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区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责编:
中国网8月28日讯 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开展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对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位于晋陕豫交界地区,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00万、包括四个城市、辖47个县(市、区),占全国国土面积0.6%、总人口1.27%、GDP0.89%的“黄河金三角”,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一种跨省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的独特模式,构建内陆有影响力的“经济特区”。近日,本刊记者专程到黄河金三角地区进行调研,真实感受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底蕴。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位于黄河中游,包括山西省的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的渭南市、河南省的三门峡市。该区域地处我国中部、西部接合带,是华北、西北、中原的接合部,也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接壤地区,还处在陇海经济带中段。区位条件优越,在全国大流通中起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作用,既可优先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聚集自身的发展能力,又可以此为平台辐射中西部地区广大市场。因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区位意义。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能源、矿产、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图为山西省临汾市著名的壶口瀑布旅游风景区。
跨省交界地区合作升级到“国”字号
早在1986年,运城、渭南、三门峡三市就联合成立了“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经过20多年的区域合作实践,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在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方面富有成效,积累了经验。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整体规划和经济联动,在设施共享、能源整合和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尽管协作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个区域发展首先面临的就是行政区划的限制”,争取建设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陆世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长期以来,由于四市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执行的政策有明显的差异,这直接导致经济合作方面,各市的相同产业在不平等的市场条件下竞争,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资源承载能力下降,使本区域内的资源配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及产业合理分布受到了限制,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仍呈进一步扩大趋势。这既不利于黄河金三角地区资源优势的发挥,也不利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崛起乃至东部地区的发展。”
“行政区划的限制也导致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形成,尤其是成本共摊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源配置机制、金融合作机制等难以建立,导致各市本来相关连的经济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不仅影响了经济效益,而且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陆世生说,“单拿黄河水利资源综合利用来说,由于各市分属不同省份,难以统一规划、保护、治理、建设,黄河水利资源利用效率一直难以提高。”因此,把跨省交界地区地方性的区域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了黄河金三角地区的迫切需要。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代表团联合呼吁:建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代表们提出,在这一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就是为了打破跨省合作的行政限制,整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人文环境优势和市场辐射优势,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协调区际关系,争取把黄河金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区,为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崛起提供新鲜而有益的经验。
这一提案很快就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先后多次明确提出要研究加快跨省交界地区的合作发展问题,支持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该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提供了操作平台和得力抓手,要求把这一地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产业资源富集之地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能源、矿产、特色农业和旅游资源丰富,相关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为共同打造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精品旅游目的地及文化产业集聚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虽然面积并不大,但是黄河金三角地区可谓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以之为基础,煤炭、有色金属开采、农产品生产加工、装备制造业以及旅游业发展良好且颇具规模”,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建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时候介绍说。确实,这里煤炭开采规模大,形成约1亿吨的生产能力,占全国的4% ;焦碳形成了5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4%;电力装机超过209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1.9%,其中一半以上的电力实现外送。铝、镁、钼、铜、金等有色金属新型材料业产品多、产能大,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加之地处省际交界,物流业非常发达,十分有利于区内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运输。
“我们这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从地理上来说,我们处在世界最好的苹果生产带上,所以苹果生产与加工在全国都很有名。我们的苹果种植面积约700万亩,去年产量达到79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5和1/4;浓缩苹果汁产能占到全国的3/4,交易量占全球的2/5。”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陆世生对于黄河金三角地区苹果产业非常有信心。除了苹果,这里芦笋的产量和销量在全国占有相当比重,出口行销全球。此外,该地区也是三省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给地区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机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壮丽的山川河流交相辉映,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了黄河金三角“中华摇篮?金三角”的根祖文化旅游主体形象,并为该地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扎根生长的肥沃土壤和发展壮大的源源动力。黄河金三角地区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众多。“旅游资源方面,这里有华山、壶口瀑布、解州关帝庙、鹳雀楼、永乐宫、洪洞大槐树、函谷关、虢国墓、莺莺塔、黄河大铁牛……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金三角地区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00多处。这里地方不大,所以遍地的文物古迹显得有点拥挤了。”陆世生笑道。
“金三角”的“金色蓝图”
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区,就是要在已有区域合作发展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生产要素合理自由流动;加强区域内外产业联系与合作,构筑一体化的产业分工体系,凸出黄河金三角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统一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实现其共建共享,避免重复性建设;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区域内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断集聚自身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力,形成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殿民早已为这一地区发展前景描绘了“金色蓝图”:“我们要在这里共同打造‘金三角’区域品牌,构建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和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构筑良好宜居的区域生态环境。从而构建合理的城乡关系,走富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要提高金三角地区在全国能源基地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建设特色新型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的深加工,促进区域间有色金属企业的兼并重组。同时在汽车发动机缸体、汽车零配件、火车电机等机械制造方面也要继续延伸发展,最终形成铸件―机加工―总成―整机装配制造产业链。”
除了产业发展,建设一体化区域市场和共享区域基础设施也是蓝图中的重点部分。黄河金三角地区将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路网、信息网的深度连通;共建一体化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同构区域统一的产权大市场等。特别是共建金三角区域信用体系,通过建设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等措施,提高区域市场透明度和诚信度,打造适宜企业生存的良好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同时,加快构建跨地区的商品检测网络,推动检测结果在四城市间共享互认。
“而这一切落脚点,是要打造一个幸福的‘金三角’。居民能够在这里安居乐业: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充足的物质生活、丰富的精神享受。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居民的的幸福指数。”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建合说。
跨省交界地区破解区域协调发展密码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使得协调区域发展问题更为复杂。从国外经验来看,破解区域协调发展的钥匙,往往掌握在“边缘城市”的手中。能否解决好这些距离中心城市遥远,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和郊县的发展规划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大格局。近些年来,我国也大力支持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率先探索、试验,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跨省市之间的合作也变得异常频繁。
从国内范围来看,跨省际的经济合作区如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粤湘赣“红三角经济圈”、东北三省经济圈、粤闽经济合作试验区、粤桂合作试验区等,分布并不均衡。这些地区的合作发展模式,有的属于省份之间或中心重点城市的强强联合,有的属于特色城市的优势互补,也有边缘欠发达城市组成的抱团发展模式。而地处中西部交界地带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四个边缘城市的“试水”,则可能成为破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密码。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杨朝光说:“这一地区的粮食、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都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有必要也有条件加强区域合作、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之后说:“这个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跨省区的示范区,意义重大。”他表示,“批准成立示范区,是国家为这一地区的发展搭建了更大平台,未来发展要抓落实,见成绩。要通过不断解放思想,突破行政区划,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逐步实现区域一体化。而山西省运城作为发起城市,要在推进工作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在组织上继续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通过跨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为“困境求生”之举,却无意间成为破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密码,可为国家探索跨省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新途径和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有力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通过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这一地区必将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分配结构比较合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路子,实现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和谐、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为全国类似区域的发展树立典型和样板。(记者 陈实《中国报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