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范恒山谈区域发展与不平衡困境的突破、区域政策与中国经济格局时间: 2018-11-17信息来源:中部院 武大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10月12日 作者:范恒山 责编:qgy

现如今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域发展的实质性差距没有明显缩小

实质性的差距是什么呢?范恒山举例,2006年,我们国家最高收入地区的人均水平同最低收入地区的人均水平差2.3倍,现在则差4倍。

地区经济的分化越来越严重

我国按经济发展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从2013年起,东北的经济出现下滑,原来是西部增速一马当先,从去年起中部超过了西部。板块的内部也在发生分化,有一些地区开始变差,而有些地区又上去了。由于板块内部这种变化的发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我们原来有东西差距,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南北差距,经济增长南高北低,经济总量南升北降。


现我国一个地区内部、一个省内部分化也很严重

广东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广东的GDP总量要高出很多国家。不仅如此,广东佛山的顺德、南海这些区,所谓区就是一个县,一个县就超过好几个省的经济总量。但是广东经济发展这么好的一个地区,差距也非常大,它的粤东、粤西、粤北也是发展比较差的地区,地区之间发展潜能显示出明显差距。新经济、新动能、新模式层出不穷,如果能抓住这些机遇,就可能“鲤鱼跳龙门”。


范恒山谈到,贵州原来是很穷的地方,但是这些年,他们发展互联网+的经济,发展大数据,发展其它的高新技术产业,现在经济走到了前面,今年上半年经济又增长10%,所以贵州现在这个发展势头很好,与原来跟它相同水平的地区拉开了距离。

隐性的壁垒使一体化的发展面临不少的障碍

原来公开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被禁止了,但是隐形的东西开始形成了。范恒山举例,比如现在不再发文件不允许外地一些产品卖进来了,但是他会说,你不符合我的环保标准、技术标准,所以你不能进来。实际上这些标准设计是完全带有人为的地区色彩的,表面上看符合惯例,实际上它是一种隐性的壁垒。

推进区域发展中的两难问题

第一个“两难”,就是我们促进区域地区加快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但是过度依赖又造成我们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下一步的发展造成不可持续。

第二个“两难”,简单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又可能在新旧动能转换面前带来产业低端化的问题。不是所有的比较优势都是超前优势,如果说简单固守传统比较优势,就可能错失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使自己的比较优势变成落后的状态。

第三个“两难”,以行政板块为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很有可能带来各自为战,导致无序开发和不正当的竞争。

第四个“两难”,就是一方面为了支持一些地区的发展,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另一方面,国家的优惠政策又会导致一些地区形成攀比心理,出现“等靠要”的行为。

第五个“两难”,现在地方行政“快速变频”导致了超规划运作的冲动也越来越严重。现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换得很快,容易搞短期行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就导致了很多规划制定以后,不能够一张蓝图绘到底,所以存在超规划、恶意运作的状况。

范恒山指出,分类指导的核心重点就是要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地区都有它相对的比较优势。有的地方区位优越,有的地方幅员广阔,有的地方资源丰富,有的地方人才辈出,有的地方人文底蕴深厚,而有的地方自然山水美丽,这些都是他们的比较优势,而有的地方可能还有多种优势,或者是叫做综合优势。那么区域政策,正是在实施分类指导来体现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的时候,才成为真正的区域政策。

我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转变和影响

01

均衡发展的阶段

范恒山指出,第一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我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为了平衡内地工业的发展,我们采取了向内地大力发展工业的策略,这就是实现了“两个必须”: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得到利用,但同时内地的工业必须得到发展,形成一个平衡发展的格局,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区域自成体系、相互支撑。我们把这个阶段叫作“生产力均衡的阶段”或者“均衡发展的阶段”。

02

梯度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那就是从1978年或者说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考虑到当时为了迅速地提高综合国力,把经济搞上去,所以综合考虑了包括沿海经济发展的基础、商品经济的意识等等一些因素。范恒山指出,我们当时提出来要加快沿海地区的开放,通过沿海经济率先发展,很快带动了中国整个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第二个阶段叫作“梯度发展和不均衡发展战略阶段”。

03

促进协调和趋向协调发展阶段

由于政策的强力驱动,以及市场机制的驱使,也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沿海和内地的差距重新拉大,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十八大之前,这个阶段是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范恒山谈到,比较典型的就是1999年我们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2003年,我们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也叫战略;2006年,我们又提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我们在七、八年以后,提出了鼓励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的这么一个战略。加起来就形成了四大板块的战略,我们把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方针。


从2006年开始,国家推出了上百个区域规划和战略。大家知道的长三角发展的战略、海峡西岸发展的战略、珠三角发展的战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江西鄱阳湖经济区、关中天水再加上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把这四大板块细化了、实化了、深化了。所以,我们把它叫作“促进协调和趋向协调发展的阶段”。


04

推进综合协调发展战略的阶段

范恒山指出,第四个阶段就是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把协调发展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在这个基础之上,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同时,推动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大力扶贫攻坚,开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时期。这个阶段叫作“推进综合协调发展战略的阶段”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至今取得的效果

1

区域增长格局发生积极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明显改善。从2007年起,西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2008年起,中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东部,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2

我们培育了一大批新的增长点,这些增长点很多聚集在我们中西部。比如说成渝经济区、长株潭综合改革试验区还有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核心的,今天河南发展很快,尤其是郑州。

3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状况得到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我们针对着老、少、边、穷地区,针对着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针对民族地区、棚户区、独立工矿区、城市老工业区等等,专门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比如说我们对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五个自治区都专门制定了文件。虽然把广西列到了西部地区,但是它的发展超过了某些东部地区。

4

区域合作全面展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我们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到要素流动的一体化,人员可以流动,资金可以流动,这就实现了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区域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长三角”开始是一批城市,后来变成了三个省份:上海市、江苏、浙江,后来又把安徽扩进去了,现在叫作“泛长三角”。比如说珠江三角洲内部的区域联合,广佛肇是一个圈子,珠中江是一个圈子,他们一共按照三个相毗邻的地区来推进一体化建设。

5

区域的无序竞争状况得到抑制,区域开发的秩序有效规范。原来注重于自己的利益,以GDP为中心,无序竞争,相互拆台,粗放发展。通过区域政策,把整个国土分为四类,叫作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禁止开发的一点都不能开发,优先开发的可以放在前面加快开发。在每一个国土空间,我们都用规划去指导该干什么、怎么干,比原来拍脑袋决策大大提高了开发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