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我国经济进入7%—8%增长区间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赵海娟 作者:admin 责编:

 

    进入2013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始终在7%—8%区间波动,主要体现了稳增长政策的综合成效。在政策引导和经济基本面支持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7%—8%的增长区间。外部环境仍不稳定,增加出口困难较大;受房地产市场波动、资金来源制约影响,投资存在下行压力,未来经济增长也存在下行压力。应预留财政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调整的空间,视就业等方面形势,适度下调经济增长底线;围绕新型城镇化消化过剩产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财产责任约束机制,积极构筑和巩固经济增长的新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张立群

    我国煤炭企业要积极“走出去”

    我国煤炭企业在应对国内外竞争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我国一些优势煤炭企业开始“走出去”,探索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煤炭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企业自身能力不足、国家支持不够、行业协调不力、中介机构服务不适、对目标国环境了解不够等方面。为此建议:煤炭企业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练好“走出去”内功;政府应完善对煤炭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支持煤炭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强化煤炭工业协会的协调与服务;加快专业性中介机构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李维明等

     高度重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新”应当体现在落实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在空间上融合,在区域发展上探索新的空间格局。我国应该从战略高度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建议建立统一管理的区域协调机制,编制跨省域的长江中游区域规划,将该地区四个区域发展战略整合,加强中心城市功能建设,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促进产业集聚,拉动人口回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构建 “绿心+文化核心”城市群,打造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带动长江中游地区崛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牛雄等

     科学有序发展煤制甲烷

    作为煤炭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效率高、清洁、成本可接受的煤炭使用方式。经过多年探索和借助国内外经验,我们认为,应该加大力度、重点推进煤制甲烷科学有序发展。但我国煤制甲烷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生产利用中不仅技术系统集成有待优化和突破,还存在二氧化碳大量集中排放、引发区域水资源供需失衡等问题。为此建议:尽快制定煤制甲烷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科学有序发展煤制甲烷产业;统筹煤制甲烷的运输和利用,尽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鼓励利用二氧化碳,加强排放源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水资源和水源地保护,探索建立水权流转的交易机制;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课题组 郭焦锋等

    我国村镇发展现状和趋势

    城镇化正在改变我国农村的形态和布局。近年来,在城市群聚集效应辐射下,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在人口经济规模上具备了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的可能;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资向农村的倾斜,多数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人口聚居中心;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背景下,传统村庄数量和人口不断减少。城镇化对农村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民就业方式的非农化、农村公共服务的集中化和城乡发展渐趋一体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何宇鹏等

    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的因素

    经济增速的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我国需求结构从价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的家用电器转向价格很高、使用年限很长的家庭乘用车,是GDP增长周期波长不断延长的决定性因素。 2007年二季度以后我国GDP增速持续下降,出口和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速持续下降是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依然处于中长期波动的底部。趋势外推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13年三季度以后我国GDP增速将回升并进入周期性上升期,2014年到2020年期间经济增速将回升到8%到10%的较快增长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李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