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环境经济
环境经济

通过“两只手”战略引导区域发展时间: 2017-08-07信息来源:胡鞍钢 作者:qgy_admin 责编:

  2017年7月30日下午,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荣誉成员陆大道,正式成员陈耀、曹文炼、范恒山、辜胜阻、胡鞍钢、胡存智、李罗力、马晓河、仇保兴、史育龙、魏建国、杨开忠、张军扩、郑新立等人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以下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的发言全文。

范恒山:下面请胡鞍钢先生发言。

 

围绕中国区域发展主题,我介绍并说明过去近70年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从1.0版本到4.0版本。

 

世界银行《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标题就是“重塑世界经济”。这份报告集中了全球发展最新的经济理论,包括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的理论。中国的主体功能区是一个新自然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但没有进入到重塑世界经济的话语权中。所以,我觉得非常可惜。但是,它的要点非常清楚,提出了三个核心词,第一个是密度,提高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第二,缩短距离,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短时空硬“距离”,通过政策沟通(包括FTA)缩短制度“软距离”。第三,解决分割,在中国就叫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世界银行提出的政策分析框架是一样的。

 

我们系统梳理了中国四个版本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0版本是1953-1977年,将全国分为沿海与内地两大板块,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大工业基地、大城市集聚地区以及经济协作区,由于限制人口流动,地区发展差距是不断扩大。2.0版本是1978-1998年,延续了沿海与内地两大板块,以先富论为指导,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与加速发展,地区发展差距先缩小(1978-1990年)后扩大(1990-1998年)。3.0版本是1999-2014年,逐步形成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沿海率先发展四大板块,以及主体功能区等战略,发展差距从2004年之后明显缩小。进入3.0版本后,基本上就形成了众所周知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四大板块)。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最具特色的、不断完善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4.0版本,所谓的“4+3”( 四大经济板块与三大支撑带)。考虑到大湾区的情况,很显然就变成了“4+4”。

 

如何通过“两只手”进行战略引导是区域发展长期关注的问题,也就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需要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一带一路”和沿海战略就是利用两个市场。

 

通过统筹两个大局,明显促进了整个中国经济相对差距的缩小。通过人均GDP这一核心指标可以对四个版本的战略进行后期评估。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它是经历了计划经济的长期上升时期,到1978年达到最高峰94.5%的差异系数。第二个阶段,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城乡收入差距下降,这个地区发展差距是缩小的,到1990年达到最低。而后继续上升,一直到2004年达到最高峰75.1%。从西部大开发以后,政策效应促进差距明显下降,特别到了2014年降至43.5%。2016年的数据略有提高,达到44.7%。这个数据既低于1952年,也低于1990年,基本反映了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基本上还是实现了地区差距的缩小。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地区差距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这一现实。如果与美国和欧盟(28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地区差距仍然是非常高的,这是突出矛盾。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曙光。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从更专业的视角对趋势进行专业的分析。当然,我们这个研究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地区差距会缩小。还是刚才谈到的“两只手”。首先是城乡差距缩小。当然,是地区差距缩小在前,城乡差距缩小在后。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在缩小,到2015年已经低于3倍以内,跟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样,消费差距要低于收入差距。但是在此之前,城乡的消费差距要高于收入差距。第二,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迅速提高,从农村为主的社会变成城市为主的社会,也会有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仇部长谈到了大城市的基本问题,我觉得趋势也很重要,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市场的力量。第三,市场对于缩小地区差距至少有两方面含义,第一个含义就是解决了“用脚投票”的问题,人口和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地区。第二,最重要的是市场主体。2003年,中国市场主体大体上是3000多万户,如果按法人计算,总人口的比例是2.4%,2016年已经达到8700万户。按照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的说法是达到9000万户,比我们原来的估计高得多。我们估计到2020年突破1.1亿户。因此,创造就业机会也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

 

另外衡量地区发展很重要的是HDI指数,分为极高人类发展组、高人类发展组、中等人类发展组、低人类发展组。1982年,百分之百是低人类发展组。1990年,已经有6.4%的总人口进入到中等人类发展组。到2000年,中等人类发展组人口比重已经提高到87.9%。到2015年,中等人类发展组居然大规模地缩小为8.6%。同时,出现了高人类发展组,中国在2010年之后将近3/4的人口开始进入高人类发展组。到2015年,又有17.5%的人进入到0.8%以上,也就是极高人类发展组。不仅是各地区的HDI位次发生变化,更关键的系数是人类发展指数的差异系数,在1982年,高达22.98%。2015年已经缩小到7%。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比人均GDP更有益。第二个最关心的就是我们说的公共服务的发展结果。人口预期寿命的差异系数是非常低的。还有就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异系数也是不断下降。需要指出的是2010年以后,这个差异系数略有提高。因此,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什么因素导致人类发展指标的差异系数下降呢?可以看出,健康和教育的差异系数较低,主要差异反映在人均收入GNI的情况。

 

结论也比较清楚,通过不到70年的时间,我们确实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反复地摸石头过河,终于形成和创新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首先要符合区域发展的规律。以有形之手推动无形之手。其次,在中国有“两个积极性”,特别要体现中央和地方的互动关系。第三,有“两个市场”,还要统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这也体现了中国在解决世界最大的难题方面,我们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当然,我们还遇到了非常多的挑战,就像我刚才说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如果中国共产党人有本事、有能力来破解这个难题,就像总书记在党校班上讲的,为南方国家探索一条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本质上就会产生差异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只有在总体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决差距,才能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