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推进“中国制造2025” 须把握的三大问题时间: 2015-09-25信息来源:首都经济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作者:wyg_admin 责编:

 《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各地热情高涨,都打算在这场制造强国的持久战中大干一场。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很多地方对“中国制造2025”仍是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缺少系统规划,有的认为只要引进些“高大上”的制造业、上些新项目,就是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还有的甚至以为多重视点制造业,就是建造“制造强国”航母的主要推手了。
 
  认知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至少有三个关键问题必须搞清楚、弄明白。
  
  第一是发展方向问题。方向问题十分重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制造业上做文章,一些发达国家在三维打印、大数据、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取得不小突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是与时间赛跑。方向若弄反了或者歪了,很可能南辕北辙,让我们与机遇擦肩而过。
  
  “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是什么?当然不能是以劳动密集为特色的传统产业。低劳动力成本曾是我国制造业的最大优势,但如今正在成为过去时,我们的劳动力开始比一些新兴国家金贵起来了。方向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引领未来。从世界工业和科技发展潮流来看,这个未来就是“智能”。一方面,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进步和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三大根本动力,“智能”代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德国已经实现了工业1.0、2.0、3.0,正在向工业4.0迈进,而作为新兴工业国家的中国,实际上很多地方连2.0都还没有完成,很多企业还是手工在做,很多笨重的活都是工人在做。如果我们抓不住这次机会,在别人进行工业4.0的时候,还在进行工业2.0,就很可能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就算实现了工业化,也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远远甩在后头。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战略看,智能制造同样是其主流方向,无论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再工业战略,均是如此。在美国,以GE为核心,思科、IBM、英特尔等60多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立足于全行业的信息资源,试图通过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提高设备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能耗、物耗与维护费用等,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劳动需求,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柔性与智能化水平。而德国工业4.0则是在德国高度发达的制造业、雄厚的工业软硬件系统及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基础上,着力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实现一种智能化的、社会化的生产模式。尽管美国更加注重数据和信息的利用,德国更加注重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过程,但两者最终是殊途同归,制造业最终会走向CPS即信息物理系统。CPS并不是简单的物联网,与物联网相比,CPS更强调数字世界对于物理世界的控制,本质就是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合二为一。也就是说,无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工业4.0,最终都会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把握“智能”制造方向,就要清楚不是引进一套数控设备,就智能了。比如,我们的机器人产业这些年发展很快,但同时要看到,机器人企业的关键零部件普遍依赖进口,技术储备低,应用规模小,生产的机器人在精度、可靠性等指标上普遍低于国际品牌,大多数企业还只是限于组装制造环节,生产出的很多机器人产品也仍是没有“大脑”的机械手,距离“智能”仍有相当大距离。

  第二是主体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中,谁唱主角?政府起什么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现在一些地方仍是老思维,“运动员”“裁判员”双肩挑,不仅承担起本应承担的引导、服务功能,而且直接参与具体行业企业的运营,这是很危险的。我国目前一些行业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政府和市场职能错位有关。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方式,发展中国制造业要让企业真正成为主体。对此,《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也就是说,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征程上,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市场主导,并不是政府就没事做了。对一个前瞻性的产业,政府要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中,资金引导和扶持十分必要。特别对技术溢出效应明显的“四基”要给予重点资金支持。“四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其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通过各种财税支持引导企业着力破解这些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是合理布局问题。“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这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目标,也是各地方发展制造业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全国的制造业水平有整体上的提升,1.0、2.0要向4.0迈进。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同,人才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和区位特征不同,使得各地的制造业很难出现整齐划一的发展。更要看到,无论是边陲小镇还是特大城市都上马机器人、大数据等项目,建设相同的产业园区,那很可能导致新一轮产业重复建设甚至产能过剩。因此,推进“中国制造2025”要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实行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地要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不能一哄而上;全国要编制更详细的发展规划,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在若干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上。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