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张文晖 作者:admin 责编:
受访人
刘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梁朋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6%,同比涨幅较7月收窄0.1个百分点,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1%。PPI的数据高于预期,并且出现积极的变化。对目前宏观形势及未来走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涛,及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梁朋做进一步解读。
CPI涨幅温和可控预计年内将小幅上行
中国经济时报:请您分析一下8月CPI数据及其上涨的主要原因。
刘涛:8月份CPI同比涨幅延续了今年3月份以来相对平稳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的势头有所放缓,居民持有交易媒介功能货币的意愿不高,国际食品价格持续下跌等。上述因素不支撑CPI走势的明显反弹。
8月份CPI环比涨幅连续3个月上行,并创下今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市场普遍加大了对通胀的担忧。剔除受气候、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可以发现,8月份核心CPI的环比涨幅比上月还略有回落。这表明目前CPI涨幅仍然温和可控。
从结构来看,由食品涨价拉动CPI上涨超过1.5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59.2%,对CPI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市场普遍看到,8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减弱,而新涨价因素增加的力度又不强,两者抵消后的净减少是同比涨幅回落的原因。但这只是同比指数统计上的意义,还应重视CPI的结构性变化。
具体来看,8月份,CPI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由此前多月的 “七升一降”转为“六升两持平”。其中,涨幅最高、占CPI权重最大的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较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而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2%降为0,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涨幅则由-0.1%略增到0。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年内CPI涨幅情况如何?
刘涛:从宏观层面看,消费需求回升力度偏弱,货币流动性趋于中性,都使CPI走势不会出现大幅反弹。
对于市场担心的“猪周期”会加大后几个月通胀压力的观点,我认为,年内猪肉价格仍属于温和回升,不会对CPI上涨产生很大压力。因为,目前的生猪、能繁母猪总存栏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特别是能繁母猪保持高存栏量有利于缩短生猪供给周期。另外,从存栏结构看,7月底全国千家养殖企业的大猪存栏量环比增长0.7%、中小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1%、仔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0%。这预示未来短期内猪肉价格将会呈小幅上涨的态势。
反而是蔬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很有可能增大CPI的短期上涨压力。综合考虑菜、肉价格上涨的叠加效应,不排除个别月份出现CPI同比达到或超过3%的情况。但从全年来看,在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以及不发生重大灾害疫情的条件下,预计年内CPI将维持小幅上行的走势,全年同比上涨2.6%左右。
PPI降幅收窄预计今后温和上升
中国经济时报:8月份PPI环比由降转升,虽然涨幅不大,但是出厂价格环比上涨是今年4月份环比下降以来的首次,购进价格环比上涨是今年3月份环比下降以来的首次。您认为导致这一积极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梁朋:我认为有三点原因:一是由于美国和欧洲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8月份,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几大集团汽车销售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世界经济明显复苏的势头必然带动原油、原材料等价格的回升,带动我国PPI上涨。
二是我国的出口经过调整之后出现了明显回升,据海关统计,8月份我国出口1.18万亿元,增长7.2%,经季节调整后增长7.9%,环比增长2.2%,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迅速,机电产品以及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增速明显,说明经过调整之后,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是国家近期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综合举措正逐步显现成效,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渐趋明显。特别是在经济出现明显下滑时,中央明确释放出稳增长的信号,对于改善市场预期和信心,提振内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接下来的PPI走势您怎么看?
梁朋:我认为,PPI今后一段时期的走势大体上会维持温和上升,从历史经验看,我国无论是PPI还是CPI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特别是在原油、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大量依赖国际市场的情况下,今后的重点还是应注意防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对我国企业利润的挤压和引发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
世界经济普遍出现明显好转,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好的外部环境,减轻了目前稳增长的压力,但也容易诱使我们放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方面的努力。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宏观调控中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防止经济出现大幅下滑;要防止物价总水平大起大落;要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利用外资规模;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进一步稳固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要通过不断地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第二,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难题的解决上应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第三,在宏观调控中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从长期来看,投资是为了未来更多、更好地消费,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政策适当对投资和消费的关系进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调节。
第四,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第五,通过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