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吴正龙 作者:admin 责编:
自2009年底以来,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TPP的建立和发展将改变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多边贸易体制格局,对中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需要跟踪研究、妥为应对。
TPP产生的背景和美国的目的
扭转美国置身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之外的局面,为美国制定新的贸易规则打开“突破口”。
TPP是美国共和和民主两党共同推动的一项自由贸易安排。在布什政府后期,美国贸易代表署于2008年9月宣布美国将加入TPP。奥巴马原计划在次年3月就开始首轮谈判,但由于政府更迭,于2009年11月出访亚洲时,在东京高调宣布美国加入TPP,引起重大反响。
美国高调推动TPP,其目的是什么?
首先,扭转美国置身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之外的局面。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突飞猛进。 10+1、10+3、东亚峰会等机制应运而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东盟、韩国—东盟、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相继启动投入运行。目前,10+3区域内贸易已占各国外贸的58%,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近3个百分点,仅低于欧盟7个百分点。美国却完全处于上述进程之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TPP为美国摆脱困境创建了一个平台。
其次,增加地区的战略投入,主导亚太合作进程。美国于2006年提出在APEC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倡议,但应者了了。TPP为美国重返亚洲,重启横跨整个地区的自贸区建设,主导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一个抓手。
再次,开拓新市场,为实现美国“国家出口计划”创造条件。亚太地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美国2008年对这个地区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长却分别低于美国整个出口的4%和4.3%。为扭转这种状况,美国急于通过TPP严格“边境内”贸易标准和劳工和环境保护规定,削弱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为美国产品和服务出口创造更多机会,打开更多的亚太国家市场。
最后,重塑全球贸易规则。相关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球的50%,贸易量占40%,中国去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新兴经济体国家贸易总额超过发达国家只是时间问题。对此美国和西方国家都有紧迫感,力图要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打一场“阻击战”,提前制定“下一代”贸易规则,以掌握世界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为本国商品打开更多市场创造条件。 TPP成为美国制定新的贸易规则“突破口”。
TPP谈判前景
每一方的出价和要价是否能令其他各方满意,各方让渡本国主权和利益达成妥协空间有多大,是否能就整个协议达成一致,还难以预料。
经过4年多的努力,TPP成员国已从最初的文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美国、越南、澳大利亚和秘鲁等8个国家,陆续增加马来西亚、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等国加入,现已扩大到12个。 TPP扩员特别是日本的加入,标志着TPP已取得“滚雪球”效应,为今后吸收更多成员加入和正式运行奠定了基础。
TPP谈判从2010年3月举行首轮谈判,迄今为止已进行了19轮,三次错过谈判结束日期,明年将进入第五个谈判年头。今年10月TPP成员国在巴厘岛达成协议,确定今年底要完成谈判。但是短时间内谈判不可能结束,主要原因是奥巴马政府还没有获得美国国会的 “快速通道授权”。根据授权法规定,如果政府获得此项授权,美国国会只能通过或者否决政府与其他国家或组织谈判达成的贸易协议,无权做任何修改;如果没有,国会议员可以任意地对相关协议条款进行增减和修改,尔后付诸表决。
奥巴马8月向国会提出要求获得此项授权,但是一直忙于预算、政府关门、债务上限等问题,短时间之内看来此事还提不上日程。当前,在美国不同行业对TPP采取不同的态度,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而国会内部又有一股势力强烈要求将 “操控利率”问题作为一个章节列入TPP谈判。奥巴马政府要取得此项授权,必须克服利益集团的阻力,化解部分国会议员的要求,凝聚共识,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只要奥巴马政府一日没有获得此项授权,TPP谈判就一日不会“拍板定案”。
另外,自贸协议的谈判是有关各方利益的博弈。 TPP暂定豁免关税产品的目标是 95%,但据悉,日本只打算让步到93.5%。各方对执行减免关税产品过渡期分歧严重,有的主张10年,有的认为应该14至17年,还有的要求甚至延长到30年。每一方的出价和要价是否能令其他各方满意,各方让渡本国主权和利益达成妥协空间有多大,是否能就整个协议达成一致,还难以预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TPP谈判何时结束、最终能谈成什么样子也不好说。
TPP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TPP如果谈成,将成为超越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对亚太地区的贸易格局的冲击不可低估。
(一)亚太地区已形成多渠道、多平台推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美国推出TPP本意是配合其战略重心东移,扭转美国被排除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之外的被动局面,夺回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权,但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TPP把东亚有关各方都 “调动”起来,增强了他们对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忧患意识,这是美国所始料未及的。
TPP首先冲击东盟的地区合作主导权。 TPP目前共有12个成员国,其中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和越南等4个是东盟成员国,东盟面临被架空的危险。美国要重掌亚太地区经济的主导权,首当其冲的便是东盟,东盟如果无所作为,就有可能失去地区经济合作的主导地位。东盟决定加快内部三个共同体建设,同时提出与6个对话伙伴国进行RCEP谈判正是为了应对TPP的挑战。其次,TPP促使中国和日本对东亚区域合作采取灵活务实态度。2011年8月,中国和日本提出加快“东亚自贸区”(10+3)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0+6)建设的联合提案。中日在建立亚洲区域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上首度“联手”,对地区经济合作产生重要影响,得到东盟的积极回应,催生了RCEP的出台。最后,TPP谈判进展不顺,其所谓“高质量、全面的”特点,也让许多东亚国家以及部分TPP成员国 “望而却步”,认识到TPP太过超前,脱离本地区实际,增强了东亚国家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加强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紧迫感。
(二)各种机制之间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但合作是主要方面的态势。以TPP和RCEP为例,两条路径各有侧重,前者是面向21世纪高标准、全面自贸协议;后者是旨在建立一个现代的、高质量的,但门槛适中更具可行性的自贸区。正如 2010年APEC横滨峰会所发表的 《通往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路径》的领导人声明所指出,10+3、10+6和TPP都是实现FTAAP的路径。两者殊途同归,都可以为此目标作出各自的贡献。从TPP和RCEP的产生、发展和最终目标,不难看出两个路径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三)TPP将对亚太地区的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现在12个TPP成员国的GDP规模已达24.91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是欧盟经济规模的1.5倍。 TPP如果谈成,将成为超越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其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将非常显著,内部贸易量也将上升,对亚太地区的贸易格局的冲击不可低估。
中国的应对策略
对于TPP,中国当前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加入与不加入,而是如何化解因不能加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一,中国加入TPP的最大“拦路虎”是美国。根据美方的安排,中国要等到TPP谈判结束,美国才会适时考虑中国加入问题。从TPP产生的福利来看,参与的国家越多,创造的福利也越大,美国的最终目标也还是要把中国纳入TPP之内。美国现在提出的高标准,就是为了将来与中国进行谈判占据有利的地位。
第二,中国现在接受TPP仍有难度。且不说“边境内”涉及经济社会的各项标准,中国目前尚不具备执行的条件,就市场准入而言,尽管TPP与P4相比不是高标准,但是对中国来说标准还是不低。目前中国的平均关税为9.6,其中非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为8.7,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为15.6。根据WTO的统计,以以上三个指标为例,中国与现有TPP成员国相比,除了越南和墨西哥,高于所有其他国家。因此,如果中国现在加入TPP,在消除关税方面中国将面临相当大的压力。
第三,对于TPP,中国当前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加入与不加入,而是如何化解因不能加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TPP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将对中国造成损失,削弱中国对美、日和其他亚太经济体的出口;中国成为新规则制定的局外人,未来只能被动接受新规则;进一步拉大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距离,不利于中国国内体制的改革;增加中国企业交易成本,阻碍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
第四,对TPP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国要有一份战略定力。一来TPP何时能谈成、最终能谈成什么样,目前还不好说,还要看。二来美国一手遮天的时代已成过去,亚太地区存在多种合作机制。除了TPP,还有RCEP、10+3合作机制、中日韩自贸安排,我们可以借重与周旋的空间很大。三来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分量也在不断上升,美国最终要制定和执行新的全球贸易规则,没有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参与和合作,也是不可能办成的。
第五,趋利避害,多管齐下,妥善应对挑战。一是要密切跟踪TPP谈判的进程,与成员国交流谈判信息,随时掌握谈判的动向。二是在推进中美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同时,加强与美国就TPP问题进行沟通与对话。三是积极推进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战略,最大限度减少TPP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四是加速国内改革进程。对“边境内”问题要区别对待,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如通关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透明、电信、中小企业等问题,眼下就可以做起来。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公平竞争、投资、服务、金融、规则一致化、电子商务等问题,也应该根据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国家改革总体方案,有条不紊,逐步推进,这将为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赢得主动,获得更大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为中国参与高标准多边贸易机制的谈判创造条件。
***