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二季度中国地区经济将延续缓中趋进态势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朱敏 作者:admin 责编:

     一、2013年二季度地区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一季度,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基本延续了前几年的走势,中西部地区大部分指标依然快于东部地区,但同比增幅明显回落;而东部地区尽管依然保持低速增长,但多项指标同比均有所回升,经济企稳转暖势头开始逐渐显现。

    展望二季度,随着中央和地方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陆续出台,重点投资项目加快推进,预计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进、逐步回升的态势,GDP增长8%左右。从区域经济发展看,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东部增速往往会比全国提前两到三个季度出现上升或下降,预计二季度中西部经济增长将依然快于东部,但东部地区增速同比将继续加快,经济温和复苏势头进一步巩固。

    1.中西部投资增长将继续快于东部地区。二季度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面临较多有利因素支撑。首先,中西部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中央政府投资倾斜力度较大,而目前中央项目投资在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次,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地方政府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动力更为强劲。最后,地方投资增速与地方政府换届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地方新班子调整到位,加上天气转暖和持续的信贷扩张,投资也将有所加强。预计二季度东部地区投资增长19%左右,中、西部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速。

    2.消费基本保持稳定,东部地区可能小幅回升。一季度我国消费增速全面回落与国家政策有较大关系,而目前政策开始趋向于支持扩大消费。最近,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一共五项,其中扩内需首当其冲,消费又是重中之重,他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完善消费政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开发和培育信息消费、医疗、养老、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而一季度房地产销售回暖也将带动未来几个月家电和家居用品零售加快增长。然而,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并未根本消除,当前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新的刺激消费政策边际效应减弱、城乡社保体系不健全,居民消费能力难以充分释放。同时去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导致部分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财富效应减弱直接影响购买力的扩张。因此,综合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基本保持稳定,而东部地区因为市场化程度较高而可能有小幅回升。

    3.东部出口将有所回落,中西部基本保持稳定。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回暖既有外部市场需求回暖的因素,也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很大关系。从发展趋势看,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人工费用上升、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等都会加大出口企业成本,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一季度东部地区尽管外贸出口形势略有回暖,但扣除海关特殊监管区因素,并没有增长多快,加上东部地区出口规模已经比较庞大,许多传统出口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迁移,未来要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并非易事,预计二季度出口会比较缓慢平稳地增长。西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产业转移的不断持续,将为中西部出口注入新的积极因素,加上本来出口规模就较小,因而未来将继续保持快于东部地区的增速。

    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目前世界经济周期性不景气、出口形势严峻及消费低迷不振的局面,区域政策要注重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不同产业在三大区域的合理布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遏制内需结构失衡趋势加剧。

    1.东中西三大区域产业布局应合理分工。从各地区比较优势出发,未来东部地区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应该继续发挥其吸收国际资本、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的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借助于来自东部产业的梯度转移来加快经济发展,在不断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以及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为基础的优势产业发展,同时实现产业在国内的合理布局。

    2.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近几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制造业优势逐渐丧失,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新的主导产业尚没有形成气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空心化”。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只有当原有地区在发展承接了更高层次的产业以后,才可能将低层次的产业转移出去,因此,加快东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既是加快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前提,也是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长远发展后劲的必要举措。首先,应通过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科研设施建设投资凡符合技术进步方向的,可考虑在所得税前列支。其次,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政府采购和金融支持力度,完善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重大技术及装备的政策,实行“国货优先”和“原产地”原则。最后,建立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倒逼机制。进一步提高“二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关税,必要时对有关企业实行出口数量限制。督促和鼓励东部地区制定实施比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更高的土地、能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中西部应适当控制投资规模,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未来西部地区应努力改变经济发展对投资的过度依赖,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要大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首先,适当控制投资规模。由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模式的投资体制,完善财政投融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继续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要抵制低水平盲目和重复建设,提高财政资金投资效益,将资金重点投资于农业、科技进步、区域发展、环境保护等过去忽视的范围和领域。其次,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具有促进消费的积极效应,而目前我国农民工还难以真正融入城市,阻碍了城镇化对消费拉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继续推进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采取措施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所在地逐步安家落户。最后,努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一方面,积极推进乡村市场工程建设,引导和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公司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促进农产品进超市、进商场,改善农村市场购物环境。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把农村市场巨大潜力变成现实购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