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互补变竞争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上演 “三国演义”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周雷刚 作者:admin 责编: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周雷刚)记者获悉,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正在向国务院报批。但京津冀三地各自规划的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趋于同质化,功能和产业定位很难协同,深入合作或陷于“纸上谈兵”,难以深度融合。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正在向国务院报批。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三地不能形成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的整体竞争优势,还会走入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回顾历史,京津冀合作已经走过30年的漫长之路。

1982年在《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拉开了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序幕。

1988年,北京与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6市组建了环京经济协作区。建立了市长、专员联席会议制度等,但上世纪90年代前中期逐渐销声匿迹。此后,由于缺少协调机构,该区域无序竞争愈演愈烈,区域生态环境遭破坏严重,沙尘暴肆虐京津。

1996年之后,加强京津冀地区合作的呼声再次升高。此时北京在发展战略中提出首都经济圈构想,河北则提出两环开放战略。

2001吴良镛提出的大北京规划,引起巨大反响,为深度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出了理论贡献。

2004年国家发改委召开京津冀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廊坊共识。该年6月,商务部和京、津、冀、晋、内蒙古、鲁、辽7省区市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廊坊共识和《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对于京津冀区域协作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空间与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作。

2006年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同年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研究联席会议在廊坊举行,标志着京津冀政府区域发展合作研究全面启动。在该年,国家发改委开始编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

专家指出,从目前合作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来看,仅仅建立功能分工模式并不能保证合作成功,正确的合作方法至关重要。目前三地合作的思路往往忽视了区域空间因素,缺少重点突破,显得有些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