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提到的“50+110”工程,在50项关键技术的266个子项中,有50项节能环保项目。而在110项重点推广项目中,节能环保项目就有34项。可以说,节能减排贯穿了纺织业科技进步纲要的始终。来自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纺织工业总能耗占全国工业总能耗4.3%,规模以上企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企业8.5%;废水排放量占全国的10%,其中80%为印染废水,平均回用率仅为10%左右。
  对此,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兼职副会长车克焘表示,纺织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打造能源节约型生产,以及具备快速生产能力的企业。
  西部
  利用资源
  跳出资源
  ■ 本报记者 王丽颖 发自上海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一个十年计划后,西部地区生态和基础设施条件已得到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对外开放度较低,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呈持续拉大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粗放经营难持续
  西部经济转型有自身优势也有其高难度挑战。优势在于其经济大多以农业、石化建材和冶炼制造等资源型经济为主,只要能确保治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依靠当地地理条件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现代科技农业,就可以实现经济转型。然而,其难点在于,资金不足,地方财政造血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完全依赖国家投资,且环保要求高,教育相对落后,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发展新产业局限性大。
  甘肃省张掖市政府研究室工作人员赵东哲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长期处在粗放经营的轨道上运行,形成以能源资源性产业的开发和加工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其一,自然资源依赖程度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立足资源搞开发”是除中心城市以外西部大部分地区发展经济的基本模式和战略,并吸附着这一地区60%左右的劳动力。工业生产中基于资源开采加工的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的比重约在40%左右,导致这一地区生态总体呈恶化趋势,目前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其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的贡献较小。其三,科技投入少,科研基础设施薄弱,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未确立,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其四,就业增长较为缓慢,人才外流严重,创新型人才支撑不足。其五,第三产业发展较缓慢。
  目前,西部正努力把发展新能源产业同有色冶金等资源深加工产业对接,形成“风能、太阳能-电能-电熔冶炼-新材料产品”等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构筑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集群。然而,出现的新问题在于,西部新能源存在过剩现象,“上网难”、“传输难”问题成了困扰了西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教育提升是关键
  由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加上城镇化推进速度不快,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实现就地转化,不得不到东部地区去打工,形成跨区域的大规模民工潮。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专业技术队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创新型人才匮乏。
  中国市场研究营销中心副主任牛海鹏博士认为,西部经济先天不足,经济转型只能根据当地条件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产业,比如提高对矿产等资源开发的技术是转型的必要一步,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投入大批资金创建新的工业。该地区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人才流向,不像东北地区有着良好的教育基础,西部教育师资水平均落后全国其他地区,若想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国家投入的大部分资金除了帮助发展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外,剩余资金都该投入教育。从德国等成功转型的地区看,其教育培训与产业升级紧紧相伴,教育落后始终会成为制约西部转型的速度。
  虽然西部工业体系不完善,但发展现代农业很有潜力,目前的难点在于农业走品牌化路子仍有难度。专家表示,要转变粗放型农业,就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将传统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劳动力资源虽然多 ,但素质普遍低下,培训工程异常艰巨。牛海鹏认为,西部农产品的品牌化道路不应该走企业品牌化之路,因为以“某公司”的名义很难走上国际市场,他们应该以地域为品牌,比如发展新疆“库尔勒香梨”,甘肃“金张掖红提”、“定西马铃薯”或“兰州百合”等地域品牌更有出路。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