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深化改革 促进经济平稳回升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孟春 作者:admin 责编: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7%,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仔细分析一季度的宏观数据,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房地产投资的增加尤为明显。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6.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2%。然而,令人担忧的是,3月份用电量增速创下了自2009年6月份以来46个月的次低,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只有18.7%(这一增速是近十年来的季度最低增速),显示出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较大。尽管3月份PMI指数有所回升,但PMI在过去六个月一直徘徊在50—51之间,也说明制造业继续复苏的力度不够强劲,彰显出我国实体经济复苏进程十分脆弱。
其次,消费出现疲软态势。虽然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5.5%,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一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了1.9个百分点。其中,餐饮和汽车类消费的增速回落明显。餐饮行业收入同比增速下降了4.8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6个百分点,预示着消费疲软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再次,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双双低于GDP增速。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财政收入的同比增速是33.1%,去年下滑至14.7%,今年又大幅回落到6.9%,而且中央财政收入再次出现负增长,但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速依然较高,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凸显出财政可持续性的巨大风险和压力。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只增长了6.7%,落后于7.7%的GDP增速,这将影响消费的增长,不利于经济结构的长期优化。
总体来看,在短期政策调控因素和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回落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复苏回升势头依然较弱。为了实现经济的长期平稳回升,必须加快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正如李克强总理强调的那样,我们应该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第一,应当加快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经济增速回落、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应该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努力扩大税源。
首先,维持一定的财政赤字规模,财政支出向民生等领域倾斜。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所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必然要求增加投资,改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财政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等社会安全网的支持力度。其次,要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由于政府投资一般效率较低,建议积极学习、引入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公私合作的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地铁、公交、公路、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处理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再次,继续加大以“营改增”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力度,减轻中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以稳定就业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在通胀压力有所缓和的条件下,加快资源税改革步伐,研究出台环境保护税、遗产税、赠与税等新税种,以经济手段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二,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首先,土地是宝贵的资源,为全民所有,而房价的上涨与所处地段的公共服务水平高度相关,因此在房地产大幅获利后,缴纳一定比例的税收供全民共享合情合理。建议扩大房产税的试点范围,有效遏制投机需求,“挤出”闲置房和闲置地,促进住房配置的公平合理。其次,在商品房调控方面,应出台差别化的商品房信贷政策,提高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和利率,而不仅局限于提高二手房的税费负担。再次,应该更加科学合理地促进保障房建设。建议以公租房建设为主,合理划分各省市承担保障房的建设任务指标和规划,在一二线城市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加大保障房的供给比重,切忌全国“一刀切”、“平均分担”。
第三,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讲,“改革的突破口,在于要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现实中,由于政府的越位与缺位问题并存,致使民间投资和民生投入都受到较大影响。比如,风电、光伏、多晶硅、LED等两三年前政府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却面临产能过剩、亏损累累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微观干预太多,严重阻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所以,我们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努力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政府的调控方式,大力支持教育、科研和创新活动,维护市场公正公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平稳回升,需要下大力气推进改革,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尽快启动和释放“改革红利”、“制度红利”,使我国经济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外需拉动逐步转变为依靠内需驱动和创新驱动,从而完成“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的目标,为实现中国梦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